广慈老和尚梵呗唱诵特点探略

2020-06-30 07:28林雅琇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老和尚唱词菩萨

●林雅琇

广慈老和尚梵呗唱诵特点探略

●林雅琇

(台湾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台湾·新北,220)

台湾桃园佛照净寺释广慈老和尚,1918年出生,1949年与一众僧人随僧侣护卫队来台,自此展开他的弘法生涯,在全台各地佛学院教授梵呗,为台湾海潮音梵呗的主要传播者之一。鉴于释广慈老和尚六十余年来在台湾对于梵呗的传承与推动所做的努力,笔者以他为研究对象,经由田野访谈的实际工作中,从源头对其佛教生涯做一梳理,再针对他所传唱的梵呗音调特点进行分析、整理与归纳。透过以上工作,期能窥见台湾海潮音一派之传承脉络与音乐特点。

广慈;梵呗;华严起止仪

一、前 言

台湾的佛教信仰人口众多,随之佛教寺院亦不胜枚举。除了现今知名的四大名山“慈济、佛光山、法鼓山、中台山”之外,大小宗派林立,百花齐放。因缘际会之下,笔者得知在台湾佛教界有一位极资深的出家僧人——广慈老和尚,其唱颂梵呗功力深厚,为台湾海潮音梵呗的主要传播者。广慈老和尚自1949年来台之后,至今近百岁高龄仍在持续教唱海潮音梵呗、弘扬佛法,近期更在筹备梵呗曲集的出版。故,笔者趁此机缘,对广慈老和尚的梵呗唱颂特色进行分析,以期对台湾海潮音一脉能有更进一步了解。

相较于西洋音乐或传统音乐,佛教音乐的研究在台湾仍属相对小众。2003年以前的台湾佛教音乐相关文献多可见于田青编著之《20世纪中囯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佛教、基督宗教、少数民族宗教音乐》[1]一书,2003年以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兴起与宗教学系所广设之故,宗教领域的研究日益增多;从台湾大学“佛学数位图书馆暨博物馆”[2]线上资料库观察,该资料库所收录之近15年台湾佛教梵呗文献约有27篇,专业学术期刊、论文约15篇。其中,已故学者高雅俐对于现存流传在台湾之梵呗海潮音、鼓山音分派,从时代背景方面提出新的见解,并从展演的角度对台湾佛教音乐提出新的解读,属于较有系统性的系列研究。其余研究较多系以某一地区或某一寺庙为对象进行的个案研究。以单一对象为研究主题者非常少,目前可见有何丽华《佛教焰口仪式与音乐:戒德长老之梵呗》(2018)一书是以戒德长老为研究对象进行的全面研究。

综观全台湾海潮音一派之梵呗传承历史,几乎皆与本文研究对象——广慈老和尚有直接、间接关系,然而,各界研究文献中却罕有对广慈老和尚的研究,其在台湾的推广与传承,未见完整记载,相关资料少之又少。故本文仅能透过田野访谈与既有文献为基础,再旁征佛教史及其他长者的生命史,从中寻得蛛丝马迹,弥补既有文献的不足。

二、广慈老和尚背景述略①

(一)启蒙学习期

1.成长背景

释广慈老和尚,1918年出生于苏北海安县,起初由堂叔教唱,堂叔发觉其富有慧根与佛缘,便向广慈老和尚之母亲建议让他出家。根据广慈老和尚自述:“当初决定出家,是因为听到可以享福”。如此的一念之想,12岁时在南京栖霞山出家,宗临济宗,师承佛照(弥光)大师,意即由弥光师父启蒙。16岁时就读焦山定慧寺佛学院,参与“中国佛教会会务人员训练班”,跟随太虚大师领导下学习。

后于常州天宁寺禅学院进修,师从隆升师父,根据广慈老和尚回忆:常州天宁寺每年10月皆会开班教唱,学习必须“唱的好、板拿的准”。广慈老和尚在天宁寺学了3年,隆升师父才收他做徒弟,且独传他;因此,广慈老和尚自述其为“隆升师父在台唯一传人”。广慈老和尚由于颇富慧根,24岁时便担任该常州天宁寺维那之职,宗禅宗。

2.梵呗学习方式与学习曲目

梵呗的学习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广慈老和尚指出,首先要先将经文熟读后,透过老师的口传心授,将梵呗“曲唱千遍”。对老和尚来说,他的梵呗学习历程是“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所有的梵呗皆是透过口传心授、不断练习而习得。

“戒、定、慧”为佛教徒修行的三学,分别代表“戒律、禅定、智慧”。根据老和尚回忆,他自己学唱梵呗的学习历程历经在南京栖霞山受戒、在焦山学院学习智慧法门,以及在常州天宁寺学习禅宗奥义,这三段经历也代表着他自身“戒、定、慧”的三个修行过程。其中,尤以在常州天宁寺学习的梵呗对其影响甚深;常州天宁寺为南方唱颂佛乐的著名道场,[3](P22)广慈老和尚自担任天宁寺维那以后,至今唱颂皆为天宁梵呗之流。

梵呗曲目方面,广慈老和尚过去陆续学习到的曲目有:焰口、水陆法会、四大祝筵、八大赞等,包含法会以及日常科仪用的大小型曲目。

(二)传布期:抵台后的传承足迹

1949年,广慈和尚随僧侣救护队来台②,同行的还有星云、煮云、莲航、悟一、云霞等著名僧人(皆为同为自焦山佛学院修习的同门)。作为外省籍法师,在当时的时局紧张气氛之下,这些僧人初来台时并不顺遂③。广慈与同行僧人曾辗转于宝觉寺、圆光寺等多个寺院之中,经过一段时间才逐渐稳定下来。

赴台前几年的不顺遂时光,广慈老和尚曾发愿“不建庙、不收徒弟、不要钱”,在此自定的行为准则之下,广慈和尚在台湾的弘法足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澎湖佛教会

1953年,广慈法师(即广慈和尚)曾受高维兴居士之邀请,前往离岛澎湖担任“澎湖佛教会”理事长,[4](P297)于当地推广佛教音乐,将《炉香赞》《宝顶赞》等曲,以简谱方式记录,帮助信众学习梵呗。同时期,当地居士郭子德、郭宝秀、楼永誉等人,皆一同护持广慈法师于当地的弘法、组织歌咏队等活动,使得当时澎湖的佛教兴盛一时。[4](P297-298)、[5](P158-159)

2.中国佛教会“影印大藏经环岛宣传团”

在生活逐渐稳定之后,因有先前在焦山学院“中国佛教会会务人员训练班”的学习历程;1956年,广慈和尚参与“中国佛教会”④活动,由广慈和尚担任驻会理事⑤,开始梵呗教学工作。该会当时进行了印大藏经、环岛布教、办学、办佛学院等活动,以宣传佛法,逐渐扩大大陆籍僧人在台湾佛教界的影响力。例如原先在宜兰布教的星云大师,也一同参与此系列活动,后于高雄办佛学院时,广慈和尚便待在佛光山教学。

在《百年佛缘》系列丛书中,可见及中国佛教会1950年代环岛布教的活动情形。当年的环岛布教团,系源自东初长老要发行《影印大正藏经》,于1955年中由僧侣、信众组成“影印大藏经环岛宣传团”,自宜兰出发,经花莲、台东再向西部前进,参与成员有广慈、南亭、煮云、星云等法师,以及后来出家的慈惠、慈容等法师等人。[4](P203)此时期的台湾佛教逐渐走向“大陆化”,这股佛教热潮,江灿腾认为“是承继了太虚所推动的佛教改革理念,吸收基督教的传教经验,透过各种佛教刊物、书籍的发行;巡回讲经、电台播音以及六O年代所推动的大专青年学佛运动,在台湾社会兴起学佛的热潮,替日后佛教在台湾的盛行,奠定了基础。”[6](P215)

3.出版事业

早在1957年(民国46年),广慈和尚便与煮云法师及李春阳创办《今日佛教》杂志,是当时代的重要佛教杂志之一。[7](P22)

近年来,随着电子科技产业的发达,广慈和尚亦投入大量心力推动将经文、梵呗出版与电子化,以保存正宗海潮音梵呗之精髓。出版有《华严字母研究报告及教学课本(附光碟)》(2003)、《净土宗法宝大藏》(陆续出版)等。目前目标为出版其毕生学习、传授的常用梵呗曲集,以增进其梵呗教学。

4.梵呗教唱与法会主持

广慈老和尚自1949年到台湾落脚之后,便持续进行传承天宁梵呗的工作。老和尚认为,梵呗不是曲悦于耳的音乐声,而是静心、修持的音乐。因此其对于现代佛教歌曲是持反对立场,以力求传唱正宗的天宁梵呗为职志。

梵呗教学方面,广慈和尚曾前往佛光山、法鼓山等台湾著名山头进行梵呗教唱,在星云大师讲述佛光山僧众初期的梵呗学习过程中,亦曾提及此段往事。[5](P186-187)根据广慈和尚自述:他在佛光山教唱时,是用简谱唱、用节拍器教的现代化方式进行。而在圣严法师欲于法鼓山办法鼓大学时,广慈和尚也前往教习水陆法会的仪轨,希望他们借由举办水陆法会增加收入、加速办学进度。

近年来,广慈师父仍常受邀至大陆厦门闽南佛学院及其他多地佛学院教唱梵呗、主坛法会。直至笔者拜访老和尚时,已届101岁高龄的他仍持续教唱梵呗以及主坛法会。

一直以来,广慈师父四处弘法、未曾建立自己的寺庙或门派,便是因其曾经发愿之故。虽然如此,近七十年来,受其指导过梵呗的僧人、居士仍遍布全台。1999年时龄80余岁高龄的广慈和尚,应同学邀请,前往位于苗栗三莺乡三合寺寄寺,后来该寺于921大地震时倒塌。近年来则常驻于桃园龙潭佛照净寺,亦为信徒建寺,请他常驻。

三、广慈老和尚梵呗唱诵特点分析——以《华严起止仪》为例

台湾的佛教梵呗分为鼓山音与海潮音二派,释广慈老和尚一派为1949年来台之江浙高僧传唱的属于其中的海潮音,亦即以普通话演唱之禅腔梵呗。在《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苏卷)(下)》中对禅腔特色有清晰的说明:

禅腔(又称平腔)。以常州天宁寺为代表的南禅梵呗韵腔,曲调规范,节奏沉稳,风格质朴典雅,韵味潇洒隽永。演唱要求气起丹田,发音沉着洪亮,拖腔圆满,声腔进行中,曲调音律明显,旋律自然流畅。依字行腔,不加衬字。明清以来,常州天宁寺的唱颂音乐,被佛教僧侣们公认为江南寺院唱颂音乐之最,成为江南和全国唱颂音乐的标本。[8](P1649)

有感于传统梵呗的逐渐流失,广慈和尚近年执行将其毕生所学的梵呗以乐谱记录下来、再配合声音档,以作为完整的记录,并方便信众学习传唱。迄今为止,广慈老和尚仍持续推广传播梵呗演唱,现今的梵呗传承以“教腔”为主。

目前,广慈老和尚仍在编辑的梵呗教材,系以五线谱、简谱结合唱词、法器谱的形式呈现,使梵呗的教学更趋系统化。此本梵呗乐谱集中,计画收录早晚课、八大赞、四大祝筵、华严起止仪、一般应用赞偈等数十首梵呗曲目,皆为日常科仪中的实用性曲目,为老和尚毕生所学之部分精华内容。

其中,特别珍贵的是该书中收录了《华严字母》⑥的诵唱仪式,华严起止仪为华严法会中所用之梵呗,在日常亦可唱颂,是梵呗中难度极高、极不易学的内容。以下,笔者试以此版《华严起止仪》之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广慈老和尚传唱之《华严起止仪》特色。

(一)广慈老和尚版华严起止仪内容

在傅暮蓉《华严字母仪式中的梵呗》文中,曾将唱颂华严字母的梵呗音乐,以诵《华严经》前后,分为两部分,[9](P148-158)其梵呗使用乐曲与程序笔者整理(见图示):

华严起止仪梵呗唱颂程式示意图

上图为傅文中指出的完整华严起止仪内容。在广慈老和尚2003年印制的《华严字母研究报告及教学课本》(2003)中收录有《炉香赞》《起梵腔白文》《呼钟声偈》《华严字母赞+华严字母(初合)》《华严字母赞+华严字母(二合)》《华严字母赞+华严字母(三合)》等六首梵呗曲。而在新版教材[10]中,收录则更为全面、完整,计有:《炉香赞》《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钟声偈》《开经偈》《起梵腔白文》《华严字母赞》《华严字母(一字)》《华严字母(二字单组)》《华严字母(二字三组)》《华严字母(三字)》等十首。

(二)唱词结构

佛教梵呗曲可根据其文体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袁静芳(2003)曾将梵呗根据文学形式分为“赞、偈、咒、文”四类,[11](P51)在后继的研究中,则将梵呗进一步细分为“赞、偈、咒、文、讽、诵、称”[12](P14)。广慈老和尚版《华严起止仪》中收录的梵呗曲,包含了其中的赞、偈、文、讽、称等文体。

1.《炉香赞》

《炉香赞》文体属于六句赞,原格律为4,4,7,5。4。5。在唱颂《炉香赞》时,常会于其后接续演唱“菩萨陀”,亦即菩萨佛号三“称”,此版《炉香赞》为大座讲经说法时用版本,在后段的菩萨陀部分稍有变化(见表1)。

表1.《炉香赞》唱词结构

2.《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此首的唱词结构为“菩萨陀(三称)+七言偈”,此七言偈为佛教仪轨中常用之《开经偈》,共七言四句(见表2)。

表2.《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唱词结构

句序唱词文体 1南无华严教主卢舍那佛。称 2南无华严教主卢舍那佛。 3南无华严教主卢舍那佛。 4无上甚深微妙法,偈 5百千万劫难遭遇, 6我今见闻得受持, 7愿解如来真实义。

3.《钟声偈》

此首《钟声偈》用于讲经大座时梵唱,文体属七言偈,七言四句共28字。试将此曲与《器乐集成》收录之常州市众依法师(1911-)⑦版本进行比较,两者唱词在第三句有区别(见表3),在其他不同法师梵唱的《钟声偈》中,此处也会因不同的传承脉络、唱颂场合而有不同唱词。

表3.《钟声偈》唱词结构比较

句序《钟声偈》广慈和尚版《钟声偈》器乐集成版[8][一校5] (P1680-1682)文体 1钟声传三千界内,钟声传三千界内,偈 2佛法扬万亿国中。佛法扬万亿国中。 3功勋祇世界和平,功勋酬民主圣恩, 4利益报檀那厚德。利益报檀那厚德。

4.《开经偈》

此首的唱词结构为“菩萨陀(三称)+七言偈”,其中的七言偈为七言四句共28字(见表4)。

表4.《开经偈》唱词结构

句序唱词文体 1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称 2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3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4无上甚深微妙法,偈 5百千万劫难遭遇, 6我今见闻得受持, 7愿解如来真实义。

5.《起梵腔白文》

此曲唱词属于散文,唱词以4字、6字居多。若将唱词结构再细化,实则可分为“文+四言偈”,后段的四言偈为四言八句(见表5)。

表5.《起梵腔白文》唱词结构

句序唱词文体 1遮那妙体,遍法界以为身。文 2华藏庄严,等太虚而为量。 3维此法会,不异寂场。 4极依正以常融,在圣凡而靡间。 5初成正觉,现神变于菩提场中。 6再转法轮,震圆音于普光明殿。 7遍七处而恒演,历九会以同宣。 8敷万行之因华,严一乘之道果。 9谨遵教典,大启法筵。 10仰祝偈 邦基巩固,国道遐昌。 11佛日增辉,法轮常转。 12十方施主,增益福田。 13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6.《华严字母赞》

《华严字母赞》属于六句赞结构,此曲旋律与《炉香赞》同源自[华严会]曲牌(见表6)。

表6.《华严字母赞》唱词结构

句序唱词文体 1华严字母,赞 2众艺亲宣, 3善财童子得真传, 4秘密义幽玄。 5功德无边, 6唱诵利人天。

7.《华严字母》

广慈老和尚新版《华严字母》共有四首,在曲谱上标记为“一字、二字单组、二字三组与三字”,即一般常称的“一合、二合、三合”。由于此四曲基本结构相同,在此合并讨论。广慈老和尚《华严字母》的唱词结构由“华严字母+小回向+总回向+菩萨陀(三称)”构成,其各段落的文体构成(见表7)。

表7.《华严字母》各曲唱词结构排比

次序一字二字二字三组三字文体 1华严字母*3华严字母*2华严字母华严字母讽 2小回向*3小回向*2小回向小回向文 3总回向总回向总回向总回向偈、文 4菩萨陀菩萨陀菩萨陀菩萨陀称

因各曲中唱颂的字母数量不同,会有不同次数的反覆。如《华严字母(一字)》唱颂“阿、多、波”三字,其程序以“华严字母+小回向”反覆三次;《华严字母(二字)》唱颂“瑟咤、娑多”,故程序以“华严字母+小回向”反覆二次;至于《华严字母(二字三组)》与《华严字母(三字)》皆未反覆,各段落接续而行。

由表7最右栏可看到各段落包含有不同的文体,以《华严字母(一字)》来看,华严字母与小回向之文体分由讽与文组成,演唱任一字母时,皆以该字母替换小回向中的字母。总回向的部分,前半段为以七言四句偈为主,后半段则为前述的4字+6字文体。其中,七言四句偈的部分,会因所唱字母的数量不同,而有弹性调整,因而成为不具严格格式的七言偈。最后一部分的菩萨陀,则属唱诵菩萨称号,在佛教梵呗中为常见的结尾形式(见表8)。

表8.《华严字母(一字)》唱词结构

句序唱词结构文体 1阿佒鞥翁乌爊哀医因安音谙讴阿华严字母+小回向 讽 2唱阿字时 普愿法界众生入般若波罗密门。文 3多当登东都刀低颠单颠耽兜多。讽 4唱多字时 普愿法界众生入般若波罗密门。文 5波帮崩閍逋褒䪹卑宾般斌般褒波。讽 6唱波字时 普愿法界众生入般若波罗密门。文 7四十二字妙陀罗,字字包含义理多。总回向偈 8阿多波梵韵满娑婆,功德大法界沐恩波。 9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文 10八难三涂,共入毗卢性海。 11南无华严海会佛菩萨。菩萨陀称 12南无华严海会佛菩萨。 13南无华严海会佛菩萨。

(三)音乐结构

若从音乐结构层面来看,则有不同于唱词结构的表现。袁静芳曾指出梵呗常见的曲式结构有单句式梵呗、齐句式梵呗、长短句式梵呗以及套曲式梵呗等。[11](P75)根据笔者分析,广慈和尚版《华严起止仪》所收录的梵呗曲中,属于单句式梵呗者有《开经偈》《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以及各曲中的菩萨陀段落,大部分皆为单一乐句的反覆与变化;齐句式梵呗如《钟声偈》,系以A、B两乐句反覆的二句式梵呗;长短句式梵呗如《炉香赞》《华严字母赞》等六句赞以及《起梵腔白文》属于此类;套曲式梵呗则如《华严字母》各曲,曲中串连多首乐曲/结构而成。

调性与调式部分,广慈老和尚声如鸿钟,唱诵梵呗时坚定不一、声音集中,故其梵呗唱诵的调性相对稳定,实际唱诵时,约为bB调与bE调两种调性,为求记谱清晰化,在乐谱中则以C调、D调记谱。《华严起止仪》音阶皆以五声音阶为主,相对较少部分的乐句或乐曲才使用一个或二个变音。调式部分则以徵调式、宫调式居多。

音域部分,《华严起止仪》各曲普遍皆在两个八度之间来回,音域更广者如《起梵腔白文》,全曲间演唱音域多于两个八度;亦有极少部分曲目如《钟声偈》,仅在一个八度内小幅度韵唱。

佛教的梵呗为散板的唱腔,速度极缓,广慈老和尚演唱的《华严起止仪》各曲大多依循这个原则,非常缓慢,仅有《起梵腔白文》与《华严字母》,有较多的速度变化(见表9)。

表9.《华严起止仪》各曲音乐结构一览

曲目调性音域[一校6] 速度 《炉香赞》C缓慢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D速度稍快 《钟声偈》C缓慢 《开经偈》D缓慢 《起梵腔白文》C速度转换多 《华严字母赞》C缓慢 《华严字母》D速度由慢至快

以《起梵腔白文》为例,以其结构“文+四言偈”来看广慈和尚的实际演唱速度,句序1-9、句序10-13各有两波不同的速度分配,前9句由“遮那妙体”起始,绵延的一字多音展开梵唱(见谱例1)、至第5句达到一字一音的较快速度后(见谱例2),又渐次慢下来。接续第10-13句的四言偈才又形成另一波的速度变化,然整体速度起伏程度不若前9句明显;此波以第10句最为缓慢,其后逐句加速又缓和,形成“慢-快-慢-快”的相对速度感,最后结束于中等速度。

谱例1:《起梵腔白文》第1句

谱例2:《起梵腔白文》第5句

(四)旋律结构

从具体的旋律结构来看,《华严起止仪》中的各曲仍可以中国传统音乐结构来进行分析与归纳。以《炉香赞》为例,实际调高约为bB调,调式以徵调式五声音阶为主,围绕骨干音级进,在韵腔过程中段才见有二变音穿插出现。

旋律部分,《炉香赞》的句式结构较有特色,其文体属于“六句赞+菩萨陀”,而音乐节奏则是以三句为单位的长短句式梵呗,进行循环,与词格的4+2+3句不同。

由于《炉香赞》旋律系来自[华严会]曲牌,流传悠久,现今传唱版本众多。笔者试将常州天宁寺版本与广慈和尚版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版间的旋律骨干音基本相同(见表10、表11),在韵腔长度、节奏部分有所不同,但旋律走向仍算相似。由此显见,广慈和尚版《炉香赞》基本依循天宁梵呗之禅腔旋律特色,而在细部韵腔部分有其个人特色。

表10.两版本《炉香赞》唱词比较

《炉香赞》广慈和尚版《炉香赞》器乐集成版[8](P1680-1682) 字数唱词字数唱词 炉香赞4炉香乍爇,4炉香乍爇, 4法界蒙薰,4法界蒙薰, 7诸佛海会悉遥闻,7诸佛海会悉遥闻, 5随处结祥云。5随处结祥云。 4诚意方殷。4诚意方殷。 5诸佛现全身。5诸佛现全身。 菩萨陀10南无云来集菩萨摩诃萨。10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10南无云来集菩萨摩诃萨。10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12南无海会云来集菩萨摩诃萨。10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表11.两版本《炉香赞》音高比较

《钟声偈》的旋律结构属于二句式,将《钟声偈》与前述提及的常州市众依法师版《钟声偈》进行排比,通过比较则有不尽相同的结果(见表12)。两曲旋律有明显不同的韵腔方式,或因不同传承体系使然;然,两版本的乐曲结构皆同为“a-b-a-b'”;且第1、2句与第3、4句分别使用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变奏手法“扣”,使旋律间衔接流畅无碍。

表12.两版本《钟声偈》旋律音

《钟声偈》广慈和尚版《钟声偈》器乐集成版[8](P1680-1682) 旋律音高旋律音高 33211323323132 23232252332133 33211323323132 25522252332135(3)

(五)韵腔特色

综观广慈老和尚唱颂梵呗时的运腔特色,大致可从举腔、转韵、句尾、惯用节奏等方面略窥一二:

1.举腔

首先,老和尚的举腔缓慢,《华严起止仪》的十首梵呗中,广慈老和尚的的举腔可粗分为由低至高及由高至低等形式,各曲无论旋律走向的差异,共通点都是极为缓慢。

2.转韵

在广慈和尚版《华严起止仪》中,为更贴近日常生活佛事使用,在曲中皆已串起几首不同的梵呗曲,因此也会面临转韵、速度衔接的过程。如《华严字母(一字)》一曲中即已串接“华严字母+小回向+总回向+菩萨陀”,旋律由五声音阶加上少数二变音组成,关照各段的骨干音与主旋律,可见转韵部分使用传统音乐常用的 “扣”(即文体上的 “顶真”)手法,由徵调式转至宫调式。速度上则是由慢至快逐渐铺陈。

3.句尾

4.惯用节奏

四、结语

本文首先从广慈老和尚之背景进行略述,了解其梵呗学习历程以及抵达台湾后的大致活动情形。

其次,透过分析广慈老和尚版《华严起止仪》,可一窥其梵呗传承与教学的内容及方法。例如,为更贴近该书出版目的为提供日常生活佛事使用之功能,在单一梵呗曲中将几首不同的梵呗曲串连,形成一种复合型、套曲式梵呗。如《炉香赞》《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开经偈》《华严字母》等,将“称”直接纳入“赞”“偈”的曲谱之中。同时,在此版的相应音频中,广慈老和尚加入二胡作为伴奏乐器,借以帮助唱者定腔,对初学者来说,具有实际助益。

第三,通过对老和尚唱诵之多首梵呗曲进行音乐分析,笔者得以从结构面起始,逐步深入探寻其唱诵时的细致音韵表现;本文碍于篇幅所限,未能深入展开,笔者谨将其梵呗唱诵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特色:

1.唱诵时声音恢宏、澎湃嘹亮、中气十足。

2.唱诵时一字多音、字少腔多,且音域起伏宽广仍游刃有余。

3.唱诵时节奏清晰,旋律韵腔的转换亦清晰可辨。

《法华经·普门品》有云:“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海潮音的殊胜绝妙,演唱时的宽广包容,在广慈老和尚的梵呗唱诵得以窥见一隅。广慈老和尚之于台湾佛教界,属于一特别案例;他抵台后的弘扬佛法、推广梵呗活动,皆属四处奔走、受邀而至,未曾在一地长久定点、开班授课,因此其知名度相对来说稍低。然而,在论及台湾海潮音一派的梵呗传承过程中,以及台湾佛教界重要体系之梵呗传习时,却又皆有他的参与。因此,本文仅以对广慈老和尚之访谈与其唱诵之《华严起止仪》进行初步探略,日后期能对其梵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对台湾梵呗之传承与在地化,能有更清晰的描绘。

注释:

①本章中引用广慈老和尚之自述,皆来自笔者对他的田野访谈,以下不逐一指出。访谈时间:2018年08月15日,新北市中和龙冈出版社。

②1949年起,有许多僧人或因逃难、布教…等多种因素,陆续前来台湾,如星云大师所述:民国三十八年,也就是1949年,从南京、上海到台湾的佛教界长老,最早期的有大醒法师、东初法师、南亭法师、白圣法师等;接着第二年、第三年,从香港陆续来台的,有印顺法师、演培法师、大本法师、道安法师、太沧老和尚、证莲老和尚等。详见星云大师口述;佛光山书记室记录《百年佛缘07僧信篇1》第184页,高雄:佛光出版社,2013年c。

③《台湾佛教的探索》对于该时期的台湾佛教界,有如下描述:“自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后,国民政府为了稳定统治基础,在台湾实施戒严体制;戒严初期,日本统治时期台湾本土佛教的改造宣告终止,而大陆僧人纷纷避乱来台,却因反共治安问题,受到当局的追捕、居呀。此一时期的台湾佛教,可说是相当晦暗。”详见范纯武,王见川,李世伟《台湾佛教的探索》第184页,台北:博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

④中国佛教会1937年成立于南京, 1949年随国民政府来台后复会。现今会址为台北市中正区绍兴北街6号。

⑤广慈自述,访谈时间:2018年08月15日,新北市中和龙冈出版社。

⑥华严字母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入法界品》部分,旨在赞叹华严世界的殊胜。字母共有42个梵字,是众艺童子教善财童子修习菩萨行的“字智法门”。其唱诵仪轨称为华严起止仪,用于华严法会讽诵《华严经》前后或是日常修行之用。

⑦众依法师(1911-)于常州清凉寺出家、受戒,毕业于常熟兴福寺法界学院。此版为讲经大座时用。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苏卷》第1680-1682页,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年。

[1]田青编著.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佛教、基督宗教、少数民族宗教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2]台湾大学“佛学数位图书馆暨博物馆”[EB/OL].http://bud-dhis-m.lib.ntu.edu.tw/DLMBS/search/default.jsp?q=%E6%A2%B5%E5%94%84#1浏览日期:2018年9月15日

[3]周耘.天宁梵呗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

[4]星云大师口述;佛光山书记室记录.百年佛缘07僧信篇1[M].高雄:佛光出版社,2013c.

[5]星云大师口述;佛光山书记室记录.百年佛缘06文教篇2[M].高雄:佛光出版社,2013b.

[6]范纯武,王见川,李世伟.台湾佛教的探索[M].台北:博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

[7]星云大师口述;佛光山书记室记录.百年佛缘05文教篇1[M].高雄:佛光出版社,2013a.

[8]《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苏卷[Z].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

[9]傅暮蓉.华严字母仪式中的梵呗[J].乐府新声,2012(3).

[10]释广慈.汉传佛教修行日用古韵梵呗有声乐谱—广慈老和尚教唱集[M].未出版.

[11]袁静芳.中国汉传佛教音乐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12]傅暮蓉.现代佛教音声梵呗分类[J].中国音乐,2013(3).

J607

A

1003-1499-(2020)01-0015-08

林雅琇(1985~),女,台湾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博士后研究员、兼任助理教授。

2020-01-16

责任编辑 春 晓

猜你喜欢
老和尚唱词菩萨
唱词(外一首)
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
不比谁大谁小
不比谁大谁小
那唱词本上,满是回忆
老和尚的佛珠
广西文场的曲词艺术特征研究
风华绝代的大唐音乐剧:菩萨蛮与破阵子
佛像面前的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