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琳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不同于集体授课,区域活动是安排班里不同幼儿在同一时间开展不同的活动,过一段时间后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交换。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教学要求,幼儿园应创设具有一定主题的环境,投放适合各年龄段的幼儿操作的材料,满足幼儿自主选择区域、进行操作活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环境的变化不断激励幼儿进行自主性学习,帮助幼兒度过幸福童年。
关键词:区域活动;幼儿自主选择;环境创设;材料投放
中图分类号:G6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21-0086-02
1区域活动的相关概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区域活动正是以游戏为主,满足幼儿自由选择游戏的愿望,它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打破了传统的集体教学活动的模式,更像是一种工具,能够从多方面和不同课程进行结合,让幼儿在进行活动时能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真正实现“玩中学”“做中学”。幼儿可以选择结构高低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让幼儿通过游戏的形式获得第一手经验。它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据,兼顾幼儿园教育目标等因素,将班级可利用的空间合理的划分为多个部分,并投放适宜地活动材料供幼儿进行自主选择。
2区域活动创设的准备
2.1 环境创设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幼儿心理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它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外部动力。因此,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的环境,引导幼儿在主动活动的过程中,将教育环境转化为自己的内在需要,促进身心的发展。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根据班级主题,为幼儿创造一个温馨愉快的主题环境,设置有利于幼儿个性发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区域环境。在进行环境创设时,要确定本班的班级特色,划分主题,大到整体区域的设置、小到班级区域材料的包装,都以相对统一的色彩进行装饰,避免幼儿眼花缭乱、视线被干扰。幼儿园的环境不仅仅是简单的一面墙,它更是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的体现,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种类多样的能获取丰富经验的多种材料。这就包括丰富的室内和室外活动空间、活动材料。我们要避免环境创设中出现的一些误区,如只能看不能动。教师成为活动的主体,幼儿只是观看,不能参与创作,这就失去了幼儿参与的意义。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鼓励幼儿与环境发生有效的互动、调动家长的和社区力量与环境创设。
2.2 区域的布局
按照一般的活动安排,我们会将区域划分为五大领域:美工区、语言区、建构区、益智区和角色区。在布局时要考虑到光源、水源及“动和静”。如语言区布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可以投放地垫或是靠枕,创设较为温馨的环境;美工区可以靠近益智区,它们都属于安静区,小朋友活动时不会相互干扰;角色区可以设置在卧室,可以根据年龄段搭配丰富的材料进行角色扮演,如小班的“娃娃家”,中班的“美食坊”,大班的“小超市”等;区域相互之间可以利用柜子、屏风等做分割,幼儿活动时就不会相互干扰。
2.3 材料的投放
考虑到安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以及层次性原则。区域材料的投放和制作,安全性是第一位的。教师要考虑到材料的卫生、安全工作,以免事故的发生;幼儿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投放材料时,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幼儿的年龄段不同所投放的区域材料也有所不同。基本原则是从少到多,由易到难,从开放到封闭。
2.3.1 美工区
(1)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美工区材料的投放要有层次性,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发展水平来投放不同的材料。如班级幼儿多数已经能完成简单的剪纸、涂色等,教师可以投放新的材料,提升了一定难度也提高了幼儿的兴趣。
(2)为幼儿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帮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材料来进行创作。
2.3.2 语言区
语言区包括安静的图书区和有声的表演区。图书区:投放的图书有色彩缤纷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情节,读本的选材也适合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幼儿对图书产生兴趣,并喜欢阅读。表演区:可以提供有特色的的服饰、头饰等道具,幼儿借助道具进行分角色表演。
2.3.3 建构区
幼儿对建构活动非常感兴趣,让幼儿通过自主选择材料和同伴,并对选取的材料进行有意识的拼插、垒高以及组合建构材料,主动对建构进行各种认知,获得感性经验以及心理满足。在玩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社会交往的环境,如争吵、合作,这种情况下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没有完成的作品尽量不要拆除,可以延续到第二天,幼儿的思维可以得到延续并提高。
2.3.4 益智区
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玩具材料,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让幼儿通过直接经验与动手操作,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通过游戏获得感官上的满足,促进手眼协调;把已有的经验运用到游戏中,进一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幼儿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态度。
2.3.5 角色区
角色区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展开活动,如:小班的娃娃家、大班的小医院、超市等。小班幼儿对父母的行为进行模仿,这是个建构直观思维,产生形象思维的过程。在模仿的过程中,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锻炼;大班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情景模拟,如“小医生”给“病人”看病,“超市”去买菜等,锻炼幼儿的语言发展、社会交往,甚至是数学运算应用的能力。
3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
(1)体现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独特价值。《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个性活动之中。”区域活动的开展正是幼儿自主学习的独特价值的一种显现。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时,自主选择游戏,自由支配游戲,主动进行探索并进行创新。在这个以幼儿为主体开展的活动中,既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动机,又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使教师学会适当放手。
(2)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在进行区域活动时,通过自己结伴、自己选择游戏内容,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如:角色区,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来认知其职能,感受社会规则。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在活动中,往往会发生纠纷,幼儿学会自己处理,这也是幼儿社会交往能力锻炼的一个好机会。
(3)延续相关的教学活动内容。我们可以将教学活动的内容延伸到区域活动中,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升。主题活动的内容贯穿于一日活动和教学活动之中,根据幼儿已有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的来设置区域活动,通过区域活动,幼儿的交往、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区域活动的内容会随着主题的变换不断变更和调整,为主题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4)缓解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情况。不同于集体活动,区域活动是面向全体幼儿,幼儿在活动中具有主体性和自主选择性。幼儿自选的活动会更加接近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活动时也会更加自信。
4老师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发挥的作用
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凡是幼儿自己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作为幼儿教师,应该鼓励幼儿自己去探索自己的世界;去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幼儿不断进行自主探索;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创设温馨的环境及注重幼儿的操作活动;引导幼儿不断发现问题,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在区域游戏活动中,老师要做幼儿的引导者、观察者、支持者。教师可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指导,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玩中学、学中玩”,最大程度的满足每位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获得知识。依据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教师引导和支持幼儿自发地进行探索和操作材料,对幼儿的活动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但不要过多干预幼儿的行为,而是适当地给予引导;做好观察记录,以便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让幼儿很快的适应区域活动,并能够独立地参与进去,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并对幼儿每一点进步都给予鼓励。另外,在区域活动创设时,要加强区域之间的联动作用,不同区域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联系起来。这样既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也培养了幼儿的社会交往性。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区域活动是最受到幼儿欢迎的一部分,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操作,选择自己的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温馨的区域环境、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教具、丰富的操作材料以及绘本,会激励幼儿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愿望。区域活动,激励着幼儿自主学习,它点亮了幼儿的幸福童年!
(责编: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