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
摘 要: 爱国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各学科教学中应该融入爱国教育,美术学科亦是如此。美术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美术经典作品,感受其中的美,陶冶情操,塑造良好的品行。本文将立足美术欣赏教学的特点,从实施爱国教育的必然和实施策略两方面入手,就美术欣赏教学中对初中生爱国教育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初中美术 欣赏课 爱国教育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时,着力对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爱国情感熏陶、道德情操教育等,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使学生成长为符合未来生活的高素质人才。在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爱国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学生形成道德品质、适应社会生活的精神支柱。笔者将以美术欣赏课为切入点,分析在初中美术欣赏课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必然性,同时以此为基础,结合教学经验,说明爱国教育策略。
一、初中美术欣赏教学融入爱国教育的必然
有效地将爱国教育融入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首先需要弄清楚为什么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融入爱国教育,在把握了原因之后,才能真正重视爱国教育,积极探寻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融入爱国教育的策略。
1.德育教育的呼唤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样的问题反复讲话,同时强调,在学校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弥补教育短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爱国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融入,是德育的呼唤,是实现德育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浓浓的爱国氛围,自主地将爱国主义精神扎根于内心深处,坚定理想信念,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听党的话,跟着党走,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优秀的接班人。因此,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实施过程中融入爱国教育,是学科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教育的需要。
2.學生成长的需要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学生的发展关乎教育改革情况和社会发展情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上强调,当前我们要携手奋进,努力建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一要求为学生的发展指出了方向。尤其是立德树人的提出,更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摆在了突出的位置。所以,学生需要努力发展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信念的人。爱国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以爱国人士、爱国故事、爱国经历等对学生进行熏陶,使学生受到爱国精神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树立爱国意识,践行爱国行为,成长为时代新人。由此,将爱国教育融入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3.美术发展的要求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将美术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其中,“欣赏·评述”该领域的比重得到了增加,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以欣赏的作品为切入点,采取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欣赏感知作品的创作特点,感受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帮助欣赏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初中美术欣赏课中不乏爱国作品,或者作品本身具有爱国性,或者作家经历具有爱国性。所以,依据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挖掘爱国因素,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二、初中美术欣赏教学融入爱国教育的做法
立足初中美术欣赏教学融入爱国教育的必要性,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笔者一般采取以下做法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1.讲述美术作品创作过程进行爱国教育
美术欣赏是学生接触艺术作品的时候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是学生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结果。知人论世是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有效方式。在创作美术作品的时候,画家往往是以所处的时代为背景的,将自己看到的、联想到的事物以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融入作品中。因此,在实施创作美术欣赏课教学时,教师要想引导学生透过作品对其内涵进行审视,首先要将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展现出来,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回到当时的年代,从客观的角度入手,加以赏析。而且,在展现作品创作背景的时候,学生可以把握某一类型美术作品的发展历史,切身体会到美术的每一段发展历史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感受到人类为历史文明做出的贡献,从而受到良好的熏陶。
以《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为例,这是学生进入初中美术学习的第一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程。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了国画,建立了对国画的感性认知,但是不清楚国画的发展历史,也不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导致对国画的认知还处于表层,难以感受其中爱国因素的熏陶。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利用微课的形式,直观地向学生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具体展现了我国彩陶文化时期的彩陶上的几何纹样、战国铜器上的狩猎纹样;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上的花鸟形象;唐朝之前的日用工艺品等。在视觉的作用下,学生们会受到视觉上的冲击,随着一帧帧美丽的图画,走进花鸟画的产生、发展历史,为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所折服,产生浓浓的喜爱与敬佩之情,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2.呈现美术作品历史简介进行爱国教育
在初中美术教材中,有着大量的中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在形式和内涵上都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大部分学生在欣赏作品的时候,往往只能流于表层地分析作品的创作特点、作品结构、色彩等,很少深入作品中,对其中的内涵进行感知和理解,无法实现与画家的共鸣,导致审美能力发展受到限制。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表层的内容,还要带领他们深入其中,细细琢磨、体会、感受其中的人文因素。要想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细细地分析作品,探究作品的发展背景、艺术形式、思想内涵等,将这些内容展现给学生们,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扫清欣赏障碍,由浅入深地理解、领会东方文化,感受作品中蕴含的民族传统精神文化,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树立民族自豪感,加深对民族、祖国的热爱之情。
以赵佶的《芙蓉锦鸡图》为例,在带领学生欣赏这幅作品之初,笔者先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详细地描述了宋徽宗书画全盛时期,当时人们对艺术有着强烈的追求,生活也较为安定、富足,由此创作出了诸多的艺术作品。接着,笔者讲述《芙蓉锦鸡图》的内容,如整幅画色彩艳丽、典雅高贵,传达出皇家雍容富贵的气派。再如,这幅作品借鸡的五种自然天性宣扬人的五种道德品性等,使学生在倾听过程中,建立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体会到宋徽宗对安逸高贵之品格的赞许,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到当时艺术创作的自信、博大,树立浓浓的民族自豪感。
3.描述美术作品爱国元素进行爱国教育
美术作品是画家对人生际遇的感悟,在创作时,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感知、体会融于画作对象身上。受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感知能力的限制,部分初中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很难自主地深入作品中,以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人文因素,如爱国因素、道德因素等,这就导致他们的思想发展受到了限制。教師在实施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的时候,既要以教材中展现的材料为载体,引导学生赏析,又要打破教材材料的限制,深入其中,挖掘有价值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切身体验中获得人生感悟,深入体会作品内涵,实现精神品质的发展。既然教师要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那么,就需要在分析教材内容的过程中,找出具有爱国元素的作品,同时深入作品中,挖掘爱国元素,采取多样的方式,展现爱国元素,使学生受到爱国元素的熏陶,培养爱国精神。
以《步辇图》为例,这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主要刻画了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展现了吐蕃(今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以文成公主入藏事件为依据,探寻到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爱国元素。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笔者联系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为学生们描述了盛唐气象,同时讲述了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到文成公主为汉藏做出的贡献,笔者还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了文成公主入藏的视频,使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知到盛唐发展水平与西藏发展水平间的差异,为文成公主舍身忘己的美好品质所折服。而且,笔者展现了文成公主入藏带去的一些技术,呈现西藏的发展情况,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到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和亲,促进了藏族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折射出民族团结、民族和谐是我国一直以来的美好心愿,如此潜移默化地实施爱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团结意识。
4.挖掘美术作品主题内容进行爱国教育
在某一时期,受社会发展的影响,画家们通过绘画创作展现出来的主题是一样的。艺术作品的主题,深刻地反映出了画家的创作的创作意图和自身的情感。以二十世纪为例,在革命的战火中,中国人民历经沧桑和苦难,不计其数的华夏儿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饱受欺侮。在此过程中,不少画家有感而发,将自己对人民的同情和对战争的痛恨,以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来。主要目的是记录历史,铭记历史,警示后人,引导后人树立爱国、爱家的意识。因此,在组织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立足时代发展背景,将背景相似、主题相似的作品放到一起,通过整合、对比、分析这些作品的主题,揭示主题内容,使学生在领悟主题的过程中自主树立爱国情怀。
以《生活的舞台——中国建筑艺术》为例,这节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特点,提升艺术欣赏水平,发展审美能力。教材中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典型的实例,其中就包括圆明园。因为受到西方列强的掠夺、毁坏,目前我们看到的圆明园是一片断壁残垣。与教材中呈现的部分内容是不符的。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先立足教材内容,按照教学主题,使用多媒体展现圆明园的复原图,引导学生在浏览过程中感受中国古代园林的建筑特点,为圆明园的景色所吸引,感受到古人的智慧,树立民族自豪感。为了升华学生的爱国之情,将爱国教育引向深处,接着,笔者展现自己独创的另一个主题——爱国教育。即在学生们欣赏了圆明园的复原图之后,笔者继续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现现在可以看到的圆明园的景象。在此次观看过程中,学生们受到了视觉上的冲击。在学生们观看的同时,笔者联系小学阶段学到的《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对圆明园的毁灭过程进行了讲述,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作用下,受到心灵上的冲击。在参与如此教学活动的时候,不少学生发出了好可惜、好痛心的感叹。笔者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我国的艺术作品。在这样的问题驱动下,学生们会集思广益,给出不同的方法。先不谈这些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却是学生爱护艺术作品、维护国家利益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学生树立爱国情怀。
总之,在实施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在德育教育的号召、学生的发展需求、美术教学改革的要求下,树立育人理念,重视爱国教育,并联系讲授的内容,回归课堂,采取多样的方式,或者讲述美术作品创作过程进行爱国教育,或者呈现美术作品历史简介进行爱国教育,或者描述美术作品爱国元素进行爱国教育,再或者挖掘美术作品主题内容进行爱国教育,使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积累欣赏经验,透过作品感知内涵,受到爱国精神的熏陶,自然而然地树立爱国情怀,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行,为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毅.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32,37.
[2]卢丽.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18(14):67-68.
[3]李力.用美术的养分滋养学生的心灵——浅谈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渗透[J].艺术评鉴,2018(09):144-145.
[4]郭淑惠.文化情境视角下初中美术欣赏课人文价值的实现[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33(12):68-70.
[5]焦清侠.在美术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尝试[J].学周刊,2015(04):188.
[6]柳才新.捕捉美术课堂的生命亮点让爱国主义回归[J].美术教育研究,2014(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