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作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德育作为五育之首,是新时代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保障,加强德育建设,落实德育教育工作更是我们新时代教师的重要工作。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浅析在传统文化启示下的初中德育落实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中学教育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指导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传统文化里蕴藏着我国先哲从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和做人做事的准则,初中生正处在人生价值观确立的重要时期,需要以传统文化为指导进行学习和生活。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将传统文化里的精髓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中,使每个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传统文化中孕育着非常丰富的道德文化内涵,在学生管理上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因素,可以很好的促进中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塑造,综合来看,传统文化启示下的初中德育重点应该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构建文化校园,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儒家思想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爱”“和平”。儒家思想可为我们提供做人做事的参照。初中生还没有完全树立价值观和人生观,思想和行为容易出现偏差。鉴于此,我们班主任应该从自身做起,成为有道德的教师,并且能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教他们好好做人,成为孝敬父母,友爱兄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且志向远大,报效祖国的栋梁之材。
例如,利用学校走廊文化、校园景观文化、教室墙壁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文化熏陶。在班里悬挂传统文化的名言警句,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此名言警句时刻提醒学生,促进学生反思和成长;又如“笑谈渴饮匈奴血”、“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弘扬爱国精神的经典也可以成为我们校园的一道风景线,让学生日日睹,天天见,虽未亲耳闻、亲眼见,但却能够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下感同身受,从而唤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开展多样化文化活动,完善德育教育形式
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遵守集体规则等意识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乃是集体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其倡导以和为贵,这与新时代建设和谐社会这一要求高度契合。我们教师在日常德育教育中也可以引入这类文化思想来教育学生,提高学生道德情操。例如班会活动,可以“家和万事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班级建设从我做起”等为话题,引导学生交流探讨,各抒己见。又如,积极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开展“责任”、“集体荣誉”等相关话题辩论赛,以竞赛的形式促进学生团结合作,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担当。
此外,我们还可以依托班级,积极组织“孝亲尊师”活动或者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落地传统文化。在实践中班主任加深对每个学生的了解,在鼓励和关爱学生的过程中赢得学生对老师的爱和信任,同学之间变得更加团结友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以后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当初中德育教育与这些传统文化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学生也能受到更加深刻的影响。
三、融合时代话题,创新德育教育方法
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习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他在许多重要演讲和发表的文章中常有引经据典之语,譬如“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这些无疑是在告诉我们文化之重要性。
近年来,传统文化的确备受关注,社会主流媒体都开始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涌现出一大批有文化内涵的优秀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这些节目都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体现,自节目诞生以来收视率居高不下,初中学生也非常喜欢看这类节目。针对此,本人认为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些与文化有关的栏目更好地开展班级德育管理工作。例如,我们可以节选几期优秀节目作为德育教育素材,将视频下载下来,在班上以多媒体的形式播放给学生看,鼓励学生观看后写一写观后感,谈谈自己对其的看法。重点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节目进行剖析,谈一谈这类综艺节目对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影响,说一说如何从我们自身入手,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此升华化教育的内容,提升德育管理的质量。
总之,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当今社会教育中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优秀文化流传的需要,也是当代教育的需要。实践证明,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相結合,不仅有利于完善德育教育内容,丰富德育教育形式,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润物无声地提高学生道德认知,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自信感,唤起学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自觉意识。作为新时代教师,我们应该在德育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借文化之力,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建军,许文贤.价值教育合德性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
[2]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M].北京:中华书局,2017:45.
[3]陈守聪,王珍喜.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现代德育构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