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混合式教学探索

2020-06-28 08:09李兆新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课程课堂

李兆新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外国文学是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它具有知识容量大、阅读储备要求高、不易深入的特点。也正因为如此,传统的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效果往往不太理想。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课堂上就某部文学作品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却可能因为阅读储备不足而难以达成共鸣。或者,教师为了体现文学史的完整性,不厌其烦地介绍不同时代、地区和国别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学生方面,用功者接受了一大堆不具有思想和思维训练价值的文学史常识,主动性差者则思想早开了小差。期末考试时,学生提前一周左右围绕教师提供的复习提纲背背书,平时用功者和不用功者都能顺利过关。这样的教学,教学效果过多依赖于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如果学生课外不用功,教师基本上没有办法。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尝试进行了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是新世纪以来由国外学者提出,经由国内学者引进,当下方兴未艾的一种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也不同于一度流行的网络教学,混合式教学整合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在线的网络教学,不仅能够发挥教师引领、把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这种教学模式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将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让学生经历先自学后思考再进入课堂深入探讨的过程。学生在课外通过任务驱动法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变成师生、生生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精讲与运用等。[1]

混合式教学的提出与实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学习当然不止于课堂学习。它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前学起来。这就需要巧妙设计网络课程,驱动学生课前就开始扎实有效的学习。课堂上主要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要实现这种互动并使其保持高效和高质量,教师还要精心设计课堂讨论实施方案。课后的学习同样不能忽视,教师要布置拓展任务以弥补课堂的缺漏,并开展教学检测以实施教学评价。[2]

混合式教学从学习方式看包含线上与线下两个版块,从学习阶段来看则包含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在外国文学中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需全面考虑不同版块与阶段。

一、精心设计实施方案

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此,任课教师在决定怎么学时,需与学生充分沟通。唯有如此,方能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可从外国文学的课程特点入手,向学生说明外国文学的课堂学习需要以课前的阅读与思考为基础,否则,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很难有高质量的互动。

在与学生充分沟通后,需要师生之间约法三章以确保混合式教学的顺利开展。首先,要对成绩评定方法做出约定。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混合式教学的成绩评定既不取决于一次期末考试,也不是以期末考试为主适当兼顾平时的几次作业,更不是只看平时的几次作业。要保证混合式教学的质量,成绩评定方法需考虑到混合式教学的各个环节。一个重要原则是必须大幅度提升平时成绩的占比。这就需要对平时成绩的构成进行精心设计。混合式教学分线上、线下两块,相应地,平时成绩需包含线上、线下两个部分,要分别对这两个部分进行细化,并合理赋分。以下方案可供参考。

外国文学混合式教学成绩计算方法

在上面的表格中,如何采集与核算课堂表现分是关键。我们的做法是:让全班同学按5~7人自由组成若干小组,并选出组长。由组长牵头申报讨论选题、组织小组学习、安排课堂发言。我们在协商的基础上形成了下面的约定:

外国文学课堂讨论设计

1.整体安排:

每周1-2组,14周左右。

提前5天以上报名,名额满为止。

每个人最多有一次登台主讲机会。

2.讨论题要求:

题目要小,角度要新,有讨论价值。

3.发言要求:

主讲人发言以8~10分钟为宜,不超过10分钟。主讲人发言过程中要有组员参与,与组外同学有交流。

外国文学课堂表现加分办法

1.个人课堂表现分由个人分和小组分两部分构成,各占50%。个人分和小组分都分平时分和排名分,最终核算时取排名分。

2.课堂随机发言:每次加30分

3.小组发言:一般情况下,主讲人加80-100分,小组成员参与讨论,每人加20分;

4.同一讲的两节课,发言次数不止一次者按一次计分,取最高分。

5.期末对小组分进行累计,小组排名第一者为100分,依次递减10分。保底分是60分。

6.期末对个人平时分进行累计,排名第一者为100分,依次递减1分。保底分是60分。

7.小组分若达到600分,则小组排名分最低可按80分计算;个人分若达到200分,则个人排名分最低可按80分计算。

8.制作小组研讨微视频并成功上传,视为1次小组课堂发言。每小组不超过2件。

9.制作经典朗读视频(需配乐、配字幕),并成功上传,视为2次课堂随机发言。每人限1件。

有了上面两个约定,课堂上的讨论有了保证,课堂表现分的采集与核算也有了标准。

二、扎实打造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建设是实施混合式教学最基础的工作。借助优慕课(“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学平台),我们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打造了外国文学网络课程:

1.单元导学

如前所述,混合式教学分课前、课中、课后不同阶段,课前学习最为关键。要使课前学习落到实处,网络课程中每一单元的“单元导学”则必不可少。单元导学需对一个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重点难点、课时安排等作出说明。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形成分课时任务驱动单。举例说明:

在单元导学里,课前学习的任务安排(任务驱动单)至关重要。要通过任务驱动单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

2.微课视频

在混合式教学中,微课视频是最最重要的资源。学生的课前学习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它来进行。微课视频可以由任课教师亲自录制,也可以借用网络上的现成资源。例如,在第一章第二讲“希腊神话”的课前学习中,可利用如下视频帮助学习:⑴《一口气读懂希腊神话》;⑵神话故事。前者由某网红主讲,通俗易懂,趣味性强;后者是某视频网站出产的数则动画片。上述视频虽不能代替学生对教材和原著的阅读,但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教材和原著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希腊神话,加之结合视频观赏所布置的任务,学生就可以做到在课前对教学内容有基本了解,为课上参与讨论提供了可能。

3.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建设是网络课程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与微课视频直接驱动课前学习不同,教学资源主要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拓宽知识面的。可以用于课前,也可以用于课后。教学资源可以是本地特色资源,也可以是社会在线资源。本地特色资源主要是一些适宜自主学习的内容,例如文学作品、论文、ppt课件和视频等。社会在线资源包含相关课程网站、“慕课”资源等。例如,配合第一章第三讲“荷马史诗”的学习,可以安排如下教学资源:⑴名著在线:荷马史诗;⑵精彩视频:《伊利亚特》片段、《奥德赛》片段;⑶深度探究:①《荷马史诗》英雄观与英雄形象探析(论文);②《荷马史诗》——从神话走向理性(论文)。上述教学资源为学生在深度和广度上开展进一步学习提供了帮助,适应了差异化学习的需要。

4.在线测试

在线测试是网络课程建设的重点之一。它主要用于课前,也可以用于课中、课后。用于课前,它对于课前学习任务的落实起着关键作用。譬如,第一章第四讲“古希腊戏剧”的课前学习,可在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和作品、观看相关视频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完成测试1-4。该测试主要为客观题,内容涉及古希腊悲剧、喜剧的相关知识。在线测试的开放时间由教师灵活掌握。用于课前,可以检查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用于课中,可以检验课堂学习的效果,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用于课后,可以督促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5.课程论坛

课程论坛,又名“答疑讨论”,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沟通的重要平台,是混合式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体现。不同于理科的学习,也不同于其他客观性强的课程的学习,外国文学的学习,主观性色彩很强。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外国文学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深入探讨、各抒己见呢?课程论坛的精心设计与有效使用是它的保证。课程论坛作用的发挥,取决于高质量的问题和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课程论坛的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教师对于提出问题和积极参与的同学要及时回应,并予以鼓励。要鼓励学生在认真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

6.其他版块

网络课程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上述版块只是处于核心地位的一些部分。其他诸如“研究性教学”、“随堂教学”、“试题试卷库”等,也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付出时间和精力来建设。以“随堂教学”为例,在清华大学优慕课的这一部分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依次有课前预习、课堂提问、投票、赏析、随堂小测、课程评价等子版块。其中,课前预习、投票、赏析、随堂小测等都是需要在平时予以建设,课堂上才能方便使用的。根据我们的使用体验,随堂教学版块的成功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妥善安排教学环节

有了“约法三章”的实施方案,有了内容丰富多彩的网络课程,还需要精心安排教学过程。混合式教学包含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需要精心设计,妥善安排[3]。我们的总体做法是:首先,让学生根据课前学习要求阅读教材和作品,然后观看视频、完成网络作业,同时在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进行在线互动交流与讨论。其次,进行传统课堂式的教学,分两个部分:一是安排小组学习汇报,由小组主讲人围绕本讲某一问题登台演讲,小组成员配合,小组外同学参与,以锻炼学生演讲、交流、思辨能力;二是重点内容解读和答疑,通过面对面的讲解和互动来集中解决优慕课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最后,根据课前学习的效果、课上学习的表现,进一步安排课后学习。具体说来:

1.课前

混合式教学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充分行动起来,教师需要做大量的课前工作。包括分析教学目标,按照教学目标分解教学任务;要设计教学过程和活动过程;要开发微课视频或者确定其他共享视频;确定学习任务单,发布课前学生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课前的任务就是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包括观看教师开放的视频,完成预习任务和基础知识的检测;在自学的基础上记录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并与同学交流与探讨。

与此同时,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确保课堂上有高质量的讨论,教师需要于课前安排好本讲的重点发言小组。按照我们的实施方案,每讲安排1-2组发言,按一学期16周考虑,整个学期安排14次左右。如前所述,拟发言小组要根据教师发布的课堂讨论选题提前一周申报选题,并及时开展小组学习。发言小组在申报选题时要确定主讲人,之后由组长和主讲人负责统筹小组学习,策划小组汇报。

2.课中

课中即课堂学习,是混合式教学的最重要环节。与传统课堂教学截然不同,原来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集中解决学生在课前自学中产生的疑难问题和概括总结式的精讲,同时,学生有机会登台发言并组织课堂讨论与交流。

在外国文学混合式教学中,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或组织讨论与交流是课堂上的重要一环,此举可以较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发言,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要善于倾听并给予恰当的点评。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归纳与总结,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由于混合式教学特别重视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将课堂表现纳入了平时成绩,较之传统课堂,混合式教学的课堂上学生注意力普遍比较集中。

此外,如下教学手段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⑴随堂教学。如前所述,随堂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提问、投票、赏析、随堂小测等都可以将学生可能分散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上来。⑵雨课堂。雨课堂是一款与PPT和微信巧妙结合的教学工具,它可以很方便地搜集学生课堂表现的各种数据,可以签到、随机提问、同步PPT到学生手机端、发布各种主客观试题、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践证明,合理利用雨课堂可以很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课后

混合式教学并不轻视课后的学习。在这一环节,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布置拓展任务,用以弥补课堂的不足;开展教学检测,用以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则需要及时完成拓展任务与教学检测。例如,在学习古希腊戏剧一节时,在课前阅读、课中讨论的基础上,可安排学生于课后深入阅读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剧本和相关论文(如《戏剧文学》2008年第9期的一篇文章《人性的缺损——〈俄狄浦斯王〉悲剧原因再探》),然后写一段300字以上的文字,谈谈自己对该剧悲剧原因的见解。

上述几个环节中,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都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与传统教学有很大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有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与此同时,教师要善于借力助教、借助平台以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借力助教是指要在任课班级招聘数量不等的热心同学,让其担任助教。通过助教完成一些事务性的工作,譬如课前接受小组报名,确定课堂重点发言小组及主讲人;课中记录小组汇报与课堂发言情况;课后督促完成拓展任务与教学检测等。

借助平台是指教师要善于运用网络课程的课程通知,QQ、微信等社交平台以高效实现信息发布、情况反馈。

混合式教学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实践证明,由于它整合了线上的网络学习和线下的课堂学习,既能发挥教师引领、把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4]。不仅如此,它还架起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友谊桥梁,师生间互动更多,关系更密切了。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课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报道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