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养殖市场存在巨大的机会,鸡肉、猪肉、牛肉、羊肉存在巨大缺口,同时国家扶持政策不断。
但是,由于门槛低、市场无序,想要在养殖领域获得成功,必须要善于创新,做出改变,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
根据媒体报道,近年来,全世界的鸡肉需求量连年攀升,鸡肉消费量从2006年的7184.80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10148.6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92%。
近5年,我国每年鸡肉进口量维持在40万~50万吨,而2019年上半年鸡肉进口量接近35万吨,进口量大增,创下近几年的记录。
和鸡肉相比,我国的猪肉也一直存在缺口。因受非洲猪瘟、环保政策影响,如今我国猪肉的缺口上升至2702万吨,至少相当于2.5亿头猪。“全世界的猪肉出口,都不一定能补上我国的缺口”。
除了鸡肉、猪肉缺口之外,我国牛羊产业也不容乐观。2017年我国牛、羊肉消费总量分别为794万吨和494万吨,分别排名世界第一和第三。而我国人均牛羊肉年消费量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内牛羊肉产量均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牛肉,受饲养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发展方式落后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依靠进口来填补需求缺口。
根据调查发现,养殖业是我国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中的第二大产业,但是90%属于中小散户。
预计,2020年我国中小散养殖群体数量将继续减少,行业集中度持续增强,龙头企业市场份额继续攀升。
近年来,我国在绿色养殖、标准化规模养殖、特色养殖领域给予相当多的政策扶持。比如,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并确定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发展有机农业。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磅发布: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
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循环经济发展,在实践中也涌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模式,包括区域循环模式(种植业与养殖业一体化发展模式)、能源综合利用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经济模式)、生态养殖模式、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绿色和有机农业模式等。
因此,绿色养殖、特色养殖、跨界养殖、互联网+养殖等多元化的模式正成为中小企业的新模式、新业态。
从目前来看,很多中小养殖企业是在生产技术、效率和商业模式等3个层面进行创新,这里以9个创新案例为例进行说明。
肉鸭智能化立体养殖:打造可复制商业模式
2016年山东泰安市就开始组织畜牧技术人员联合攻关肉鸭智能化立体养殖模式,2017年,该模式开始在当地企业小面积试验,并总结经验及时改进。肉鸭智能化立体养殖模式是养殖技术的一次革命,推动了养殖业的工业化、智能化发展,通过上下游产业,安置了大量劳动力,也为物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该案例的创新点:为肉鸭四层立体养殖,通风、加料、饮水、温控、光照、清洁等均为全自动智能控制。改变了传统肉鸭养殖方式,达到了降低人工成本、增加养殖批次、提高养殖效益、减少肉鸭发病、减少污染的目的。更可贵的是,该模式是一套可复制的模式,农民可参照养殖。该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专利费和加盟费。
养殖+精深加工,避开同行竞争,开辟新市场
为解决我国目前陆地养殖面临的问题,安徽某公司根据引进的国际顶尖技术“陆地水产养殖系统”,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和技术水平,打造了“两大技术体系和三个核心系统”,做到在较小的占地面积内养殖更多鱼类,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低碳可持续养殖,实现了“用淡水养殖海鱼”的重大突破。
该公司借助技术优势,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还生产出符合现代人生活需求的“即食即煮”的产品,同时公司还将利用先进的生物科技技术,生产有益健康的保健产品,如胶原蛋白、虾青素、活性钙和鱼油等。该公司的主要收入来自深加工产品的销售。
提升附加值:中药材鸭蛋
肉鸭智能化立体养殖:打造可复制商业模式。
每一枚鸭蛋从选蛋、洗蛋、光检、干燥、裹中草药灰、装缸、发酵等十二道工序,隐藏着公司的“致富门道”。
宝岛蟹庄打造一片约140亩的“蟹森林”。
贵州某绿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建成鸭蛋加工厂房1100余平方米,养殖蛋鸭3万羽,通过绿色有机养殖,每天可生产有机鸭蛋2.4万枚,公司通过系列产品的开发,提升鸭蛋附加值,使得鸭蛋成了助农增收的新兴产业。
该公司瞄准中草药和鸭蛋深加工市场,建起了鸭蛋深加工工厂,每一枚鸭蛋需经过选蛋、洗蛋、光检、干燥、裹中草药灰、装缸、发酵等12道工序。这之中看似简单的腌制方法,却隐藏着公司的“致富门道”。该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中药材鸭蛋销售,其加工的鸭蛋的价格比普通鸭蛋高出3倍以上。
特色养殖+休闲农业:玩跨界
从2018年开始,宝岛蟹庄就打造一片约140亩的“蟹森林”——8000棵池杉、落羽杉种植在水中和3座人工小岛上,为养殖的崇明清水蟹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每亩实现1.2万元的经济效益。
该蟹庄跨界开启休闲农业模式,在水面铺设了木栈道,掩映在树林中,营造出了“蟹在水中游,人在水上走”的独特景观。该蟹庄的收入主要来自螃蟹销售和门票、餐饮收入等。
改变养殖方法:每只鸡售价168元
做物流生意的张杰返乡创业养鸡,经过多次失败,终于找到了养鸡的方法——让鸡上树。
经过潜移默化的训练,这些鸡的生存能力很强,能飞善跑,能适应树林的环境。
张杰养的鸡特能飞,也因此成了销售亮点。一只鸡养一年,长到三斤多,张杰市场定价168元一只,到当地以及周边地区,向一些经销商和酒店推介,受到热捧。
张杰的创新是通过改变养殖方式,提高产品品质以及降低产品损耗。张杰的收入来源是产品,但更多是品质溢价。
养殖+新零售:搞社群
“90后”莫新城返乡创业养殖奶山羊,如今,他的山羊家庭农场规模增容,农场存栏萨能奶山羊260只,日产鲜奶400斤。门店开到了益阳、长沙市区,享羊奶者日盛,每天门店的销售都破万。同时,他还借助门店为体验店发展农场的会员,实现订奶、养殖产品销售双丰收。
这个案例的创新是以山羊为基础,做足产品精深加工,之后再嫁接新零售思维,切入到线下开店,再借助社群思维发展会员。
养殖+众筹:畅通现金流
厦门一家养殖基地推出“众筹猪”养殖模式,该“众筹猪”的认筹方式是养殖中心选取3个月左右的槐猪,供消费者认筹,每头2999元。消费者可以选择“单只认筹”或“整栏认筹”两种方式,参与领养。到年底,众筹者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猪肉。
该基地借助众筹模式,改变传统销售渠道,提前把产品卖出去了,还提前收回了钱,畅通了现金流。
养殖+休闲农业:裂变模式
2008年,胡海水和魏艮花夫妇返乡承包了当地的一家水产养殖场,但收益不高,迫于形势压力,他们把水产养殖场结合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融入农耕文化,建成一个集种养、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海湾农庄。
该案例的创新来自2个方面:一是丰富农庄产品。胡海水和魏艮花夫妇跳出只做水产养殖场的思路,采取种养结合的模式经营农场,其农场除了水产养殖外,还养有鸡、鸭等,丰富了农场的产品。二是引入休闲农业。转型是养殖场得以生存的关键,胡海水和魏艮花夫妇以养殖场为基点开辟出农耕文化、休闲体验、红色旅游等项目,改变了现有的传统盈利模式,从卖产品,到卖服务和文化。
养殖+直播
“90后”女孩周红珍,用最传统的散养方法,发展黑土猪养殖,通过直播加网店销售的方式售卖猪肉。周红珍每天按时直播,展示土猪的饲养环境和生长情况,闯出了一条生态养殖的致富之路。
如今,她的养殖事业集繁育、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并注册了品牌,受到消费者青睐,新鲜土猪肉及腊肉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采用电商直播的方式,可以改变传统销售渠道,实现轻资产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