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体旋毛虫病暴发疫情回顾性调查分析

2020-06-28 09:38游晓迪吴方伟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0年2期

游晓迪,吴方伟

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是由旋毛虫属(Trichinellaspp.)内所有虫种感染引起的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因生食或者半生食含有旋毛虫感染性幼虫的肉类及其制品所致。旋毛虫感染人体后可引起发热、眼睑水肿、肌肉疼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症状,重症患者可因并发症而死亡[1]。据调查,我国约有4 000多万人面临旋毛虫感染的风险[2]。目前我国的西南、中原和东北地区是旋毛虫病的主要流行区,西南地区位于三大流行片区之首,云南省流行最为严重[3],暴发次数及发病人数均居全国之首。近年来,云南省发生了多起旋毛虫病暴发疫情,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为系统梳理近年来旋毛虫病暴发疫情特征,本文对2000年以来文献记录的云南省人体旋毛虫病暴发疫情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在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检索2000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有关云南省人体旋毛虫病暴发疫情的文献资料。

2 暴发疫情的判定

在一个单位或局部区域(如一个行政村、社区、学校或厂矿企业等范围内)的人群中,30 d内出现5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联系的旋毛虫病人[4]。

3 分析方法

对检索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汇总,从暴发疫情的人群、地理、时间分布特征,感染源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 果

1 一般情况

通过文献查阅与整理,2000年至今云南省共报道了21起人体旋毛虫病暴发事件,发病人数总计2 256人,死亡3人(表1)。所有病例中,男性886例,女性945例,其余425例病例性别分布在相关文献中未明确。出现的病例中各个年龄组均有发病,患者年龄最小的仅9个月,最大90岁,以青壮年居多。在有明确民族分布记录的病例中,白族、傣族、拉祜族、哈尼族、彝族发病人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51.37%、13.70%、9.25%、8.90%、8.90%,其他民族发病人数仅占总病例数的7.88%。

表1 2000年至今云南省人体旋毛虫病暴发事件

注:“-”表示文献中未明确

2 地理和时间分布

2000年以来,云南省16个州(市)中共有7个(43.75%)报道了人体旋毛虫病暴发疫情。21起暴发疫情中,大理州10起、普洱市5起、保山市2起,西双版纳州、红河州、怒江州及德宏州各1起。其中15起(71.43%)分布在较偏远山村。2006年普洱市暴发的一起旋毛虫病疫情为老挝输入,是我国首次国外输入性旋毛虫病暴发。

从时间上来看,18起旋毛虫病疫情发生在2000-2010年,2010年以后仅有3起暴发(图1)。其中2006年暴发次数最多;2007年发病人数最多,占累计病例的41.49%(936/2 256)。暴发事件主要集中在冬春季,本次整理的21起人体旋毛虫病暴发事件有13起(61.90%)发生在12月-次年3月(图2)。

3 感染方式及感染源

在21起暴发事件中,19起(90.48%)是由于直接进食生或半生肉类引起,另有2起(9.52%)经流行病学调查确认因生熟食混用砧板导致。其中有1起(4.76%)是进食野猪肉导致,其余20起(95.24%)均是因进食生猪肉或未煮熟的猪肉导致。

4 患者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

根据有明确症状记载的1 976例病例资料,患者潜伏期最短为12 h,最长达25 d。其中患者出现肌肉疼痛1 655例(83.76%)、发热1 612例(81.58%)、乏力998例(50.51%)、颜面部及眼睑水肿659例(33.35%)、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509例(25.76%)及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122例(6.17%)。21起暴发疫情中有4起早期被误诊为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结膜炎、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3例死亡病例中有2例早期均因被误诊而延误治疗,另外1例由于患者未及时就诊导致病情加重在家死亡。

讨 论

旋毛虫的生存能力强、宿主范围广,导致了旋毛虫病从首次发现至今180多年来,依然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25]。云南省地处边疆,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旋毛虫病对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是云南省常见的重要突发公共卫生问题。旋毛虫病在云南省的流行呈现地域性、群体性、食源性和季节性的特点[26]。

云南省于1964年首次被证实有旋毛虫病流行,1964-1997年发生旋毛虫病暴发流行441次,发病人数达两万余人[26,27]。通过本次调查分析,近年来云南省人体旋毛虫病疫情暴发呈下降趋势,2010年至今仅有三次暴发。其可能原因主要是《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的实施,云南省大力推进了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随着各地不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居民对旋毛虫病的防病意识进一步增强。另外,云南各地加大了对屠宰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投入,提高了检疫水平,降低了人群感染旋毛虫的风险。目前旋毛虫病在我国尚不属于法定报告传染病,因此不能准确掌握旋毛虫病在云南散发和暴发情况,仅从公开发表的文献中获得的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云南省人体旋毛虫病的暴发情况,部分暴发事件可能被遗漏。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云南省人体旋毛虫病的暴发流行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饮食风格多样化的滇西及滇西南农村地区。暴发时间存在明显季节变化,主要集中在冬春季,月份多集中于12月-次年3月,其余月份偶有发生。可能与冬春季农闲时农村请客办喜事、杀年猪及各少数民族庆祝各自的传统节日集中聚食有关。从人群分布特点分析,白族、傣族、拉祜族等保留食生肉习惯的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区是此病的主要流行群体。发病人群以青壮年居多,这与有关学者认为旋毛虫在20~50岁人群(平均年龄33.1岁)中发病率更高相一致[28]。

云南省旋毛虫病暴发疫情几乎都是因猪肉导致,90%以上的感染者有生食猪肉史。尽管研究认为食用野猪肉是目前人类旋毛虫病感染的第二大途径,且近年来在欧洲、亚洲以及北美和南美洲报告的许多人体感染旋毛虫主要因为野猪肉所致[29],但是就云南省来说,生食野猪肉引发的感染乃至暴发极少。2008年西双版纳州发生的一起群体性旋毛虫感染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因进食野猪肉导致[20]。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新鲜“野味”的追求。因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方式的转变,需要对野生动物肉类导致的感染加以防范。

生食肉类的饮食习惯是云南省旋毛虫病暴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有19起疫情暴发是由于直接食用生或半生肉类导致。生熟食混用砧板也是导致暴发的危险因素之一,这是因为接触生肉的砧板、餐具等很可能沾染有活的旋毛虫幼虫。此外,随着国际地区交流增加,与云南省接壤的周边国家旋毛虫病流行对防治工作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云南省已发生了输入性旋毛虫病疫情。Yuzo Takahashi等对亚洲及环太平洋地区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云南省多数疫情发生在与越南、老挝和缅甸接壤的地区[30]。

旋毛虫病主要引起肌肉疼痛、发热、水肿、消化系统症状等临床表现,潜伏期12 h至25 d,因为缺乏典型病理特征或症状,加之许多偏远地区医务人员临床经验的欠缺,早期极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25]。云南省报道的旋毛虫病暴发疫情中有19%早期被误诊,旋毛虫病早期因误诊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会引起人体严重的临床反应甚至导致死亡。有研究证实,在严重感染期间不及时治疗,旋毛虫病死亡率可能高达30%[31]。

目前,对旋毛虫生活史、致病性、免疫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32],因此做好旋毛虫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旋毛虫在其他动物体内的感染通常是无症状的,虽然我国新食品卫生法制定了与国际接轨的更为严格的检疫标准[33],但要从源头切断旋毛虫病的传播仍然十分困难,因此人类饮食行为的改变是防治旋毛虫病的关键措施。另外,建立健全旋毛虫病监测系统及报告机制也是今后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