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娴,张滔,姜静静,李卫东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南部,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辖境面积14.01万km2,土地面积13.94万km2,气候上属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季风气候明显。安徽省为全国疟疾重点流行省份之一,疟疾在安徽省俗称“痹寒”“摆子”“老瘴”,民间流传“麦子黄,人上床”,曾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安徽省属不稳定疟区,历史上,淮北平原为间日疟流行区;江淮丘陵地区多间日疟、部分地区有恶性疟存在;皖南山区以间日疟为主,20世纪70年代以前,存在恶性疟和少量的三日疟[1]。经过近70年不懈努力,安徽省于2019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消除疟疾评估,提前一年实现了消除疟疾工作目标,标志着安徽的疟疾防控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为全面回顾我省疟疾防控经验,做好今后疟疾防治工作,本文分四个阶段对安徽省疟疾流行、控制至消除的历程,以及各阶段的疫情特征、防控策略和具体防治措施落实等情况进行了深入回顾,并对今后的疟疾防控工作进行了展望。
1.1 疟疾疫情 本阶段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省疟疾疫情最严重阶段,共发生三次大规模的疟疾暴发流行,疟疾高发区主要在淮河以北和长江以南地区。第一次暴发流行发生于1950-1952年,年报告发病率为10%~12%,全省除间日疟广泛分布外,沿江及江淮之间丘陵地区陆续发现恶性疟。其中,1951年马鞍山矿区居民发病率为33.7%,全椒县因恶性疟死亡401例;1952年对60个县(市)238.3万人的调查显示,发病率为23.04%[1];1953年绩溪县大塘乡、原宁国县红庙乡和旌德县银峰乡发病率分别达90%、75.5%和62%。第二次暴发流行发生于1960-1963年,1960年全省发病率为26.29%,淮北平原的原阜阳地区和宿县地区发生间日疟暴发流行,两地区所辖县发病率一般在50%~60%,高的超过70%。皖南山区和原滁县地区发生大规模的恶性疟暴发流行, 个别地区发病率超过30%,死亡数千人。仅原芜湖地区就发病24.8万人,据不完全统计,死亡1 300余人。第三次暴发流行发生于1970-1971年,1970年全省报告发病468万人,估算实际发病1 152万人,约占当年全省人口的30%,其中原阜阳地区和宿县地区发病数分别达440万和292万,约占两地区人口的55%和53.12%。原阜阳纺织厂发病率达67%(1 550/2 310),造成停产。1971年全省报告347万人,估算实际发病964.5万人,仍以原阜阳地区和宿县地区为高,其中阜阳地区发病465.6万人。本阶段在原六安地区和安庆地区局部发生恶性疟流行。1970年大流行后,通过积极防治,全省疫情持续保持下降趋势,年发病率由1970年的1 215.64/万逐渐降至1979年的148.83/万,下降了87.76%[2]。各时期全省发病情况详见表1。
表1 1950-2019年安徽省疟疾发病情况
注:1950-1965年数字来源《安徽省志》;1966-2018年数字来自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资料;2014-2019年均为输入性病例
1.2 防治措施 本阶段疟疾防控策略为由点到面消灭传染源为主。20世纪50年代初期,全省疟疾防治主要采取现症病人治疗和重点地区药物灭蚊相结合的措施。同期,全省逐步建立疟疾防治机构。1951年9-10月,原华东医防总队、东南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前身)、省防疫大队等单位组派医务人员共247人前往全椒县救治病人。1952年8月原省卫校师生1 009人到全椒开展抗疟工作。1952-1953年分别成立全椒县疟防站和屯溪市疟防站。1953年,原省卫生厅调集省第一、二卫生工作大队全部人员以及全椒疟防站,合肥、芜湖卫生防疫站等单位共156人分赴广德、全椒、桐城等地进行调查防治,并为各地培训了疟防专业队伍[2];全省共调拨抗疟药阿的平片134.5万粒、盐酸奎宁针剂0.8万支、磺胺胍定片5万粒,配发到各地免费治疗;全年共抢救治疗病人86 722人。1953-1954年全椒县共治疗疟疾病人6万余人,药物灭蚊130.9 hm2[1]。1956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颁布,规定疟疾为要消灭的疾病之一,遂成立安徽省地方病防治所,对疟疾的防治进行全面规划[2]。
1956-1958年,各地通过灭蚊降低了蚊媒的密度,同时对疟疾病人进行普查普治,控制了局部暴发流行。20世纪60年代后,氯喹和伯氨喹在抗疟治疗中逐步得到临床应用。1960年淮北地区间日疟暴发流行,1963年江南等地恶性疟流行,原省地方病防治所适时调整防治措施,在流行期进行人群乙胺嘧啶预防服药及流行前期抗复发治疗,控制了疫情[2]。1970年,全省各级逐步充实健全卫生防疫机构,建立了一支1 400余人的防疟专业队伍。1970年和1971年召开的全省“四病”防治会议,要求摸清患疟病人,认真做好休止期和现症病人根治及预防服药工作。1976年原省卫生厅成立“疟疾防治办公室”,1977年发布实施《安徽省疟疾防治工作暂行办法》。1972-1979年,为迅速控制疫情,全省在疟疾重点流行区采取针对传染源的“两全”措施:即在流行期7-10月份采用乙胺嘧啶全民预防服药,翌年休止期1-3月进行氯喹加伯氨喹全民休止期服药。每年预防服药530万~1 570万人、休止期服药570万~960万人,其中1972年全省服药1 500万人次,1974年服药2 000万人次,原阜阳地区900万人口中80%以上服药。1979-1980年原阜阳地区还采用乙胺嘧啶加盐的措施,压低了流行高峰[1]。1978-1985年原省卫生防疫站组织省级和各市、县开办各类疟防培训班,其中省级培训1 607人,推动了全省疟防工作[2]。
疾病监测方面,1956-1958年在原桐城县大关区,1976年在利辛县原马店公社分别建立疟疾流行监测点,开展防治和流行病学调查。1978年起全省在每个县设3~4个疟疾镜检站,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镜检[1]。
2.1 疟疾疫情 本阶段安徽省疟疾疫情得到控制,实现无本地感染恶性疟病例报告,间日疟疫情较高地区转至江淮之间地区并逐年缩小范围。1980年全省疟疾发病率为230.59/万。之后疫情逐步下降,1986年为22.12/万,1990年为5.20/万。高发区转至江淮之间的滁州、六安、合肥、巢湖、安庆等市,发病数占全省的80%以上。1991年,全省疟疾发病率为3.54/万,之后逐年下降,至1999年为0.13/万。全省疟疾病人主要分布在以嗜人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滁州、合肥、六安和蚌埠市,发病数占全省的80%左右;淮河以北和长江以南的41个县、3 400万人口的疟疾发病率降至1/万以下。1980-1989年,恶性疟主要流行于北纬31°~33°江淮丘陵地带的23个县,其中1980-1983年,每年发生恶性疟434~576例。1981年,舒城县芦镇乡黄柏村前、后湾队居民恶性疟带虫率为44.90%。六安、嘉山(现滁州市明光市)、凤阳、来安、霍邱等地均发生过恶性疟暴发流行。1989年10月嘉山县的10个乡镇暴发以恶性疟为主的疟疾疫情,共有2 954人发病,居民带虫率为31.32%(83/265),其中恶性疟原虫占79.52%(66/83)[3]。1991-1999年,滁州、合肥、六安等市不断出现间日疟点状暴发点,发病数一直占全省的70%以上。同期,沿江地区仍处于稳定下降的趋势,发病率达到或接近基本消灭标准;淮北平原和皖南山区的41个县(市)中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的县数也逐年增加,有些县(市)连续9年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1991年起,全省未再发现本地感染恶性疟病例,1996年全省通过考核达到基本消灭恶性疟的部颁标准。1999年,全省有43个县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3]。各年份全省发病情况详见表1。
2.2 防治措施 本阶段全省采取“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疟疾防控策略。由于疟疾发病率大幅度下降,除部分发病率较高的县、乡继续采取“两全”措施外,大部分县、乡自1980年把全民休止期服药改为重点人群休止期服药。在基本查清嗜人按蚊分布及其在恶性疟传播中的作用后,1983年,在舒城县芦镇乡开展滴滴涕(DDT)滞留喷洒防制嗜人按蚊控制恶性疟的实验研究[4]。1984年开始,在江淮之间恶性疟流行和疟疾高发区采取以控制媒介与消灭传染源并重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在沿淮和淮河以北、沿江和长江以南等地区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防治措施[5]。1984-1990年,在合肥、六安、滁州、安庆、阜阳、巢湖等地区开展大面积DDT室内滞留喷洒灭蚊,共在23个县(市)562个乡镇的564.24万人口范围内滞留喷洒14 385.72 hm2;1991-1999年,在原恶性疟流行及嗜人按蚊分布的合肥、六安、滁州等高发区实施巩固性灭蚊措施,在900.55万人口范围内开展菊酯类药物浸帐灭蚊,共浸帐260.27万顶[3]。
本阶段,全省对现症病人、有疟史者、疑似病人及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进行氯喹加伯氨喹治疗,1986-1999年共治疗139.4万人次;对上年有疟史者、疑似病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病人家庭成员和邻居以及重点人群采取春季疟疾休止期治疗措施,1985-2000年共治疗98.5万人次;对发病率超过1%~3%的自然庄采取休止期全民服药,1985-1999年共服药562.4万人次;在疟疾流行高峰季节,对疟疾疫情发生波动的疫点进行预防性服药,1985-1999年共服药1 551.5万人次。
疾病监测方面,1981年先后在原桐城县吕亭乡、歙县王村乡等7个县共7个乡设立疟疾流行病学监测点,常年系统地进行“四热”病人镜检,开展人群带虫率、新生儿感染率、蚊媒密度等综合性纵向监测。1980-1990年,全省共开展疟原虫血检247万人次[6];1991-1999年,开展血检680.8万人次[3]。
3.1 疟疾疫情 本阶段安徽省沿淮和淮北地区出现本地感染间日疟疫情的回升,之后得到遏制并逐年下降。同时,境外输入性病例数逐年增加。2000-2006年,全省疟疾疫情出现逐年回升[7],报告病例数从1999年的814例上升到2006年的34 984例(占当年全国报告病例数的58%),发病率上升至5.72/万。95%以上的病例集中在沿淮和淮河以北的亳州、淮北、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8个市[8,9],其中2006年亳州市发病数占全省的50.6%,该市涡阳县发病数占全市的44.9%。2007年下半年起疟疾疫情开始下降,上半年全省发病数较2006年同期上升156%,下半年较2006年同期下降33.34%,全年较2006年下降21.94%。2008-2010年,疫情继续逐年下降,报告病例数从13 484例下降到1 860例,其中境外输入性病例数从5例上升到57例。本地感染病例仍然集中在沿淮和淮河以北的亳州、宿州等8个市,8个市病例数仍占全省的90%以上;输入性病例主要集中在合肥、安庆等市,其中肥东县输入性病例数占全省30%以上[10]。各年份全省发病情况详见表1。
3.2 防治措施 本阶段全省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2000-2005年,全省病人治疗和休止期治疗方案同20世纪90年代基本一致,共治疗现症病人4.3万人,休止期全民治疗9.4万人,流行季节预防服药7.1万人。
2007年3月,原省卫生厅给亳州、阜阳等6个市人民政府和辖区内24个重点县发文要求各地政府加强辖区内疟疾防控工作。2007年7月省政府召开沿淮重点地区灾后防疫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切实加强沿淮地区疟疾防治工作。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抗疟团队经过流行病学调查[11]和反复论证,结合全省实际,提出采取以风险范围人群服药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2007年8-10月,全省24个重点县(市、区)实施了传染源清除行动,在2006年和2007年有疟疾病例的自然村,结合病例的分布和水体的分布划定风险范围[12],对范围内人群实施三轮磷酸哌喹预防服药,共服药443.3万人次。2008-2011年,原省卫生厅每年召开重点地区专题会议,与沿淮、淮北疟疾重点地区的市卫生局签订年度疫情控制目标管理责任书。年度目标根据不同时期的疫情形势适时调整,其中2008年要求疟疾疫情较上年下降30%,2009-2011年要求下降20%。2008-2010年,在全省继续实施风险范围人群伯氨喹休止期服药,共服药343.4万人。每年服药期间,各重点市、县政府及卫生等部门召开政府协调会、组织动员会和技术培训班,对乡、村进行包点包干督查和驻点指导。另外,为了保证每例病例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并避免病例的瞒报和漏报,2006年起,全省将抗疟药品下发到疟疾防治重点县的村级卫生室,并对每名病例的服药进行全程督导。同时,每年对疟疾高发地区的县、乡级疟原虫镜检员进行培训,保证病例得到及时诊断。2000-2010年,全省共开展疟原虫血检561.5万人次。
4.1 疟疾疫情 本阶段,安徽省本地感染疟疾疫情流行范围逐年缩小,最终实现全省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输入性病例数逐年增多至稳定在一定水平。2011-2013年,本地感染病例数持续下降至4例,报告病例数前三名的县是位于淮河以北的亳州市利辛县、涡阳县和蒙城县,全省最后1例本地感染病例于2013年9月发生在滁州市的明光市。2014年起全省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发生的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13,14]。全省输入性病例数2011-2019年期间为68~190例,以恶性疟为主,其他三种虫种和混合感染均有发生,全省各市均有病例发生,主要集中在合肥、安庆等市。各年份全省发病情况详见表1。
4.2 防治措施 本阶段,全省继续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2010年8月,全省启动消除疟疾行动,在全省范围内继续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防治原则,将全省105个县(市、区)划分为27个一类流行县、70个二类流行县和8个三类流行县。针对不同县采取不同的工作重点:一类县重点加强休止期人群服药工作和病例的规范治疗;二类县重点加强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处置;三类县重点提高病例监测的灵敏度和加强能力建设。2010-2013年,全省逐步实现了防控策略从“针对高发区、降低发病率”向“针对每个疫点、阻断疟疾传播”的转变,2014年起,疟疾防治重点逐渐转向消除后监测,加强输入性疟疾疫情防控,强化病例管理和疫点调查处置,防止输入性病例的传播扩散。全省消除疟疾工作模式实现了从群防群治到定点清除的转变。
全省逐步建立和健全了覆盖全省的疟疾疫情报告网络系统、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检网络系统、疟疾疫情预警网络系统和工作机制;全省各县(市、区)大力开展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血检人数在一、二类流行县(市、区)不低于总人口的1‰,在三类流行县(市、区)不低于总人口的0.5‰。2012年起,全省实施疟疾报病奖励制度,市、县级疾控机构对辖区医疗机构检出的疟疾病例及时进行血片镜检复核,省级疟疾参比实验室对每例报告的疟疾病例均进行血片镜检复核和核酸检测[15]。2011-2019年,全省共计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331万人次,治疗疟疾病例1 607例;2011-2015年的1-3月份,全省对上两年发生本地感染间日疟的自然村采用风险范围人群伯氨喹八日疗法服药,共计服药62万人次,各县(市、区)疾控机构对疟疾病例和疫点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视疫情状况开展主动病例筛查、健康教育、媒介控制和预防服药等疫点调查和处置措施。2011-2019年,共调查处置疫点1 668个,室内滞留喷洒保护人数29 108人。
2011-2014年,全省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目标的县数分别为53、89、102和105个。2013年,全省启动县级消除疟疾考核,各市对辖区县消除疟疾考核的专家组由原省卫生计生委统一组织。截至2017年,全省107个被考核县(市、区)全部通过县级消除疟疾考核;2016-2018年,全省16个市陆续通过市级消除疟疾考核。2019年,全省通过国家对省级的消除疟疾考核。
近70年来,安徽省政府和人民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疟疾流行特征,用科学指导防治,并综合分析气候、环境、社会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16-18],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继对恶性疟采取以药物灭蚊为主的防治措施,1996年实现基本消灭恶性疟后,采取以风险范围人群服药为主的防治措施[19,20],最终于2019年实现全面消除疟疾的工作目标。在消除疟疾后阶段,全省疟疾防治的重点将转为防止输入再传播,需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疟防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监测体系,不断提升监测工作的敏感性,强化风险评估,及时发现疟疾病人,采取有效的调查和处置措施,做好传染源的管理和传疟媒介的防制。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疟疾防治体系,加强疟疾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重点人群自我保护能力,着力缩短输入性病例发病到就诊、就诊到确诊、确诊到治疗三个环节的时间,最大限度降低疟疾病例重症和死亡;从而保持疟疾消除状态,促进人民群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