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永
摘要:新时期的高考中,历史学科更加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基础历史知识的同时,要具备较强的历史时空观念和严谨的推理概括能力,能够运用现有事实有理有据地解释和还原某个历史事件或场景等,形成一种辩证、求真的历史学习观。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用历史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历史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本文主要探究了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意识;教学实践
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对历史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产生困惑,并在这种困惑的驱使下获得探究的动力,形成一种积极的思维意识,不断去解决各种历史问题,这种思维意识品质就是我们所说的问题意识。高中历史教师要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在学习中主动参与问题探索,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最佳方案,由此来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践行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一、正确看待和尊重学生所提出的历史问题
高中历史学科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发展史,内容复杂、涉及方面较多,以致于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也可能会提出一些或幼稚、或偏离重点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当保持尊重、认可的态度,对学生提出的历史问题一视同仁,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认同与鼓励,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提问,不断挖掘历史知识内涵,形成完善的问题意识。例如,当学生提出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时,教师首先应摆正态度,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肯定,表扬他善于发现和勇于提问的精神,然后再付出耐心对该问题进行讲解,一步步引导学生去探究其中的深层含义,直到其彻底理解。在教师的尊重和引导下,高中生会更加善于和敢于发现和提出历史问题,为今后形成问题意識的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
二、构建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
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融洽的历史学习环境,使其获得学习的兴趣,乐于在课堂中提问。如,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为学生播放历史图片、视频、文献资料等,让学生对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研究,并将其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在思考中发现问题,然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其他同学和教师的帮助下,共同解决历史知识盲点,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的真实情境中迸发灵感,在互相交流和探讨中产生思维火花,发现新的历史学习角度,挖掘不同层次、深度的历史问题。当学生的提问兴趣在特定情境中得以激发,他们在历史课堂上发现问题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并会在与教师、教材和其他同学的互动中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三、以思维导图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有层次的提问
学生在历史课上的提问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在课堂中养成“敢问”的习惯,也要培养学生“会问”的精神。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思维顺序来发问,使其在提问的同时构建清晰的历史知识框架,并通过有序、科学的探究获得掌握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不断发展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历史学科的综合素养和技能。如,教师可以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分成由表及里的模块,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指导学生分析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主要参与人物、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对整个国家的社会发展的影响等,让学生在每一个环节产生不同深度的疑问,有针对性地学习所有知识,在提问中把握历史事件的整体发展过程。经过教师的引导,高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提问的方式和深度都有所变化,对于问题的研究也更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学习效率越来越高。
四、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提问
学生的提问兴趣和提问欲望会受到历史教师的情绪和态度影响,也会因为教师的评价方式而发生变化。因此,教师要改善个人的课堂评价模式,对勇于提问和善于提问的学生予以适当的语言激励或物质奖励,让学生更加愿意去发现问题,不断深入学习过程。例如对班级内经常提问的学生,教师可以定期对其进行点名表扬,然后发一个小文具作为奖品,让学生从情感上收获鼓励与满足;当学生在课堂中提出了一个价值很高的问题时,历史教师要带动全班学生为其鼓掌,让其正确认识自我、获得更多自信。
结束语:
当高中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具备了较强的问题意识,他们就会更加积极和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充分调动个人的灵活思维,树立质疑、探究、实践的精神,获取更多有效的历史知识,掌握解释历史事实、判断和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最终形成一种客观、理性、严谨的历史学习品质。
参考文献:
[1]吕准能,范君玲.问题意识、历史意识与创新意识——读郑流爱著《平生怀抱在新民》[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1(09).
[2]赵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探索[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C].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