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宅家抗“疫”添上一抹“香”

2020-06-27 14:15包雯雯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百字凉皮番茄

包雯雯

“老师,隔着屏幕都闻到香啦!!!”听着我念“金乡猪蹄”的下水文,消息栏出现了有键的话,三个感叹号赫然在目,叫人忍俊不禁。“喜欢老师家乡的美食吗?你的家乡又有哪些美食?挑选一样,用上五招把它写一写,我们来一场美食PK赛吧!”于是,被刺激了味蕾的孩子们纷纷动笔,在限定的8分钟内完成了一段“百字作文”,随后连麦分享。这是宅家抗“疫”期间班级直播间里的一幕,笔者利用了集体观课后的在线互动,见缝插针地把“百字作文”进行推进。

关于美食的专题写作,我觉得没有什么比这次居家抗“疫”更合适的契机了。如果不能外出,除了学习、阅读,还有什么比美食更值得叫人留恋呢?

起心动念在很久以前,观摩过蒋军晶老师的《舌尖上的美食》:一样一样写过来,让味道“动”起来,多用颜色,多用“好像”,用上比较。五个招,招招都是好技法。这对三所完小合并,作文基础薄弱的蜜蜂班孩子来说,不亚于一场及时雨。于是,结合五年级下册的单元内容,我把“百字作文”锁定在美食系列的实践上:

第六天 运用技巧 听老师分享童年美食。当小记者,采访家人难忘的“童年美食”并做记录。 是否写出难忘的原因,是否写具体食物的特点

第七天 拓展延伸,感受古今语言的魅力 发现古诗词中的美食。通过搜索、请教、阅读,整理美食的信息,画思维导图。 是否对材料进行归类、整理,版面是否色彩艳丽、书写工整

写美食和做菜一样有方法

孩子们善于记录经过,能清楚描述美食的制作过程,可是一涉及味道,文字就简化成了“真香啊”“特别美味”,偶尔蹦出一个“吃了还想再吃”就属特别的了。但文字的魅力怎能局限于此?叶圣陶在《怎样写作》中提出“木炭习作”,形容习作就像绘画。木炭习作不只是你落笔画得像,更能够叫你渐渐明白,画一件东西,哪一些烦琐的线条可以省掉,哪一些主要的线条一丝一毫随便不得。因此,美食专题我就格外注意两个方面的“教”:

一方面是引导观察,教出“人有我细”。

“昨天大家共同写了一道菜——番茄炒蛋。有些孩子特别会观察,一起来欣赏下他们的大作,想想哪一处观察得特别仔细。”

红彤彤的番茄、金黄金黄的鸡蛋、绿得跟翡翠一样的葱花,构成了一道美味的番茄炒蛋。

那亮亮的汤汁闪着红光,好像有太阳藏在里面,我迫不及待尝了一口,鸡蛋的香味配合着番茄的酸甜,像一只大手,抓住了我。

我之所以喜欢吃番茄炒蛋,是因为它酸酸甜甜的,味道比炒青菜要丰富,却比酸菜鱼要清淡、不上火。

一口下去,整个口腔里荡漾着番茄和葱的鲜香,嚼了几下,番茄的汤汁便爆出来,暴风雨一样席卷进喉咙,滑进我的肚子。

“颜色观察,一样一样写过来。一下用了两招!”俊杰抢先评论,跟着发出一串大大拇指来。

“汤观察得很仔细,把里面的西红柿形容成太阳,我就没想到。”

“不同意,明明是很多块西红柿,又不是一整个,应该是很多很多小太阳。”

……

看着孩子们在消息栏刷完一波留言,我心里暗暗高兴,昨天教的五个招都没忘。“写一道菜和做一道菜一样是有方法的,今天请大家课后去写一写妈妈的拿手菜,看谁观察得最仔细,用上方法写出食物的‘香。”于是,新任务就又布置下去了。

畫画需要勤练。一个石膏头,一朵假花,要一遍一遍地描画,形成肌肉记忆、条件反射,这项基本功才扎实。习作也是如此,紧扣一个专题,如场景、人物外貌、动作、周围环境,反复操练技法,引导细微处多观察。只有在基本功上狠下一番苦功,孩子们才有可能往更深层次发展。

另一方面,教要让学生发生思维裂变。

操练到一定阶段,可以引导孩子从单纯写“香”到写“百味”,即对甜、咸、酸、鲜、臭、辣等展开真实的描述,忠于内心,不一味模仿,最后实现“人有我独”才算教学成功。

所谓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味,最能体现“百味”的非连续性文本就是菜单。在写“最想品尝的小吃”前,孩子们看菜单、猜地域,结合歌谣、思维导图,全面打开了写作的思路。

思维裂变后,孩子有了更多的内容可写,最后呈现的“百字作文”从温州糯米饭、番茄鱼、牛肉羹、麻团到地锅鸡……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味道,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独。附学生作品:

(咸)温州糯米饭是温州特色早点之一。一想到糯米饭,我的鼻子和嘴巴里就无缘无故泛起一股浓浓的肉香。金黄金黄的油条碎、绿得跟翡翠似的葱花、褐色的香菇粒配上切得细细的蛋丝,一勺肉末汤浇下去,肉末和青葱就跳起舞来,整碗糯米饭冒着热气。用一双筷子拨开它,腾腾的热气中,散发着咸咸的酱香。

——陈雨欣

(淡)我们家乡有一种特色小吃名叫芋饺,家乡话叫“嘎啦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爽滑。灰色的芋子拌上白色的地瓜粉,造就了它灰扑扑的外皮。粉色的瘦肉做馅儿,被紧紧包裹在里头,像被母亲呵护的孩子。咬一口,比芋头更爽滑、Q弹,比馄饨更有嚼劲、鲜香。几口吃完,打一勺汤,淡淡的十三香味便在嘴里荡漾开来。

——李俊杰

(臭)臭豆腐真臭,隔着一条街也闻得到。但臭豆腐真好吃,皮脆肉嫩,叫人回味无穷。湖南的臭豆腐享誉中国,可是我觉得广西的臭豆腐也不差。黑色的豆腐块被长长的筷子投入油锅,咕嘟咕嘟地“臭香”就翻腾起来。炸好的臭豆腐放到碗里,浇上一层厚厚的黄色酱料,撒上绿莹莹的香菜、葱末。光是闻着那味道,就叫我口水直流。

——周晴萱

(辣)红红的鸡块上星星点点地撒着辣椒碎,鸡块的外面围着一圈又黄又嫩的锅贴饼。远远看上去就像一朵开放的向日葵。好一道形色俱佳的地锅鸡啊!虽说这道安徽美食很辣,但是外香里嫩,非常好吃!夹起一块鸡肉送进嘴里,鸡肉瞬间就在舌头上烫开了一条路,嘴麻了还不算,那种辣爽直冲头顶,叫人颤抖。吃完这道菜,我们每个人都面红耳赤,头上冒汗。

——陈梦欣

习作练习和糖果售卖一样得包装

这次的百字作文要抓住“味道”“喜爱”“感受和收获”“发现和联结”这几个关键词,让学生梯度提升。过程是辛苦的,但是教师是糖果师啊,我们可以给知识包裹上一层糖衣,变着法子让学习的力量不可抗拒!

第一招:包装任务,变填鸭式为顺理成章

“看着一幅图你们也能说得这么开心,看来很喜欢吃啊!知道世界上哪种职业天天可以吃美食吗?那就是——美食评论员!蜜蜂班最近就在招聘美食评论员哦……”借着招聘的东风,蜜蜂班如火如荼地开办了美食评论特训班,变填鸭式的技法传授为顺理成章的业务培训。学会就算?那可不行,熟烂于心才是王道。晒晒妈妈的拿手菜;舌尖上的美食之分享我的最爱;家乡美食PK赛;我是小记者;群策群力编写蜜蜂班美食集……各类名目接踵而来,直到技法成自然。

第二招:增加意趣,身心舒展地接受挑战

学习的障碍往往在于难以发现前后知识的关联。习作训练时可以注意整合,联系知识经验,延展思维链条,加强知识的灵活运用。

“这段时间,大家一直在写美食,既然你们每个人都表现得像一个吃货,那么一定看得出来这些诗里藏着美食!”

(出示古诗《渔歌子》《游山西村》《过故人庄》《题惠崇春江晚景》)

生在消息栏发言:鳜鱼、腊酒、鸡黍……

“答案猜得八九不离十,但是这样看着有点乱。老师把它整理成了一幅图。”

(出示思维导图《古诗里的美食》)

“不光诗句中藏着美食,很多作品里头也藏着美食。比如《红楼梦》,看,有位高手从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里头找出来23种美食哦!”

(浏览文章《红楼梦中的23种美食》)

“这么看也很复杂,下面是思维导图材料,大家想想看哪种可以用来整理呢,快到消息栏留言吧。”

“原来方法不止一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归类!除了《红楼梦》,还可以研究哪一本经典里的美食?用什么方法归类呢?”

一番沉寂后,雨欣发了话:“四大名著里有,《三国》桃园三结义就有炖牛肉,我想按事件来归类。”

紫欣紧跟其后:“小说里可能有,想研究《儒林外史》,按荤、素归类。”

受到启发,大家伙的思维活络起来,一番跟帖又开始了……

实践证明,身心愉悦的情况下,学习者大脑中负责记忆和认知的海马状凸起会显著增大,学习和记忆能力随即增强。教学中意趣的添加,可以充分调动情绪,让孩子们在身心舒展的情况下乐于接受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学生自评和老师评改一样有标准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作文是改出来的。“百字作文”字数少,改起来很方便。不但要教会学生改,而且要每篇改、每天改。为了让修改更有方向,布置任务后我会附带一份自评表,标准一明确,优缺点也就一目了然了。即使学生一时没发现,事后教师也能有依据地指导。

【病文诊断】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道美味的小吃——凉皮。

菜一端上来,这香味,怕是几里外都能闻得到!这香味很独特,掺杂着各种调料:蒜香、葱香、芝麻香……

有一回,妈妈在家给我做,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那凉冰冰的凉皮,差不多2厘米宽,“呲溜”一下就顺着食管滑进了胃里。如果多吃几口,蒜香、葱香、芝麻香,加上凉冰冰的感觉,混合在一起,整个人仿佛被一只勾人心神的手抓住了,难以自拔!

【诊断提示】

1 我的语句通顺、流利。 ★

2 我用上了5种技法,写出了小吃的特点。

3 我的开头、结尾简洁明了,一句话结束,不啰唆。 ★

这篇《我最爱的小吃》开门见山,明确了描写的对象——凉皮。作者从凉皮的独特香味入手,描述了闻香、吃凉皮的感受。整体结构线索清晰,表达通顺。但比对评价标准就会发现有两处有待提升:

1.受日常语言习惯影响,部分句子表达重复。“这香味”“蒜香、葱香、芝麻香”“凉冰冰”三处出现了两次,能否从其他角度,如吃之前的感受、颜色、口感等来描写呢?

2.五种技法中的“多用颜色”“用上比较”没有用上。能否借助技法,把凉皮最大的特点——香味,再描述得更形象、详细呢?

【文章升格】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道美味的小吃——凉皮。

凉皮最大的特点就是香味儿大!白蒜末、绿葱花、红红的辣椒面拌上一大把芝麻,这香味,怕是几里外都能闻得到!

凉皮两指多宽,和着各种调料一起搅拌,没过一会儿,颜色就从透明变成了鲜艳的橘红。蒜香、葱香、芝麻香扑面而来,馋得人口水直流。

有一回,妈妈在家给我做,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那凉冰冰的凉皮,像一支声势浩大的部队闯入我的嘴巴,“呲溜”一下顺着食管就滑进了胃里。那滋味,比辣条更冰爽,比面条更辣香。整个人仿佛被一只勾人心神的手抓着,难以自拔,带劲儿极了!

这是我最爱的小吃,没有之一。

当然,统一标准就意味着相对固化,有时候并不能将所有问题都挑出来,如标点符号、用词用句的准确恰当、思想价值。若出现“土豆丝像箭一样”“绿色的葱花像一颗颗珍珠”“青椒充满了杀气”这一类明显不妥当的描述,不妨让学生互相评改,知晓表达不当的原因,便于规避。思维导图中出现“风腌果子狸”,我们要警惕,明确告知野生动物不能吃。另一方面,优秀习作的共同赏评也是很有必要的,便于学到好的素材、好的框架以及好的表达思路。

标准的制定要滚动递进,从引导关注技法的使用、句子的通顺,到关注句群间的逻辑关系、先后顺序、相互搭配,再到整体上的简化篇章,帮助学生不断强化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任务结束而学习的触角还在延伸

孩子们对比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作品,感受进步并投票选出了蜜蜂班的金牌美食评论员。“我觉得,小吃货已经不足以形容你们了,你们明明就是美食家嘛!”经过一番“煽动”,孩子们笑纳了为《蜜蜂班美食集》编目录的任务。(附归类小助手供参考)

1.中华美食博大精深,“博”在地域广阔,五味杂陈,花草虫鱼,可为上菜;飞禽走兽,皆成佳肴。

2.“吃”是分境界的,最原始的境界就是果腹,解决人的生理需求。但除此之外,“吃”还可以是宴请、聚会、解馋、养生、独酌。这“独酌”在于一个“品”字,吃什么不太重要,关键是闲适的心情。食物简朴,周围宁静。一个人浅品低酌,物我两忘。

3.美食不僅解渴充饥,连菜名也蕴含着中国的风土人情、文字奥秘。“土豆牛肉、酸菜鱼”可见成分,“糖醋排骨、酸汤鱼”可见味道,“油炸花生、水煮肉片”可见做法;“周庄酥排、东北锅包肉”可见地域。

4.一个美食就是一个故事。矮人松糕、过桥米线、宫保鸡丁、驴打滚……背后都大有故事呢!

美食专题的百字作文已近尾声,但宅家抗“疫”的这一抹香还在萦绕,学习的触角还在延伸。归类菜品、探究菜名,经过这一番的铺垫,相信孩子们进入第三单元“遨游汉字王国”时能有更多的新视角。

猜你喜欢
百字凉皮番茄
百字令·记者
黑凉皮
HOME家系列
2招巧辨色素凉皮
编辑部故事
爱挑剔的番茄
凉皮女王 5年招商180家
贾亚芳:一碗凉皮闯天下
百字碑
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