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0-06-26 12:32凌昌远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0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培养措施创新能力

凌昌远

摘  要:现代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对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小学科学课堂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激发小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进而转化为创新性思维。本文中笔者将浅析小学科学课堂中创新能力教学的现状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最终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创新能力;培养措施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应用已学知识和常识经验,培养主动探索未知的精神,即逐渐强化科学探索精神,为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立下坚实的根基。教师需要在科学课堂中合理运用教学方式,做好教学备案工作,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随机应变,能够主动改造客观存在的环境,提升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和敢于创新的勇气。小学科学课堂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只是单方的工作,更需要师生共同合作,在教学和探索过程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培养创造性思维,推动教育革新,实现共赢局面。

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缺少小学科学专业教师

尽管为了响应国家教育部把《科学》课程纳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措施,相当数量的小学提高了对科学课堂构建的重视程度,但是在落实方面,还是存在着许多学校缺少甚至没有配备小学科学专业教师的状况,实际推广跟不上政策頒布。受此限制,有些学校安排理科老师为学生讲解科学知识,专业性上有所欠缺,因为理科老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教学策略以及观点视野在客观程度上都与专业的科学教师有所差别,授课效果难免大打折扣,难以实现苏教版科学课堂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师生互动不足

考虑到年龄因素,小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大多习惯并依赖于教师的讲解,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探讨,在沟通交流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也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根据他们学习能力的差距适时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案。在现实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忽视了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师生间有效的互动环节缺少。如此一来,教师不能完全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记忆存留时间较短,不易培养对科学的探究思维,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局限于理论知识

在科学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统一采取“独白式”教学模式,不重视科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把科学置于象牙塔中。一方面学生不能认识到科学的实用性,容易丧失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过度依赖教材,与现实生活脱轨,难以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小学科学课堂中以科学实验为主,是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真知,提高科学探索能力。

二、小学科学课堂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意义

(一)满足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要求

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应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巩固教育革新中的核心力量,为国家持续输出创新型人才,已然成为时代刚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石。由于小学科学课是通过在实践探究中形成并强化科学创新思维和能力、涉及多种科学原理的专业性课程,有关课堂教学不能违背教育目标和初衷,要符合标准要求,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创造能力,正面积极地促进其成长过程,成就祖国的未来。

(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是小学生培养正确的科学意识,形成坚实的创造能力的重要时期。小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科学的学习探索,在老师的积极引领下提升自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三、小学科学课堂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情境教学

相比年龄更大的学生,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而对比年龄更小者,小学生的生活常识更多一些,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缺乏生活经历,经验有所欠缺。在小学课堂中普及情境教学模式,可以让抽象晦涩的科学原理具体化,让小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科学的生动与魅力。教师可以针对教学课题,提前准备道具和场地,在确保安全教学的前提下,为学生演绎科学原理。学生会更加投入到课堂中,引发头脑风暴。教师需要安排学生进行想法共享,收集他们的新奇点子,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情景演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创造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

经历过课本教学后的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书本知识,缺少思维的发散,思考问题的角度变得狭窄。面对这一现状,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例如,可以通过设置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思维的开阔性。尽管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客观上处于初级阶段,但为了以后阶段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时期尤为重要。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提出新奇的想法,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三)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生对于新奇、有趣的内容更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为避免其对于单调的科学课堂产生消极想法,学生不应只是倾听者的角色,他们应该融入科学的课堂,通过在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中,了解实验原理,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安全使用实验器具,亲自体会科学的趣味。教师要注意设置的实验难度不能过高,尽可能多与学生互动交流,传授自己的专业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为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时,应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范围不止限于课本知识。学生要养成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不一味迷信权威,结合自己的所学所想,大胆质疑,不断培养创新型思维,有利于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结束语:

在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勇于革新,采用多样化的培养方式,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爱艳.谈在小学科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数码设计,2017(11):1-3.

[2]王思锦,刘文利.小学生科学学科能力表现的测评框架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12):76-83.

[3]刘国英.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07):49.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课培养措施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科学课物理环境的建设研究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浅谈科学课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小学科学课对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