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传国
摘 要:随着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实施,体育教学也面临着全新的要求。即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转变观念和思想,摒弃传统以单一训练为主的授课模式,借助体育游戏的巧妙运用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摆脱体育课在学生心目中枯燥无趣的印象,使学生在积极参与锻炼的过程中完成强身健体、提升自身身体素质的目标。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针对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游戏;准备环节;教学环节;课堂尾声
作为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能训练,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游戏作为与体育活动形式相符、学生喜爱的运动方式,因其自身特有的灵活性和趣味性等特征备受青睐和认可,在体育教学中广泛运用。为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我们应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积极探究体育游戏在课堂上运用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摒弃传统单一、固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单调、枯燥的体育教学注入无限灵动与活力,使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有效改进和提升。
一、在准备环节运用,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
作为体育课的课前热身环节,准备环节设置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身体机能,避免因直接、大量的运动造成学生身体受到损害现象的产生,使学生能够有准备地进入到课堂运动环节。以往体育课准备环节往往是通过慢跑或是做操的方式进行的,活动方式缺乏趣味性,难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而运用游戏进行准备环节活动的设置则能收到不错的效果。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在准备环节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游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以“篮球”的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在准备环节设置“连续砸篮板球接力”的游戏。游戏的具体操作方式是:将学生以8到10人为一单位进行分组,每组以纵队排列的形式站立在篮球场的罚球区域。游戏开始的号令声发出后,排在每队队首的学生开始运球向前面的篮球架跑去,并在临近时跳起将球砸在篮板后,迅速向队伍末尾跑去。而排在后面的学生则要快步向前跳起将球接住,并再次将球砸向篮板……以此类推,所有学生按照同样的方式接球、砸篮板,并保证球不能落到地上。在富含趣味性的游戏氛围中开始一堂体育课,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如此,通过在课前准备环节设置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对体育课参与的热情和动力,推动着接下来体育教学的顺利进展和实施。
二、在教学环节运用,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
观察现如今的小学体育教学不难发现,教师往往在完成体育运动技巧和要领的讲解后,让学生通过反复训练的形式来牢固掌握这一运动技能,枯燥、反复的训练很容易令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为了转变这种局面,教师可以将体育游戏引入到教学中,将枯燥理论知识、运动技巧的讲解以趣味游戏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的形式达到对某一技能进行训练的目标,从而帮助学生更为牢固地掌握体育运动技能,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在进行“接力跑”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接力跑的相关动作要领以及规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以小组比赛的游戏形式进行接力跑的练习,并在学生进行接力跑游戏的过程中牢记起跑的姿势、接力时需求注意的事项等,而没有按照事先规定参与比赛的学生要被淘汰。在紧张、刺激的游戏氛围中,学生对与接力跑有关的运动技能以及比赛规则有了深刻的认识。如此,通过在体育训练环节设置游戏,减轻了单调、机械式运动给学生带来的沉重运动负担,促进了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使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得以不断优化。
三、在课堂尾声运用,缓解学生的运动疲劳
体育游戏在体育课的尾声环节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经过一堂课高强度的训练之后,学生往往会感到十分疲劳且精神处于紧张状态中。为了帮助学生缓解精神紧张的状态,实现体育课向课间的顺利过渡,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临近尾声设置一些缓解疲劳、放松肌肉的小游戏,让学生从紧张的运动状态中恢复过来,从而更好地迎接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
例如,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尾声环节设置一些轻松、愉悦且简单易操作的趣味游戏,比如“反口令”的游戏。即让学生以横队排列的形式站成几排,每排学生根据教师发出的口令做出不听的动作。比如教师向第一排学生发出“稍息”的口令,排在第一排的学生则快速反应过来做出相反的动作“立正”,没有及时反应过来做错动作的学生要被淘汰……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氛围中结束一堂课能够让学生对接下来的体育课有所期待。如此,便将体育游戏在结束环节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出来,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体育教学的乐趣所在,从而对推动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为,体育游戏因其自身具有的各种优势特征,在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以及优化体育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我们应在充分了解自身教学实际的基础上,探究体育游戏在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和策略,为实现高效化体育教学课堂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參考文献:
[1]陈宁.浅论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J].青少年体育,2017
[2]徐娜.简析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J].西部素质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