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娟,任 娟,宋凤敏
(郑州华领医疗美容医院 美容外科,河南 郑州,450000)
瘢痕疙瘩属于临床较为常见一种皮肤层的纤维组织增生疾病,多由外伤、手术或者感染所致,其病变位置为真皮层,多数状况下不会越过真皮深层,目前关于其形成机制并未明确[1-3]。目前,临床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同位素治疗、放疗、药物治疗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但未达到理想疗效[4-5]。故需寻找更为有效治疗方案。本研究选取我院86例面部瘢痕疙瘩患者,旨在探讨高浓度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手术切除联合治疗对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的影响,详细报告如下。
选自我院2018年7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6例面部瘢痕疙瘩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依据以下诊断标准确诊为瘢痕疙瘩,即①皮损增生时长≥6个月;②瘢痕充血、痒痛感、潮红、呈瘤状隆出皮肤表面增生,皮损范围已超出原皮损范围,并向周围正常皮肤处生长;③具有外翻倾向,且术后极易复发。高浓度组中23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20~44岁,平均(32.05±5.96)岁,病程1~4年,平均(2.53±0.73)年,皮损大小0.1~11.2 cm2,平均(5.64±2.75)cm2,厚度0.2~0.8cm,平均()体质量指数(BMI)20.5~29.2 kg·cm-2,平均(24.83±2.15)kg·cm-2;低浓度组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21~45岁,平均(33.07±5.95)岁,病程1~4年,平均(2.46±0.71)年,皮损大小0.2~11.2 cm2,平均(5.71±2.73)cm2,体质量指数(BMI)21.2~29.4 kg·cm-2,平均(25.24±2.01)kg·cm-2。两组年龄、性别、病程、BMI、皮损大小等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纳入:经局部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确诊为瘢痕疙瘩;②均为面部发病;③知情本研究,并签署自愿参与协议书;④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2)排除:①处于其他位置瘢痕疙瘩者;②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手术禁忌证者;⑤对本研究药物成分过敏者。
术前经相关检查实施手术切除术,步骤为:结合病灶位置、大小、形状于病灶内预设“S”形切口线,严格遵循皮下不留异物、非直线闭合以及切口无张力以及最大限度保留良好形态等相关整形外科原则实施手术;利用浓度为0.5%的盐酸利多卡因对局部肿胀实施浸润注射;依据“S”形切口线行切口,深度约为0.2 cm到瘢痕疙瘩质地相对较硬核型结构,沿着核型结构处表面予以剥离,并将多数病变组织实施切除,同时生成两个瘢痕组织瓣,此时注意对血运状况进行观察;对切口实施修剪后,间断式缝合为“W”形;在手术过程中最大限度予以微创或者无创操作,在缝合过程中利用6-0单丝线予以全层缝合来缩小皮下或者皮内残余缝线所致异物反应;术后利用适量纱布予以覆盖,每天予以1次换药,术后5 d至7 d进行拆线。术后予以药物辅助治疗,具体方案如下:
1.3.1 低浓度组予以低浓度曲安奈德(Laboratorio Italiano Biochimico Farmaceutico Lisapharma S.P.A.,批准文号H20160058)局部注射治疗。手术切除待拆线后7 d取40mg·3 ml-1低浓度曲安奈德予以局部注射治疗,每周1次,4周为1疗程。
1.3.2 高浓度组实施高浓度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于拆线后7 d取40 mg·1.5 ml-1高浓度曲安奈德予以局部注射,每周1次,4周为1疗程。两组持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效果。
面部瘢痕疙瘩已完全消退为痊愈;面部瘢痕疙瘩显著减少,且视觉效果显著为有效;面部瘢痕疙瘩无减少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有效和痊愈的占比总和。
(1)比较两组疗效。(2)依据VSS评估两组瘢痕恢复效果,包括色泽、血管分布、厚度、柔软度4个维度,共计0~15分,分值越高瘢痕越严重。(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状况,包括局部坏死、色素脱失、皮肤萎缩等。(4)利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F-36包括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等8个维度,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高浓度组95.35%高于低浓度组67.44%(P<0.05),具体见表1。
两组治疗前VSS评分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VSS评分小于治疗前,且高浓度组小于低浓度组(P<0.05),具体见表2。
两组治疗前SF-36评分相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SF-36评分大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3。
高浓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低浓度组为6.98%,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体见表4。其中色素脱失可利用药物、光化学疗法予以治疗;皮肤萎缩可采用口服药物与外用乳膏联合治疗;局部坏死较轻可进而通过伤口清洁、外用药物等治疗,症状较重者可采用手术扩创将坏死皮肤去除。
面部属于瘢痕疙瘩的好发位置之一,由多种因素所致,且多伴有逐渐增大超出原来皮损范围,并合并瘙痒、红肿以及疼痛等表现,对患者日常生活、身心健康等产生严重负面影响[6-8]。故需予以有效治疗措施。瘢痕疙瘩属于整形外科中一类难治性疾病,多采用手术、药物、放疗等方式治疗,疗效各异,且单一治疗效果欠佳,多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治疗,临床常用联合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与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治疗,但有关曲安奈德用药浓度存在较大争议,需做进一步研究探讨[9-11]。
本研究运用不同浓度曲安奈德局部注射与手术切除联合治疗,其结果为: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高浓度组95.35%高于低浓度组67.44%,治疗后VSS评分小于低浓度组,治疗后SF-36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说明不同浓度曲安奈德与手术切除联合治疗均可改善瘢痕恢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但高浓度曲安奈德的临床效果更佳。其原因为:高浓度曲安奈德药效较强,可更为有效降低成纤维细胞mRNA效果,对胶原合成、氨基葡聚糖产生更为明显抑制效果,从而改善细胞外基质过度堆积状态,并能快速缓解皮损区域内炎性反应,降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速度,有效预防病情复发,且还可显著减少胶原酶抑制剂球蛋白量,增强胶原酶活性,加快胶原分解速度,进而有效促进瘢痕组织的表皮层快速变薄,使真皮乳头变平以及基质被吸收,缩小胶原纤维间隙,此外还可加快成纤维细胞凋亡,起到改善预后效果[12-13]。部分学者认为,高浓度曲安奈德在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可引发局部坏死、色素脱失、皮肤萎缩等激素所致不良反应,但本研究显示,高浓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低浓度组为6.98%,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充分说明高浓度与低浓度曲安奈德在临床应用时,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分析其原因为,曲安奈德经皮内予以局部注射,其吸收较为缓慢,减少因激素所致不良反应发生,使高浓度曲安奈德在临床应用时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
表2 两组VSS评分治疗前后变化(,分)
表2 两组VSS评分治疗前后变化(,分)
临床为最大限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局部注射时,应利用1 ml注射器沿着皮损边缘朝中心予以点状封闭,并在退针同时予以缓慢注射,注意针头刺入深度要恰当,即以药物恰好注入至皮损内为最佳,并注射到瘢痕表面颜色呈微白为最佳,切勿膨胀苍白,以减少红肿、表皮坏死、疼痛等多种并发症的产生;(2)进针以及注射药物期间需将针头保持在瘢痕组织内,避免将药物注入至皮下组织,比曼皮下萎缩状况发生。此外,在本研究中出现的局部坏死、色素脱失、皮肤萎缩可能与术后护理不当所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结合PPT、相关健康宣教对术后护理注意事项等予以健康宣教;(1)术后需保持创面的干燥清洁,减低感染发生几率;(2)术后第2 d可将伤口暴露,有助于恢复,但要避免日晒以及面部有过多表情,影响恢复;(3)术后依据实际状况予以按摩球按摩或者压迫治疗,促进瘢痕润滑、变平、变细;(4)饮食上注意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类食物;(4)定期复查,并告知患者创面与干燥后产生瘙痒感时不可抓挠,且出现不良状况时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5)可于术后配合使用维生素C外敷来预防色素沉着并发症。
表3 对比两组SF-36评分(,分)
表3 对比两组SF-36评分(,分)
表4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状况[n(%)]
综上所述,面部瘢痕疙瘩患者使用高浓度曲安奈德、手术切除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瘢痕恢复状况,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价值较高,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