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改革视阈下,提升初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是教学的重要目标。英语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模块,对学生综合英语素质的提升有着关键的作用。初中英语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中应注意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阅读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实现对学生英语能力的综合锻炼。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阅读;核心素养
一、 引言
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被作为当前基础教育开展的核心目标。为实现初中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英语教师应在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真正地实现教材中的英语知识点,与初中生当前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满足核心素养提升的前提下,使初中生以喜悦的心态参与学习,寻找出最适合当代青少年的学习模式。
二、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展现状
(一)阅读教学缺乏系统性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初中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所采取的是一种较为碎片化的形式。教师会在每次上课之前从课本、辅助材料中整理出一些与教学内容、主题相关的文本材料由学生自主閱读。教师很少会抽出专门的时间对学生的阅读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而部分初中学生的英语基础都比较弱,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进行解决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不能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会大大增加阅读教学的难度,导致英语阅读学习的效率低下。
(二)阅读过程中缺少互动
当前许多初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会采用带领大家朗读课文,抽出文章中的字、词、句进行分析的方式。大部分课堂时间都是由教师讲解,学生记忆,再以抽查的形式检验学生对英语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方式虽然有助于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英语知识,但却忽视了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对于文章的理解过于片面。这样,学生在学到知识后无法做到灵活应用、融会贯通,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成长没有丝毫益处。
(三)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的缺失
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受到原有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任务上仍然将更多的目光着眼于如何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对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否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进行沟通和交流却过于忽视。这种模式的教学一方面导致我国初中生英语核心素养难以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也导致英语教学缺少创新,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初中时期是学生打好英语基础、培养学生核心英语素养的重要阶段,只有让学生能够将从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吸收所学的知识。而教师对于学生应用英语展开对话的能力、英语语言技巧等使用性技能培养的忽视,将严重阻碍初中生英语水平的提升。
三、 试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核心素养的有效融合
(一)培养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首先需要加强学生对英语人文底蕴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阅读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其中的文化内涵。这需要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各种相关的信息,对这些信息加以梳理,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会将文章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经历相结合,进而收获新的知识、体验、思想与文化等,对学生的人文底蕴加以培养。
以仁爱版七年级上册“Making friends”这节课为例,这篇文章通过Kangkang到机场迎接从国外来的新朋友Michael,Jane和Maria这一情景,让学生了解到在与人交往时需要用到的相关问候、介绍,学习到如何表示自己的欢迎和感谢,提升学生待人接物的能力。此外在这篇文章中还涉及如“China”“the USA”“the UK”“Beijing”“Hong Kong”等名称,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人文内涵。
教材中的每一篇阅读文章都有具体的主题、背景。而在教学中,学生需要剖析文章的核心思想及重要知识内容。在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阅读理解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与学生展开互动。对于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同样要符合分层教学的理念,以学生当前的英语水平、兴趣爱好等为基准。例如,在学生熟读“Making friends”这篇文章并掌握其中大部分知识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分组互动,每4个人为一组,分别扮演Kangkang、Michael、Jane、Maria四个人对文章中的对话情境进行演练,并适当加入自己掌握的知识。
(二)采用分层阅读的方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虽然水平与能力都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但已经形成一定的个性与自主意识,因此,单一教学模式、内容无法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对此,分层阅读在教学中的多样化应用,就变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从不同维度和层次去设计阅读理解,设置不同难度的提问。首先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最基础的英语知识;在第二个层次加深学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而在第三个层次则考虑增强学生对从文章中学习到的知识、英语技巧的应用和掌握。这种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并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促使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性展开探究。
教师在前期备课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等将教学内容进行具有层次性的排序。例如,在小组讨论练习环节,教师可以首先针对“would rather... than...”和“prefer... to...”这两种表达喜欢做某某事以及喜欢什么东西的句式进行例句的应用讲解,在学生初步了解这两种句式的使用方法之后,再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与话题相关的问答情境或自我介绍情境,在对话练习中加深理解和熟练应用;在此基础上,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层次的学习,展开“prefer to do sth.”与“prefer doing A to doing B”的拓展学习,从而使学生的英语知识得到拓展,并对学生对于前一个层次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进行一定的测试和摸底,便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及针对性辅导。
(三)以读写结合的发方式增强学生的运用能力
在语言基础的学习中,阅读与写作永远是不分离关系,写作是将阅读到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理解与延伸。因此学生阅读文本,从中汲取重要的知识点,经过讨论和练习后,将学习到的新单词、语法、句式应用于写作中,不但是让学生增强语言知识的过程,而是更深层次对课文内容、情感、知识点进行理解的过程。类似于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将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活动中充分展现和练习,全面地提升。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将会促使学生的口语能力也得到成长,最终得到提高的将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英语技能的运用能力。
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英语教师需要注意所设置的话题的多样性,确保有不同兴趣的学生能够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话题能真正起到激励学生积极性的作用。而且,每个学生在此過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与难点,教师需要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学生相应的引导,以确保学生的写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此外,教师还应为学生写作练习的成果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在课堂中抽出一部分时间,以朗诵、演讲等形式,使英语学习更为自由、自在和多样化。使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单调的重复,而变成了有趣的体验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会更好地提升英语水平。以仁爱版九年级英语教材中“Topic 2 All these problems are very serious. Section A”这节课为例,英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环境污染、人们不文明行为的图片,并向学生提出问题:“What kind of pollution is it?”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提出问题:“What harm can it cause?”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学生针对各种类型的环境污染和人类不文明行为展开充分的讨论后,英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题目,让学生以身边能见到的不文明行为或环境污染问题展开写作,在文章中阐述自己的看法、认为该如何有效避免和解决。
通过这一形式的练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带有思考性、批判性的目光,着眼于实际生活。结合了自己亲身经历的学习过程,将会为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进而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在阅读中升华学生内心情感
阅读教学的关键性在于准确把握阅读理解的核心内容,教师在选择阅读文本时,可以选择具有一定内涵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收集文章中的各种相关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了解阅读理解的核心思想。而随着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会学习到更多的英语文化、人文内涵等,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英语这种语言的情感,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更感兴趣,认识到英语语言与自身实际生活的关联,对他们的生活、学习产生了什么影响。对此,教师应尽量采取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文章所传递的真正内涵。
例如,学习仁爱版九年级上册Unit 2 Topic l Section A这部分内容,文章通过描写去西山农场野炊的话题进一步引出有关农场污染的话题,其中提到了空气、水、光、噪声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场周围人们的日常生活,危害人和动物的身体健康。学生在阅读理解之后会结合自身的经历,联想到美好的环境被污染之后的景象,在使学生收获知识的同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教育阶段,在阅读理解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能够收获大量的知识、信息,确立阅读理解的核心思想,在阅读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不但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还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方面的锻炼。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石晶.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96.
[2]谢珊珊.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76.
[3]樊川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英语广场,2018(11):129-131.
[4]缪云红.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名师在线,2020(9):83-84.
[5]陈兵相.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名师在线,2020(5):30-31.
作者简介:钱朝宏,福建省龙海市,龙海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