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2020-06-24 03:04尹秋元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尹秋元

摘 要: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应当采用更积极的学习态度去学习知识。初中教学课堂对于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为了提升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以及求知性,有必要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究新模式。本文阐述的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 初中数学 教学模式

引言

随着当下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进一步培养,这是保障学生能够顺利学习数学的重要能力[1]。问题导学法指的是,由于老师设计出带有目的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以此来探求问题的答案。本文是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究并提出个人见解。

一、问题导学法相关内容分析

1.就一般情况而言,问题导学法即为对某个问题情境实行特别设定之后,由教师向学生实行引导,引导其来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且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实际问题中,以此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获得进一步提升。在讲解数学知识时,教师除了应当让学生产生疑问之外,也需要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探索的能力,将课内外的知识充分结合,以此来让数学学习变得更有意思且有趣。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能够对数学的用处、数学的来源有进一步的认知,在充分体验数学的状况下来构建属于自身的独特数学思想。

2.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探究主动性以及探索积极性,且同时也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起到了提升作用。且该方式逐步分散了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让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发现以及探索。但就这一个过程而言,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辅以其相对应的学习方式,才能实现教学、学法融合的效果,从而提升其学习效率[2]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1.合理设置趣味化问题导学情景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是由教师教学方式是否吸引人,能否有效带动作用决定的。因此,在将问题导学法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时,教师可设计趣味化的问题导学情景,以此来对课堂气氛实现调动的作用,同时也让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其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应当仔细研究课本内容,同时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心理状态,基于实际状况来设置符合实情的问题情景。且需要注意的是,问题情境的设计应当将学生作为其中的主体[3]。此外,教师若是想对课堂教学效率起到提高的作用,则必须保障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行激发,而趣味化问题导学情景的创建除了对学生注意力起到吸引作用,让其参与课堂教学之外,同时也保障了学生能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并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教师在对“绝对值”进行讲解时,由于其概念相对来说较为抽象模糊,若是教师仅就其实行灌输性讲解,则很难让学生对其概念有良好的掌握,因此也很难实现以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就可通过趣味化问题情境来协助学生对其了解,即以温度计测量温度等内容来作为对学生讲解绝对值的问题导学背景,以此来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对绝对值概念起到掌握的效果,激发其余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降低了其知识理解的困难程度,从而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2.积极创设生活化问题导学情景

同其他学科相比较,数学学科明显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数学知识本身具备较强的抽象性以及逻辑性,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遇到较大困难,有些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在对其进行理解时甚至会出现思维障碍的状况。虽然部分数学知识在理解方面有一定的困难,但其依然同我们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数学知识均源自生活,以此有必要将其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是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来讲解,则能够缩短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让抽象化的知识变得形象化,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4]

例如,教师讲解“随机事件概率”这一数学概念时,可结合实际生活来对学生进行讲解,如以农民播种为例,告知學生其播种之后种子发芽率约在98%左右,但实际播种后全部发芽,让学生考虑这是否属于供应商的失误。以这种类型的问题设计来让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来解决生活中诸多问题,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其主动向课堂活动参与,提升整体课堂教学效率。

3.教师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引导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教师的引导对于问题导学法的运用起着关键的作用,而教师如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其探索、思考等均是问题导学法运用时的关键要点。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学法时,应当重视对学生的思维启发、拓展有足够的重视。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其接受知识的能力、认知水平来进行针对性思维激发[5]

例如,在讲“圆柱以及圆锥表面积”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应该在一开始就带领学生复习集合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之后告知学生此章的学习内容,并让其研究分析如何对圆柱、圆锥侧面展开图实行计算,让学生通过探索来解决问题,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法是当下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较为常见的运用模式,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其应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兴趣,用相关的措施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了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

参考文献

[1]吕德权.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4(4):29-30.

[2]顾新峰.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14):5-6.

[3]周元庆.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7(14).

[4]吴金辉.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1):90-91.

[5]陈志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2019.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