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山
摘 要: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时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我们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尤为重要,它是我们民族兴旺、国家强盛、早日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关键。社会的竞争实质上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对于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来说任务艰巨,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物理教学 培养 创新教育 创新素质
创新是新世纪的教育使命,创新教育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而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就是抑制和扼杀学生与生俱来的创新个性和创新精神,它会使我国的基础教育之路越来越窄,要走出这个误区,必须在其薄弱处下手,这个薄弱处正是被长期忽略的创新教育,只有从这里突破,才能进入素质教育的开阔天地。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教育技术冲突“应试教育”怪圈的突破口,又是轉向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在知识日益增长且不断变化的今天,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一名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无疑已成为迫在眉睫的教育大问题,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创新素质,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研究课题。所以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创新意识。
一、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教学改革的灵魂,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才能完成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1.在教学目标上,要突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就是说,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习惯等。教师要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坚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将为考试而交,转变为创造而骄,充分尊重学生的特质、特能特长,善于发现学生的别材,别趣别致,为发展其心灵世界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营造必备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的学习树立崭新的创新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科学的、艺术的、创新的教学环节,使新课富有情绪、充满幻想,让学生在充满好奇、常学常新的形式中进入新的知识学习,并要以学生广泛参与的民主性、探究性学习方法为基本的学习模式,指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精讲精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将思维过程方式和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不是直截了当地将问题解决的思路,连同答案,统统地告诉学生,满堂灌,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要使学生在讨论中探究中获得真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在教学效果的测试及学习评价方面,教师要突出重点,精心设计,使学生的思路沿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方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能力,把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评价学生成绩的主要标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创新思维
所谓创新思维,就是在教育教学中打破常规,不断地寻求变异,从某些问题中寻求新关系、找到内在的联系、找出新答案,这样才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创能力。
在学校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重点应放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因为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精神是基础,我们教师只有为学生开好头,打下良好基础,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在校园里、班级、物理教学中营造浓郁的崇尚科学、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的气氛。比如,教师在讲到阿基米德原理时,一定要注重原理创始人的介绍,使学生详尽地了解此人,依据他们的发明或发现,你会有怎样的发现呢?教师不断地启发,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此同时也要使创新教育体现在其他各门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这样会事倍功半。
三、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包括深刻的认识力、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思维力和独创力是学生在形成创新思维的基础上实践的创新行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实践出真知,创新能力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起来的人类历史上的一切发明创造,无不是努力实践的结果,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创造条件的机会,使学生有时间、有条件接触自然,参加社会生活实践,鼓励学生动脑动手。我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物理实践课,放手让他们实际动手测量中学生步行和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学生自己分组进行选择器材,组员分工,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结论一气呵成。实践中学生大胆想象,逐步形成创新思维,并将创新思维的支配下,积极动手参与物理实验。提高了创新能力。
另外,学校或班要经常经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活动,使所有学生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并鼓励他们将来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中有所创新精神、有创新成果。
四、健全创新人格
教师的语言应当是课堂上的导火线、兴奋剂,具有重要的作用。老师要懂得青少年心理,信任和尊重学生,巧妙运用批评艺术、表扬艺术,协调师生关系,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有成就感,从失败走向成功,形成创新人格。对此,教师用商量的口吻提问,以激励学生创新,如“你还有什么想法?”“你还有什么想法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竞争意识,学生从这些简单的提示中受到鼓励,教师始终处于在旁边指点的位置,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实践地位。在浓厚的创新氛围中,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总是给予鼓励、尊重,肯定学生,使每个学生体会学习、创新的自信。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社会千变万化,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做什么都必须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创新教育不但能培养出大批的科学家,而且能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社会劳动者,只有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才能完成教育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