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丽,马 健,杨志明
(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急性脑卒中是最具代表性的突发高危性脑血管疾病,该疾病拥有极高的病死率。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对于急性脑卒中的患者最佳抢救时间是在于患者病发后的6 h之内。若错过了这一最佳抢救黄金时机极易因患者病症加剧导致抢救无效出现死亡。因此对于建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是最为关键的,能为患者的生命健康起到有效的延续保障。而传统的急症救治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有学者改良了对于急症救治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措施。该措施的问世取得了广大医疗界的认可,故我院为实际表明该急救措施的有效性再次做出研究。先将其对比结果差异分析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经过我院接纳救治的60里急性脑卒中患者。将根据患者家属意愿与双色球分组法将这60例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对A组患者采用院前改良急救措施进行治疗,B组患者则在患者入院前采取传统的急症救治。以上患者均在我院头颅CT、核磁共振(MRA)等检查下确诊为符合WHO制定的脑卒中临床病症指标,患者均无其他器官并发症与传染性疾病的情况,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签署治疗意向书后采取对应救治方式。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54~72岁、平均年龄66.3f2.2岁。以上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B组患者采用的是传统的急救方式,其主要步骤为:接到患者及家属的求救电话时,根据病情描述由值班人员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传统常规的救治措施并及时派出我院车辆将患者及时接至我院急症科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救治。
A组患者应用院前改良急症救治措施,步骤为:当接到患者及家属的求救电话时在2 min之内迅速派出随行专业的医护人员与车辆到达患者处,并立马转接对应的远程指导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远程指导自救,在随行医护人员及车辆到达的第一时间对患者采取对应的急救措施,如简单的病情判断(患者是否意识清醒、是否存在肢体运动障碍、患者是否伴有其他并发症情况滋生)给予患者吸氧、补液及心电监护等措施,在返回医院急症科的过程中对患者生命体征数据(血压、血脂、血糖、心肺功能测定等指标)加以详细记录并在到达医院急症科后再进一步借助相关仪器详细的针对患者病情进行救治。
将比较两组患不同急症救治方式下的总有效率、患者病发得到急救的第一时间进行分析。抢救总有效率划分为有效(患者病症情况得到控制无加剧情况)、无效(抢救无效或患者死亡),计算方式为(有效人数÷组别总人数×100%)。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患者计数资料差异以(%)与(±s)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患者在应用院前改良急救措施后的总有效率、患者病发得到急救的第一时间明显比B组患者采用传统院前急症救治结果优越,两组患者结果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不同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诊救结果差异分析(±s)
表1 不同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诊救结果差异分析(±s)
组别 n 诊救有效 诊救无效 诊救总有效率(%) 第一救治时间(min)A组 30 28 2 93.3 19.2f4.2 B组 30 19 11 63.3 36.4f6.4 P值 <0.05
伴随着我国人口已步入老年化趋势,脑卒中这一高发于中老年人群的疾病已成为临床常见突发高危性脑血管疾病,而急性脑卒中是其中的一个分类。患病的人群因抢救不及时导致死亡率极高。而传统的急症救治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有学者改良了对于急症救治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措施。该措施的问世取得了广大医疗界的认可。就本次探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在应用院前改良急救措施后的总有效率、患者病发得到急救的第一时间明显比B组患者采用传统院前急症救治结果优越。
综上所述:采用院前改良急救措施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命健康保障意义重大,值得进一步探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