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见花
摘要:教育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惩罚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对教育结果影响深远。文章就惩罚教育的含义、目的和尺度进行了分析,希望教师能够在教育过程中把握惩罚的尺度,使惩罚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教育;惩罚教育;尺度把握
教育不能完全没有惩戒,但是如何把握惩罚教育的度,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没能把握惩罚的尺度,导致惩罚不但没有收到相应的效果,反而会对学生造成各种伤害。除了身体上的伤害,还有内向、自卑、叛逆等精神上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要想使惩罚能够在学生教育中真正起到其应有的效果,教师应当真正理解惩罚教育的含义,明确惩罚教育的目的,把握惩罚教育的尺度。
一、理解惩罚教育的含义
惩罚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以教育为目的而进行的惩罚。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其惩罚行为不利于学生发展,即使是在教育过程中,也不能算是惩罚教育。很多教师对惩罚教育有着错误的认知,错误地将惩罚和体罚划上等号。我们偶尔会看到有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他们自以为这是惩罚教育,并以一句“我是为你好”将其行为正当化。实际上这是错误的体罚,除了会对学生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学生心灵上的伤害。心灵上的伤害会更为持久,导致学生形成内向、自卑等性格,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严重影响。
二、明确惩罚教育的目的
惩罚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使违纪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然而,很多教师对惩罚教育的目的有两种错误的理解:报应性惩罚观和功利性惩罚观。报应性惩罚观侧重于学生的不当行为造成的损害程度。它通过惩罚的方式对违纪学生进行“制裁”,使其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付出“代价”,类似于犯罪嫌疑人在法庭上所接受的“判决”。功利性惩罚观侧重于对违纪学生采用不同的惩罚方式,使惩罚可以有效地威慑潜在的效仿者。教育的惩罚不是为了展现教师的威严,不是为了达到与教育毫无关联的目的,教师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从内心接受教师,愿意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才是惩罚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把握惩罚教育的尺度
惩罚教育的尺度,是指在懲罚过程中应当把握的惩罚标准,是对惩罚的频率、力度、方式等各方面的把握。
1.频率
惩罚在最开始时所收到的效果最好,但是随着惩罚变得越来越频繁,它的效果将变得越来越不明显。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生已经对惩罚抱着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这就是惩罚次数过多所造成的。因此,惩罚的使用频率越少,惩罚所产生的效果越好。
2.力度
在惩罚过程中,如果惩罚力度过轻,则无法对学生起到教育效果;如果惩罚力度过重,则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损害。因此,在进行惩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惩罚的力度,使惩罚在不伤害到学生身心的前提下对学生产生教育效果。
3.方式
惩罚有多种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错误,采用相应的惩罚方式,可以使惩罚达到最大的效果。惩罚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自然惩罚。
自然惩罚,就是让学生自己体验他的不良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其效果往往比说教更管用。例如,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教师对其多次说教也没有效果,那就让他们在考试中得到教训,承担自己平时学习不认真的后果。教师可以在这时对其再次进行说教,教导他平时学习要认真,将自然惩罚与说教相结合,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2)写作惩罚。
写作惩罚是一种常见的惩罚方式,一般是以让学生写检讨书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惩罚,使学生能够在自我检讨中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深刻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谴责,从而改正自己的错误,使类似的错误不会再次发生。这种惩罚方式可以使学生直面自己的内心,所产生的效果要比说教和其他惩罚方式更好。
(3)娱乐惩罚。
针对学生较为轻微的错误,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娱乐惩罚,让学生在娱乐中反思自己的错误。例如,一名学生迟到了,教师可以罚他唱一首带有教育意义的歌。这样做,一是可以惩罚他;二是可以通过这首歌教育他及其他学生;三是可以使大家放松一下,营造温馨的集体氛围。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采用惩罚方式时,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不能由自己的情绪及对学生的喜好不同而有失偏颇。在选择惩罚方式时,教师不要第一时间就想通过体罚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惩罚,过于严厉的惩罚教育效果远远不如来自灵魂深处的反思。无论是哪种惩罚,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改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惩罚教育是为了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从而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在惩罚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从频率、力度、方式三个方面准确把握惩罚尺度,尺度把握不好,则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因此,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当正确把握惩罚的尺度,使学生能够受到来自其灵魂深处的诘责,从而深刻反思、改正错误,使惩罚教育能够产生最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梅汝莉.中国教育管理史[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5.
[3]杨璞.惩罚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才智,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