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错误资源,开启语文学习新征程

2020-06-23 09:32冯泽
文理导航 2020年24期
关键词:错误资源小学语文学生

冯泽

【摘要】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更是学生学习之旅的起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错,如果教师可以用进步的眼光看待这些错误,将其视为一种教育资源,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错误资源;学生

犯错,是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涯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而错误,更是一种另类的教育资源。很多教师常常将重心放在如何避免学生出错上,却忽略了错误是教育学生的最佳媒介。因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应用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教学纠错,循循善诱

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小学生更是不例外。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格外不成熟,认知水平有限,因此犯错几率比起其他阶段的学生大大提高。如果教师缺乏耐心、细心,总是用“如临大敌”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那么学生很难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更加没有机会改正。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当小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该循循善诱、耐心引导,这样才是正确的教学态度。

在教学《我不能失信》时,尽管多数学生都表现出对宋庆龄行为的认可、赞美,但是却出现了一道“不和谐”的声音:“我觉得宋庆龄傻兮兮的,什么时候教编花篮都可以啊,她完全可以给门上贴个纸条、或者给朋友留一封信,告诉朋友自己去哪里了,何必在家傻乎乎的等呢?白白浪费这一个上午,多无趣啊!”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幼,因此出现这样的质疑并不奇怪。作为教师需要将心态放平和,然后将该生的话语作为问题抛给全班同学,让学生思考这样做对不对。很快,大部分学生进行了表态,他们不认可这样的行为,因为答应了朋友却没有做到,就是违背了自己许下的诺言。此时,教师进行收尾总结:“宋庆龄的做法,看上去似乎很傻,但是实际上呢?我认为她很聪明。无论最后朋友来没来,宋庆龄做到了遵守承诺、诚实守信,而这也是学习这篇课文的最大价值,希望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诚实的人。”在教师善意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意识到自己的理解错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学生质疑的时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需要尊重学生每一个出错的时候,用耐心、善意引导学生,而不是压抑。

二、创意纠错,寓教于乐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无法避免出错和失误的,这是一种教学中的客观现象。既然客观事实无法改变,那么教师要做的就是更新自己的观念,用更加创意的方式对待学生的错误,并将其视作是一种另类的教育资源。比如,有的教师总是在学生出错以后,立刻告诉学生错在哪里,然后才会和学生一同解决。但是,这样并没有真正发挥错误资源的价值。教师应该创新纠错,积极引导,用寓教于乐的手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

在教学《清明》这首诗时,其中很多学生都将“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遥”字写成了“摇”字。看似是很小的一个失误,其实也表现出学生并非完全理解诗意。此时,如果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从部首偏旁的角度引导学生,还是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学生依然可能出错。于是教师邀请一位表现力突出的学生上台演绎诗词内容,同时告诉扮演“牧童”的学生在表演第三句时,注意一边摇动身体一边指路。很快,这样的“表演”迎来了满堂哄笑声。接下来,教师询问学生为何笑,有的学生表示现实生活中怎么可能有人边晃着身体边指路啊。此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将“遥”和“摇”字进行对比,同时突出部首的区别,让学生明白古诗中的“遥指”,表示的是指向远方,而不是边摇边指。在教师充满趣味性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错误的出现无可避免,是学生成长道路中必须面对的事情。区别在于,不同教师用不同的态度对待错误,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作为教师,如果可以善加利用这些另类的资源,将能提升教学质量。

三、营造氛围,情境纠错

很多教师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求全心理”。所谓“求全”,指的是一种追求尽善尽美,杜绝出现任何纰漏、不圆满的心理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这种心理就会表现为———教师总给予学生更高的期待值,甚至忽略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一事实。尤其是面对经常错误百出的小学生时,教师这一心理体现的更为显著。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点,教师需要允许学生出错,同时善于营造教学情境,用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改正自身错误。

教学《桥》时,尽管多数学生都感动于老党员书记的做法,但是仍然有学生给出了不以为然的犀利点评,“我觉得老党员太讨厌了!”在一众质疑的眼神中,这位学生继续补充,“看到最后一幕,老人同时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和丈夫,那得多痛苦啊!如果當时老书记痛快让儿子过桥,不要找事,最后儿子很可能活下来。甚至,如果老书记不去发表那番话,两个人都有机会活。最后出现这样的后果,老党员真是害人害己!”这样的言论引起了一部分学生的附议,但是还有学生表示不赞同。为了正确引导学生,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动态还原了课文中的场景,让学生“亲眼”看到那奔腾、汹涌而来的洪水,“亲耳”听到人们因为恐惧而爆发的哭嚎声,同时再配合上打雷闪电的特效。在这个氛围中,教师引导学生的思路,“在这样的条件下,你会推开身边的乡亲们,自己先过桥吗?注意老书记不只是一个家庭的丈夫、父亲,更是一个村庄的主心骨,是一名光荣的党员。作为党员,必须将群众的利益置于自己的利益之上,不能什么都考虑自己,否则不配叫做党员!”在特殊的情境中,学生逐渐体会到老书记在生死关头、舍生忘死的精神品质。

当学生出现认知性偏差时,教师需要做的是营造出特殊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情境中理解,这样才能将学生从错误的“轨道”上拉回来,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小组讨论,加深理解

有时候,尽管多数教师教学态度良好,但是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并未完全消除。所以,一旦学生犯错,他很难告诉教师自己的问题。而且,由于当前多数学校采取的是集体教学制,再加上教师的精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兼顾所有学生。因此当学生出现错误,很难得到妥善的解决。为了避免出现类似情况,教师可以试着进行分组,强化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套”出学生的心里话,另一方面小组成员也可以互相监督、互相管理,从而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小田鼠弗雷德里克》时,教师将学生提前分组,同时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是否认同故事里弗雷德里克的做法?为什么?”在反复、深入的阅读课文后,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理解。此时,教师鼓励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和其他组员谈谈对弗雷德里克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仿佛打开了“话匣子”,纷纷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有的学生认为,“弗雷德里克太懒了,当其他田鼠准备过冬的食物时,它却在一边偷懒,还美其名曰搜集阳光、色彩,真是不要脸。”还有的学生提出反驳意见,“难道它没有搜集吗?当其他小伙伴在洞里无所事事的时候,正是他搜集来的故事消磨了许多无聊的时光。”接着,又有学生表示反对,“那也不能啥也不干啊,从头到尾没看到它帮过其他小田鼠搜集过冬食物。可是,它也要吃要喝,它讲故事给大家难道不应该吗?不然怎么解释它平常在干嘛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点在不断碰撞。即使表达错误,也会被其他学生很快指出来,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讨论是一个创新的教学举措,它的优势是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联系,促进思维的碰撞,因此有益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且,学生之间互相纠错也更加容易被接受。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但是,作为教师必须正确对待这一客观事实,用巧妙的方式引导学生、纠正学生,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意识到自己错在何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建华.巧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错误”资源[J].小学教学参考,2009(33):27

[2]穆道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内蒙古教育,2016(32):87

(江苏省如皋市下原镇下原小学,江苏南通226500)

猜你喜欢
错误资源小学语文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课堂评价,让自己慢些
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合理利用浅析
浅谈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