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中图书馆应急管理与信息服务探究

2020-06-23 09:28曹淑霞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服务

曹淑霞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图书馆应急管理;信息服务

摘 要: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图书馆应通过应急管理策略,处理好日常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其情报信息中心的作用。文章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例,阐述了图书馆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开展信息服务的优势,总结了图书馆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策略和可采取的措施,以期为图书馆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保证服务质量和提高服务效率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5-0095-03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危及公共安全并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紧急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一种,具体表现为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如2003年的SARS病毒,2004年的禽流感,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毒奶粉事故,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在这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各级政府与社会力量竭力应对,图书馆肩负着信息传播和传承文化知识的使命,更应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1 图书馆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信息服务优势

1.1 丰富的资源保障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图书馆的功能不断延伸,图书馆正由以藏书为主的机构转变为具有信息承载、信息组织和信息传递功能的信息情报中心。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其他文化机构难以企及的,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和业界研究机构图书馆,除了建设自身特色数据库,还通过搜集、购买等方式将国际上先进、全面的专题数据库纳入馆藏体系,搭建具有专业特色的数据平台,其提供的信息情报更具专业性与前沿性。随着社会资源共享的推进、OA资源的大量涌现和特色数据库的大量建成,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的拥有率迅速提高,各学科研究人员和社会机构决策管理人员普遍以图书馆为研究决策平台,利用其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情报信息资源开展专题研究。目前,图书馆信息方向的准确性与前沿性已得到全社会的高度认可。在面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时,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信息的组织、整合或分离,寻求不同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一般规律,对事件的发展态势做出科学的预判和分析,并向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准确、精炼、针对性强的相关资料,辅助其对突发公共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1.2 先进的网络技术与服务模式

在网络环境下,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图书馆借助多媒体技术扩大了自身信息服务的覆盖面,使自身自动化、网络化、系统化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目前,不少发达地区的图书馆除开展针对性服务外,也开始注重应急管理与应急服务,如构建馆内应急体系、建立具有信息收集和信息发布功能的场所等。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医学类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图书馆信息服务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在2003年的SARS疫情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分析了疫情分布、发展趋势等实时信息,对国内外被感染的病人进行研究,建立了SARS专题网站,并对外开放查询功能,向社会提供相关信息服务,为政府决策部署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平台优势,运用多媒体服务方式,宣传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知识,帮助人们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

2 图书馆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突发公共事件具有公共性、危害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尤其是公共卫生事件,成因复杂且有着多样性的传播特点,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及社会安定。笔者通过对历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观察与分析,认为图书馆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2.1 应急管理意识淡薄

应急管理意识淡薄是图书馆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笔者调查发现,图书馆应急管理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研究很少,以2009年至2019年的研究成果为例,在中国知网上以“图书馆、应急管理”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显示相关研究结果107条;以“图书馆、突发公共事件”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显示相关研究结果96条;而以同样的关键词在万方知识服务平台检索到的研究结果分别为275条和120条。笔者检索出的数据充分说明了图书馆在日常管理中重业务轻应急预警的现象非常普遍。另外,大众普遍认为图书馆是安全的场所,处理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是其他社会机构,与图书馆关系甚微,如处理SARA、禽流感、手足口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是卫生防疫部门等。但图书馆的工作性质、社会属性及受众群体决定了其在公共卫生事件中起着重要的宣传、科普作用。

2.2 信息传递滞后

社會媒体是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披露者,在相关信息的传递与反馈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情报信息的文化机构,同样肩负着组织与传递信息的使命,但在已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图书馆并没有充分利用自身网络平台与信息渠道对相关信息做到必要的组织与宣传;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性认识不足,阻止细菌、病毒传播的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忽视场馆卫生、疾病防控意识淡薄和信息传递不力等方面。笔者观察了一些图书馆的网站,发现普遍缺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与防控知识等信息,也没有组织受众参与防疫活动的信息,甚至没有读者在疫情期间进入图书馆的注意事项。另外,图书馆在馆内开放使用的数据库资源对外大多属于付费服务,读者离开图书馆后将无法使用图书馆提供的免费资源服务,在公共卫生事件期间,读者行动受限,难以利用图书馆提供的免费资源。图书馆应肩负起相关的责任,协调资源服务商有针对性地提供免费服务。

2.3 存在安全隐患

纸质图书、报刊是图书馆的主要文献资源,经来往读者翻阅,难免附着各种病毒或细菌,且图书馆是相对封闭且人群高度聚集的公共场所,其阅览桌椅、借阅服务台、门把手等处均存在安全隐患,这种环境有利于多种病菌在读者和工作人员之间迅速传播,从而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因此,卫生状况也是图书馆的重要监管工作之一,《河南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均要达到公共场所的卫生许可标准,有效控制或防止疾病传播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笔者通过对自身所在系统内的5家图书馆的调查发现,这些图书馆均没有设置专门的应急管理部门和岗位,其上级部门也没有把应急管理作为工作考核的内容;各图书馆的内部清洁工作均使用最传统的清洁工具完成,公共区域没有消毒杀菌设施,书刊在借出和归还时无法得到杀菌处理;书库、阅览室的设备不达标,通风、除尘、消毒等工作没有严格的执行标准。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临时,图书馆若不能迅速有效地执行防疫要求,切断、阻隔传染源;在疫情过后,留滞在纸质文献资料上的细菌、病毒依然会成为潜在的公众健康隐患,而大多数图书馆的软硬件条件极其有限,几乎没有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3 图书馆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对策略

现代图书馆是传播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机构,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进行社会教育等多项社会职能[3]。为了预防与应对频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图书馆应建立相关应急机制,保证图书馆员和读者的安全。

3.1 居安思危,树立应急管理理念

图书馆应树立危机意识,构建突发公共事件组织体系,防患于未然。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以科学的态度分析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特点及其与图书馆工作的关系,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和具体应对措施,并做到明确到岗、责任到人。

3.2 提高馆员素养,加强卫生安全理念

图书馆环境密闭,读者往来频繁,加之突发公共事件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图书馆应急管理的难度,图书馆设法提高馆员素养,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卫生观念刻不容缓。一方面,图书馆应在遵循传统卫生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环境管理措施,除强调工作人员着装干净整齐外,还必须强调工作环境的卫生与整洁,完善消毒杀菌措施,严格按规定进行相关清理工作;另一方面,图书馆应加大针对读者的卫生安全教育力度,在馆内读者注意事项中提醒读者不要有蘸口水翻书、边阅读边吃东西等行为,养成阅读书刊先洗手的习惯,保护自己与他人的健康。

3.3 保证信息传递畅通,为公众提供资源保障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图书馆能够挖掘并推测出用户的喜好与习惯,其以往的被动服务模式正向主动提供信息服务的主动服务模式转变[4],而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应用与普及也为图书馆最大化地保障读者信息权益提供了条件。如前文所述,在历次突发公共事件中,很少有图书馆在其网站上发布数据库免费使用的信息,因此,图书馆应主动与第三方数据库所有者沟通协调,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满足读者使用数据库的需求。例如,河南省委党校图书馆主动与数家数据公司的事业部沟通,在遇到突发公共事件、读者无法到馆的情况下,采用开通专用账号、取消IP限制等方法开放相关权威性数据库,为教学科研人员提供无偿文献信息服务,保障了教学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图书馆可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及时传递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信息,使人们及时了解事件的发生与发展,以及自身需注意的事项,有效消除不良信息带来的影响。

3.4 创建科学卫生的空间环境,建设智慧图书馆

我国对各种类型和级别的图书馆都规定了相应的建设标准,《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第三十五条规定了文獻资料要进行保温、隔热等防护,《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2015》还规定了图书馆须配备必要的通风、温控和除湿设备,有条件的应配备空气调节和净化设施。图书馆要贯彻落实上级的要求与规定,对书库、阅览空间、研讨空间等公共区域进行定期的通风除尘、防潮防虫、灭菌消毒工作,保护馆藏资源,防止有害细菌的滋生。另外,图书馆还应加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借助大数据、物联网、VR、射频、移动应用等技术,在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人、人与空间之间建立联系,使用户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5]。

3.5 行使社会教育职能,开展健康卫生教育活动

对公民进行健康教育是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之一,是预防与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6]。图书馆除拥有信息情报服务功能外,还承担着社会教育的职能,应定期使用多种宣传方式对读者进行健康卫生教育,有效预防人们因无知导致的疾病传播。

4 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的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频发,不断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安全。图书馆应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增强馆员的危机意识,加强对社会公众的相关教育力度,以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图书馆只有创建规范、有序、和谐、健康的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其情报信息交流中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珺,谢玫玫.公共图书馆在社会突发事件中承担责任探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10):16-18.

[2] 魏永丽,韦汉淬.图书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现状分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4(3):90-92.

[3] 曲泽静,姚明.突发公共事件视域下图书馆应急预防机制刍议[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6(2):62-64.

[4] 杨九龙,阳玉堃,许碧涵.人工智能在图书馆应用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展望[J].图书情报工作,2019(4):32-38.

[5] 郑光凤.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11):53-54,63.

[6] 黄秋福.公共图书馆的卫生防疫工作与良好阅读环境的营造[J].卷宗,2016(1):399.

(编校:冯 耕)

猜你喜欢
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服务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传播过程分析
微信平台在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评价研究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信公众号的谣言治理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