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宠爱》浅析国产宠物题材电影

2020-06-23 09:37肖菲
艺术评鉴 2020年10期
关键词:电影

肖菲

摘要:20世纪末至今,各国电影行业争相关注宠物题材,美国和日本更是这个主题的两大电影强国,反观我国,此类电影不在少数,却难得到好的票房和口碑。本文对比了美日宠物题材电影的特点,分析了国内当前宠物题材电影的现状,探讨了电影《宠爱》的突破方式,以寻求我国宠物题材电影的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电影《宠爱》   国产宠物题材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0-0160-02

提到宠物题材电影,我们会想到日本1987年的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2004年的《导盲犬小Q》,这几部堪称经典之作,广受大众好评。2016年至今,国内上映的宠物题材影片中,国产影片与国外影片在数量上相当,但票房却惨遭滑铁卢,只有美国2017年的《一条狗的使命》达到6亿的票房。一直以来,令我们耳熟能详的宠物题材电影不是日本的就是美国的。反观国内的宠物题材电影,一直以来也有各种尝试,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能让人们记住的更是寥寥无几。直到2019年底,电影《宠爱》上映,至今斩获近7亿票房,可以算得上首部成功的国产宠物题材电影,但它的成功也绝非偶然。

一、国产宠物题材电影

国内关于狗这个题材的电影早在1985年的《狼犬历险记》就有所涉及,剧情和美国1989年的《冲锋九号》、1995年的《神探霹雳火》这类神探犬电影的思路不谋而合,都是通过警犬这个角色,让警匪片的内容丰富起来。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成立以及将宠物作为伴侣这一理念的宣传,宠物的概念在中国开始兴起。[1]尤其进入21世纪,国内电影制作人逐渐关注到宠物这个领域,该题材的电影逐渐增多,侧重角度也各有不同。2013年的《快乐到家》,号称国内第一部宠物喜剧电影;2015年台湾和日本合作拍摄的《我的男友和狗》,号称国内首部将宠物和爱情故事结合的电影;2017年的《我是谁的宝贝》是国内首部关注流浪狗的电影。

國产宠物题材电影确实不乏暖心之作,也有能让人感动的好剧本。2003年的《卡拉是条狗》说的是养狗办证的事件,在第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中获得了最佳影片奖,在第四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中获得评审团奖提名;2017年的《忠爱无言》改编自真实的网络故事“老人与狗”;2017年的《我是谁的宝贝》关注流浪狗,在第二届加拿大金枫国际电影节中入围;2019年的《小狗奶瓶》是面向自闭症儿童的公益温情电影;《小Q》改编于有3亿读者的小说《再见了,可鲁》,并得到了香港导盲犬协会的大力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变化,宠物题材电影自萌芽至今,关注了不同的社会现象和现实话题。电影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宠物题材电影更应凸显人与宠物的关系,从而折射出生活的意义。

二、国外宠物题材电影

美国和日本无疑是宠物题材电影的两大电影强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宠物狗题材的电影就层出不穷,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好莱坞、迪斯尼制作的宠物电影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美国的宠物题材电影不乏玄幻题材、英雄犬题材,而且多由畅销书改编,表现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生活,传达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日本的宠物题材电影从20世纪开始大量涌现,带有独特的日本本土风格,影片节奏平缓,多以平实自然、温馨动人的剧情生活化情节为主。旨在反应人与他者的关系,以及人类努力在动物世界中寻找自己的精神价值与寄托,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美国和日本的宠物题材电影之所以可以俘获人心,是因为其剧情往往从细节入手,以小见大,将动物的感情放大到人心,真正体现人与宠物的关系。当然,除了美国和日本之外,以韩国2006年的《人狗奇缘》、2011年的《对不起,谢谢你》;英国2016年的《流浪猫鲍勃》;法国2013年的《灵犬雪莉》等等为例,可见,欧州、东南亚、韩国等国家也持续在关注电影的宠物题材领域。

三、国内现状

(一)宠物经济给电影市场带来发展价值

宠物题材电影作为电影市场的特殊类型,受众人群定位的是养宠人士,至少也是喜欢宠物的人群,然而,宠物经济市场的崛起必然给国内宠物题材电影市场带来可观的潜力价值。

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已经兴起了宠物热潮,宠物消费日渐高涨,中国不比日本、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中国的宠物行业也已算的上朝阳产业,养宠物成了很多人排遣孤独、转移情感的时髦生活方式。根据《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9年全国城镇养宠物猫和狗的数量达到9915万只,同比2018年增长了8.4%。

一方面,“吸猫吸狗”的年轻人是宠物题材电影票房的主力军,显著性经验分析发现,90后、95后养宠物的人群当中,关注宠物网红的人群占到22.3%,这也证实了宠物行业对宠物题材电影的助推作用。①1978年中国开始施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80、90年代的年轻人容易对宠物猫狗产生依赖性,每天抚摸猫狗,与宠物进行亲密接触;[2]通过观看猫狗的照片或者视频一饱眼福,满足内心需求。

另一方面,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的阶段,人口预测显示,到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55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7.8%左右②,老年人成为国内养宠的一大人群。电影《我是谁的宝贝》关注空巢老人,《忠爱无言》描述了狗和残疾老人的故事,儿女们会关注父母,国产电影自然也会关注诸如此类的社会问题。

总之,宠物电影在当下有着天然的“吸粉”能力,面对日臻完善的宠物经济发展,宠物题材电影无疑也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二)国人对宠物的态度变化

国产宠物题材电影往往表面说的是宠物的故事,实则逃脱不了人与人的情感故事,宠物只是作为角色存在,大多作为陪衬或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桥梁,并没有深刻挖掘宠物与人的关系,归根结底在于国人对宠物的态度。一直以来,国人有目的地进行饲养宠物,从前农村养狗用来防盗,后来城市人把宠物当作玩伴。《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表明,如今国人的养宠态度与往日相比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9.1%的宠物主把宠物视为自己的孩子,其次是亲人,占比达到27.8%,此外,單身人士更倾向于把宠物当成自己的亲人,已婚人士更愿意把宠物当成自己的孩子。电影《宠爱》中,我们也能看到把宠物当作家人对待的生活态度,宠物对主人付出真心,主人也因此收获了真挚的情感,这种情感交流,正是这类题材影片的动人之处。[3]

(三)电影《宠爱》的创新之路

宠物形象总是定位在长相漂亮、性格活泼、动作机敏这方面,而忠诚和陪伴是宠物题材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主题,在这样的宠物电影环境中,电影《宠爱》也算是战胜了广大受众审美疲劳的成功突围。

第一是剧情设置方面的突破。电影《宠爱》以爱为主题,打破了以往流浪、丢失、贩卖狗的故事套路,由六段故事构成,分别关于亲情、友情和爱情,见证了人与宠物之间的爱与温暖。

第二是在动物种类上的突破。宠物题材电影的主角一定是宠物,而几乎所有宠物题材电影的主角都是是狗,个别会涉及宠物猫,而电影《宠爱》跳脱出了这一局限,主角多元化,不仅有狗有猫,甚至还加入了宠物猪,可见题材的切入点更加丰富和全面。

第三是融入了趣味性,让笑点与泪点并存。感人肺腑、戳人泪点是宠物电影的一大杀手锏,大部分宠物题材电影以分离或死亡告终,而在电影《宠爱》中,有狗狗豪七在濒临死亡时,喘息着伸出前爪与男主人告别的泪点,也有小猪宠物小叮当跟非非抢浴巾这样令人捧腹的笑点,丰富了人们观赏电影的感情层次。

随着国内宠物市场的成熟和喜爱宠物人群的扩大,国产宠物题材电影机遇满满,相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后,值得找出中国特色的宠物题材电影道路,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广阔的延伸空间,创造更多更好的宠物题材电影作品。

注释:

①铃铛宠物:《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2019。

②《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55亿》,新华网,2017-03-24。

参考文献:

[1]陈伟才.中国宠物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9,(08).

[2]张程.宠物经济的崛起[J].检察风云,2018,(12).

[3]谢金洋.解析日本宠物题材电影中的家族观意识[J].电影文学,2015,(21).

猜你喜欢
电影
徐克电影的视觉风格解读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电影《飘》中的女权主义意识研究
由《万物理论》看英国传记文学的改编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
论胡玫《孔子》编剧艺术得失
莫言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