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肖邦“悲剧情结”的成因及对其创作的影响

2020-06-23 09:37张乐怡
艺术评鉴 2020年10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张乐怡

摘要:肖邦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创作风格多样、情感内容丰富、每一个音符都能深入人心。但追根溯源,他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细腻敏感的个性与内心最深处的那一股“悲情”,他每一段经历的所想所感,都造就了一个个永久流传的伟大作品,而也正是因为这些,才让人们能够切身体会到肖邦的情感,也能准确的辨认,这就是肖邦。

关键词:钢琴音乐创作   悲剧情结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0-0015-02

肖邦,1810年出生于波兰,是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对于肖邦而言,钢琴就是他的全世界,他没有写过歌剧、交响曲、芭蕾舞剧等等,一生只为钢琴而创作。豪迈刚毅是其的创作风格,这类型的作品往往都饱含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而其他的作品大多呈现的都是相反的一面,如优美抒情、细腻如歌等等。但不论是哪一类作品,当深入了解后会发现,归根结底都是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悲情”。虽说很多作曲家的创作都会涉及这一情结而创作相关作品,但肖邦显得格外突出。除了正常的“悲情”作品,他还将一些明朗欢快和愤慨抱怨这类充满力量的作品与“悲剧情结”相结合,通过自己细腻的处理将他感受到的悲伤、隐忍、纠结等之类的情感融入其中,这也让他的作品情感更加饱满,也更加的扣人心弦。那到底是什么影响了肖邦的创作风格,使“悲情”与他如影随形?这便要从他所处的整个时代背景和他的个人经历来分析了。

一、时代背景

首先在整个欧洲文化的大背景下,“悲剧情结”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最早在古希腊时期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利比德斯)的出现,便为创作“悲剧”的理论与实践奠定了基础;到后来也逐渐开始有音乐家将“悲剧”的创作理论融入到了创作与表演中,如法国作曲家吕利,他创作了一种名为“抒情悲剧”的法国歌剧形式,包括后来的贝多芬,在其失聪后的創作如《第三“命运”交响曲》,其中充斥着对命运不公的怒吼,这也是一种“悲剧情结”的体现。之后“悲剧情结”逐步被人们所接受与欣赏,后来也成为了“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艺术家往往会对“美”有着情有独钟的追求,但因为资本主义的大背景下,让这些想法变得与社会格格不入,这难免会让艺术家们产生孤寂、苦闷、不被理解的思绪,而肖邦的心思又尤为敏感,再加上他本就有身处异乡的困境,更是对此有着更深的感触。由此可以看出,“悲剧情结”有一段悠久的发展历史,这对于肖邦更是一个重要的创作思想来源。

二、个人经历

细看肖邦的一生,一直牵绊着他的便是“爱国情怀”了。1830年,因波兰起义,肖邦离开了祖国,之后到法国巴黎重新开始他的作曲与演奏生涯,在这期间,他一直牵挂自己的故土,从其幼时开始,就有挥之不去的战争阴影,于是在这期间他便将这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融入他的创作。这一种“悲剧情结”也可以说是肖邦的“波兰情结”,且一直伴随着他直到死去。还有一个让肖邦形成“悲剧情结”的原因就是他漂泊在外的社会经历。在巴黎期间,肖邦参加了各种贵族沙龙活动,这样的场所往往聚集的都是当时处在上流社会中的人群,而社交之道却是肖邦最不擅长也是最不喜欢的,虽然在这里他的作品及演奏技巧得到了大家的青睐也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但因为他本身孤僻的性格,即便这样也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难以融入其中。在这样格格不入的喧闹环境中,难免会与自己孤独的内心产生强烈的反差,同时自己的爱国思乡之情又会变得愈加浓烈,他内心的“悲剧情怀”便油然而生。

另外,在肖邦的一生中,还有三段失败的爱情体验一样给了他“刻骨铭心”的感受。第一次因为不得已的分别,第二次因为身份地位的悬殊,一直到第三次乔治·桑的离开,都不同程度上给了肖邦心灵上的伤害。在他长达九年的第三段恋情中,乔治·桑离开以后,给他的身体和精神上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某种程度上说,她毁掉的不仅是肖邦的体魄更是他的思想,从那以后肖邦心灰意冷,对生活和情感也失去了希望。当时产生的这一种“悲剧情结”是因为爱情带给他的伤害,导致他所有关于爱情的作品几乎都透露着忧伤,但也正是这些饱含着悲情底蕴的作品往往更能牵动人心。

三、音乐创作

在分析肖邦的作品中可以发现“悲剧情结”无处不在。在他一些表面是在表达对国家沦陷、民族遭殃的愤慨并且情绪激昂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更多地是他对自身无法报效国家的自责与埋怨。如《c小调“革命”练习曲》,它是一个单三部曲式的结构,由不协和的属九和弦开始,引出了一大串十六分音符,充满紧张的和弦色彩加上急速的跑动与较大的音区落差,仿佛晴天霹雳,噩耗传来,表达了一种惊愕和极度悲痛的心情,“悲情”也在这种紧张、不安的情绪中开始蔓延。整曲调性的频繁变化让肖邦的情绪一步步到达高潮,如在八小节引子结束后的第一部分,先是由c小调开始然后依次转到G大调、F大调、C大调最后回到c小调,后段也是由升g小调开始,依次转到升d小调、升f小调、升c小调最后再回到升g小调,这样不断进行着大小调的交替,不断转换光明与阴暗的色彩情绪,充分体现出了肖邦痛苦的内心,因此他的“悲情”得以充分爆发。在演奏技巧方面,要求右手和弦弹奏时集腕、臂、指力于一体,迅速地爆发触键,必须奏出音头与力度,而左手旋律跑动要坚实、干净、流畅,不能拖泥带水,同时保持速度。通过这些演奏技巧,让这首作品生动地体现出肖邦强烈的愤慨与对现实的不甘示弱,但表面多强大,内心就有多脆弱,即便这样也无法掩饰肖邦内心对和平的渴望与对祖国危机的无奈与伤感。可以看出,即便是如此强烈的爱国之情,都是饱含悲伤的,这是深沉的爱国情怀,也是肖邦内心“悲情”的宣泄。

对于爱情的“悲剧”,肖邦又有着不一样的诠释。如《雨滴前奏曲》,写于某一次肖邦苦等乔治·桑回家同时又忍受着病魔煎熬的经历,此曲是一个复三部曲式结构。本曲的第一部分是单三部曲式结构,肖邦用钢琴制造出了滴答滴答的雨声,整体呈现出凄凉、忧郁的情绪与氛围,似乎一开始就种下了一颗“悲情”的种子。第一部分的前段是本曲的主要动机,力度虽弱但要保持清晰而坚定的音响效果,这也是演奏时的困难所在;到中段开始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不论是在旋律的丰富程度上,还是伴奏的铺垫上都加强了很多,并且调性也转向降G大调,这时纠结、担忧的情感也愈发明显的流露出来;后段则再现前段的动机,但力度较前段更强且情感显得更加浓烈。而第二部分为单二部曲式结构,其中的调性转变(降D大调转向升c小调)和左手低沉的双音与八度使上一部分的“悲情”自然过渡。肖邦在旋律、声部、力度等等方面的变化,与运用装饰音(颤音、波音、倚音等)的渲染,将他内心的“悲剧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最后一部分又回到了平静的叙述,调性也再次回归D大调,力度也逐渐回归到p和pp,最后在和弦终止,这点可以看出肖邦心思细腻敏感的特点,纵使内心有很多忧愁,却一直埋藏于心底,归于平静,只将它们用音符来表达。故此可以看出,不论是激情澎湃还是忧伤婉转,在肖邦心中,都是源自那一股“悲剧情结”。

四、结语

综上,肖邦的一生是十分不幸的,国家的沦陷、漂泊的孤独、爱情的失败等等都让“悲剧”这一词在他的心中逐渐生根发芽。但也正是这种悲剧情怀,让肖邦的作品更加的深入人心,更加的扣人心弦。在他众多的钢琴作品中,有高贵华丽的圆舞曲、个人反抗与自身嘲笑的谐谑曲、寂静沉思的夜曲,更有波洛涅兹舞曲的民族特色与爱国情怀等等。虽然肖邦一生只为钢琴创作,但从他的创作体裁和内容情感来说,却是丰富多样的。即便有悲情,但却并不消极,这也是肖邦的高深之处,他把内心最深处的悲情融入创作,运用高超的创作技巧,将新奇而巧妙的和声、灵活自如的结构、丰富而朴实的情感内容、精湛细腻的技巧手法、华丽富裕的音响效果和独特的踏板使用等等,使之相互交融,造就了一個个伟大的作品。“悲剧情结”给了肖邦创作的源泉,通过他的诠释,某种程度上他将“悲”用“不亢”来表现,也许有埋怨、有愤恨、有纠结,但从肖邦给予音符的绚丽色彩来说,他更愿表现出的是一种不屈服于现实的力量,使其作品都是自然而深刻、灵动而美好的。

参考文献:

[1]郝文捷.肖邦的悲剧情结[J].大舞台,2012,(06).

[2]张驰宇.浅谈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3]高琳.浅析肖邦《雨滴前奏曲》的分析与演奏[J].北方音乐,2015,(12).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