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陈
摘 要:中职学校的建立初衷,是为国家、社会培养擅长专业技能领域的人才。而有些学科的学习往往难以得到快速的提升,比如汉语言文学,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沉淀,这也导致语文学科在中职学校中出现令人诟病的教学地位。从长远处看,语文学科可以升华中职院校的教育层次,对中职学生的成长进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职教师应当明视语文学科的教学现状,理清教学问题,提出有效的优化对策,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语文;古汉语文学;现状;问题;对策
大多数中职院校语文学科的教育,普遍存在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急需解决的问题。语文的学习进步需要绳锯木断的积累过程,这关系到学生的修养层次与底蕴基础,是一门不可或缺的教育学科。尤其汉语言文学,更是汉语文字的知识精华所在。但随着社会的逐渐进步,生活、工作节奏的不断变快。许多人过分重视专业技术的地位,忽略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这也导致语文学科在教学中出现许多需要规正的弊病。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把握好当前教学的情况,从中寻求有效的改良策略。
一、 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不受重视
在大多数中职学校中,由于拓展实践类的课程不断增多,语文学科中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地位逐渐处于边缘化的状态。甚至有的中职学校,对语文学科的课时一再削减。有部分学生、领导乃至教师普遍认为中职语文的教育无关紧要,将节省的时间用于其他专业技能的训练,或许可以对学生起到更大的帮助。尤其汉语言文学方面比较重视学生的基础,需要进行大量阅读来积累底蕴。因为付出与回报难以得成正比,从而被个别中职学校选择性的忽视。
(二)学员基础薄弱
大多数中职学生缺乏足够的阅读积累,也不具有深厚的文学基础。部分学生入学中职院校的初衷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不愿花费时间夯实自身的文学根基。这也导致中职学生在面对语文学科时,不具备良好的学习理解能力。比如古汉语文学方面,大多以古文或诗词为主,不同于白话文的表述形式很容易让学生们产生吃力的学习感觉,从而放弃接受语文学科的教育培养。
二、 中职语文教学的问题
(一)授课方式单一
当前,中职语文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比如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教学,既不能分层教学,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需要。也不能渲染气氛,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许多中职语文教师的授课方式普遍不具有针对性,在引导教学的力度上有所不足。此外,教学的方式也过于陈旧。类似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资源不能及时通过网络更新,仍旧拘泥于教材,导致学生们无法在教育中体现主体地位。
(二)硬件实力不足
若想提高中职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汉语言文学等课程的硬件实力也是必要的条件之一。但大多数中职学校不愿意在这门学问上付出足够的预算,而是将资金的绝大部分投入到其他专业的设施采购与教员聘请上。这也导致汉语言文学等语文学科的学习需要无法得到满足。经过总结,预算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师资力量匮乏,如果教师没有丰富的汉语言文化知识储备,中职语文学科难以有效开展。第二,教材内容没有实时跟进,有些中职学校的语文教材尚采用几年前的版本,学习资源不够丰富。
三、 优化中职语文教学的对策
(一)创建学习语文的适宜环境
加强语文学科的授课质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考虑到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古汉语文学兴致不高等问题,语文教师应首先创建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让学生们能时刻体验到古文学的熏陶,感受到其中的魅力与内涵。由此才能进一步施行因材施教的方略,为每一名学生量身制定学习计划。以《诗经》的教学为例,语文教师可以引入电影来赏析诗词内容,插入图片来介绍诗词背景。或者介绍与《诗经》相关联的故事,以加强课程内容的感染力度,帮助学生们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欲望。
(二)结合专业知识
语文学科在中职院校中逐渐低迷的主要原因就是与专业技能课配合的不够默契,俗话说:合则两利,分则两败。中职语文的授课应当寻求与专业技能的适当融合,既能衬托专业课程的地位,提高学生理解专业技能的能力,也能凸显出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比如在学习《苏州园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习编辑的学生们理解园林的色彩搭配,品味其中的文化意境。也可以帶领从事文秘方向的学生们构思介绍园林的文章,以加强陈述总结的能力。
(三)增加文学互动
中职语文学科中汉语言文学课堂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下,难以体现这门课程的内涵。唯有通过互动与交流,才能帮助学生们体会到其中的深意。对此,语文教师可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布置一些主题性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们去积极思考,努力探索。或者以社会中的某项事物作为命题,组织学生们写作文章,将文学融入生活当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诗词大会、古文辩论、文学演讲等互动竞赛,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古汉语文学的意识。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如果中职语文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尤其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面想要寻求突破。就要变革传统教学理念等弊病,改良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让语文教学与信息时代相接轨。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动力与兴趣,让语文教育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学生们学习专业技术的理解助力。
参考文献:
[1]张燕红.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9(27):179.
[2]牛小红.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51-52.
[3]李慧芳.关于中职语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文学教育,2019(5):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