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克青孜:一位中央国家机关援疆干部驻村记录》是如何炼成的

2020-06-22 13:08张京涛
新阅读 2020年6期
关键词:援疆书名驻村

张京涛

“村里草地很少,几乎都是荒漠。封面设计要以克青孜的景色为背景。”

“好,编辑团队也是这个思路。顺利的话,本月就可以下印厂了。”

这是笔者与邵祥理就《行走克青孜:一位中央国家机关援疆干部驻村记录》一书封面设计进行的简短对话。两个从未见面、各持己见的人,最终在封面设计环节达成了一致。

邵祥理是中央国家机关第九批援疆干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干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2017年8月开始援疆,曾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金融局“访惠聚”驻村工作总领队,驻阿图什市松他克乡克青孜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2020年4月7日,结束驻村工作。

编辑要跟作者交朋友

时至今日,笔者与邵祥理仍未见过面,但与邵祥理之间的沟通,已是毫无障碍、无缝衔接。我与他的交流,从一开始的拘谨、严肃,再到深入交流后彼此产生了认可、肯定,今天他已经是我的作者朋友。从事出版近20年,作为编辑,与文字打交道居多,但更多的是与文字之后的人打交道。作者与编辑是讲究缘分的。做出版的时间越长,这个感触就越深。出版社最后呈现给读者的是一本本图书,但这一本本书是有宿命的:作者是谁,编辑是谁,谁是操盘手,它最终是洛阳纸贵,还是不名一文、废纸一叠,全看编辑与作者能否完美合作。有句名言,一千個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实际上,一千个编辑就做一千个《哈姆雷特》。精品力作,不仅仅是作者呕心沥血之作,同时也是编辑倾心倾力之作。

选题创意来自《人民日报》

我与邵祥理的缘分,是从两年半前开始的。2017年,我还是人民东方出版传媒集团时政编辑部的负责人,主攻方向就是主题出版、党政图书出版,职业习惯就是每天回到家一定要翻看《人民日报》,其中首版之外的评论版是必看版面。这里面有大量的新思想、新提法,对于做好主题出版很有指导意义。

2017年12月7日,我在《人民日报》评论版看到了《当好“共产党派来的干部”》,文章字数不多,干货满满,内容既接地气,又接天线。驻村帮扶的经历,让我深深懂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个创意不经意间冒出来:如果请这位援疆干部写一本驻村期间的驻村记录,有没有可能会是一本不错的主题出版图书呢?这不就是“既有长镜头也有小切口,既接天线也接地气,既有意义也有意思”吗?市场直觉告诉我,这个选题值得做。

选题如何过关:跟踪、观察、筛选、决定

出于职业敏感,我记住了邵祥理。几个月后,我无意间看到“祥理视角”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里已有几篇稿件与我不谋而合。我浏览一遍,第一感觉就是南疆驻村素材很好,驻村经历十分感人,作为从未去过新疆的人,我对南疆农村的贫苦生活有了切身感受。让我略有犹豫的是,文稿只有几篇,文字折射出作者的驻村生活任务繁重,我不知道如此忙碌的邵祥理能不能坚持写下去。

我在微信公众号中留言,邵祥理进行了回复,我也知道了作者与克青孜村的更多信息。我就选题设想和他沟通了一番,他言辞严谨,反应平淡,一点儿也没有后来的活泼爽朗,我只记得电话的最后,他略有迟疑地答应写下去,但是有个要求就是如若出版,也是结束驻村工作后再出版。对此,我完全同意,尊重他的写作习惯、写作风格。与此同时,我也提出一个原则,请他原汁原味地反映南疆的驻村生活。

接下来的时间比较难捱。我隔三差五地就上微信公众号看文章,如果写得不错,就心生欢喜。看到他好久没发,又会暗自忖度,邵祥理不会坚持不下去吧?因为稿件未定,选题未定,合同未定,这种情况下,对于策划人来说是有风险的。在这方面,我的教训是深刻的,在不与作者签订合同的前提下,很多选题就跟丢了;如果与作者签订合同后,很多选题就写变样了。

基于编辑的天职,必须考虑选题的社会效益,同时也要考虑经济效益。在选题创意阶段,编辑只能是边走边看。在出版实践中,部分选题极有可能会被选题会否定掉。如果在选题会之前,签了合同,那只会徒添烦恼。这种阶段,既不能拍板决定,也不能举棋不定从而影响作者的信心,此刻策划人一定要有定力,只要稿件创作到一定程度,如果质量不错,那就需要策划人及时拍板了。从这个角度来说,选题策划人要有拍板的魄力与担当。转眼间到了2019年11月,这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举办年度选题会的时间段,邵祥理的驻村工作也将于2020年4月结束,选题应该启动了。得知选题通过,在审读了全部稿件之后,我们便与作者签订了出版合同。

小切口,大题材,内容是根本

出版是文化行业,这一行业吸引人的核心就是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内容为王,永远都是对的。主题出版读物的内容,一定要切题,另外,文本内容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通篇的大道理,很难有普及性。不可否认,那些宏大选题、鸿篇巨制,的确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以我做主题出版的经验来看,小切口、通俗读本,反而能够普及得更广一些。这本书符合我对出版内容的判断与甄选。

在与知识出版社社长姜钦云沟通后,我们一致认为,作者记录了援疆驻村帮扶过程中的经历、见闻。文稿内容不错,选题是小切口,反映大题材、大时代,不仅有意思,而且有意义,操作得当,完全可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从这个角度,我们读这本驻村记录,我们读到的不仅是精准扶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央在积极行动;更是读到了中央对新疆的关心、援疆干部对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精彩诠释。这本书稿是南疆人民奔小康的缩影,是真实、客观呈现中国人民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这一伟大壮举的美好图景。

与此同时,终审人员也审读完文稿,对内容也给予了很高评价:书稿内容十分感人,以作者为代表的援疆干部满怀热情、身体力行、真心实意地为南疆群众做好事儿做实事儿,为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做出了贡献。建议邀请知名人士为该书作序,同时如果能有个“后记”做小结就更加完整了。于是,在综合以上几方面意见,我们决定将此选题作为知识出版社2020年主题出版方面的重点选题。

书名是重点,品相是关键

分解编辑需要创意的工作,如:选题构思、设计思路、书名等不是坐在办公桌前就能想出来的,往往是信息集聚、头脑风暴后,瞬间迸发出来的。我曾策划的《我们为什么看好中国》《只有去中国才能看到未来》正是如此。书名《我们为什么看好中国》是2017年著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发表的一篇针对中国的报告的核心观点。《只有去中国才能看到未来》的书名是《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托巴斯·弗里德曼曾经跟女儿说过的一句话:“我很不愿意地对你说,你只有去中国才能看到未来。”如何给这本书起一个满意的名字,我们考虑到主题出版的共性,同时又要有创新,在几轮头脑风暴之后,确定正副书名联合使用,其中副书名点出选题策划重点,确定书名为《行走克青孜:一位中央国家机关援疆干部驻村记录》。

现在图书的品相比先前任何时候更显重要。如果说,编辑加工环节的打磨,着眼于文稿文字的打磨;版式设计、封面设计的打磨,更多考虑的是图书品相的展现。按照笔者的工作习惯,在整个出版过程中,创意先行、策划先行、设计先行,封面设计最先开始却往往是最后收尾的。因为在整个出版过程中,根据对文稿的理解,封面设计极有可能一直处于打磨状态。与我合作多年的设计师——尚书堂的刘青文对此深有感触,好在刘青文的创意达到预期,而这也印证了文章开头时我与邵祥理的那一番对话。

作者系知识出版社副社长

猜你喜欢
援疆书名驻村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第十八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获奖名单
援疆的夜晚
驻村第一书记
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我有故事,你带钱了吗?
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
克山县做好“三加强三提升”,助力驻村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
有效发挥援疆干部作用刍议
完整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