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书房,西方进教堂

2020-06-22 13:08柳斌杰
新阅读 2020年6期
关键词:读书

柳斌杰

人类文明的传承方式,中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大约在两千年前宗教兴起后就有了差别。西方最好的建筑是教堂,养活了大批牧师和传教士,传经布道,传承他们的文明。西方人从小孩起就要到教堂洗礼、净化心灵,长大了也要不断地到教堂,听圣经、唱圣歌、忏悔、认罪、祈祷、领悟上帝旨意。实质上就是传承西方的文化和文明,至今如此。而中国,从三皇五帝开始就把自己的文化和文明建立在以人为本的现实生活中,没有上帝、真主主宰的理想天国。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就是通过读书传承先辈们积累的知识和生存经验,延续中国的文化血脉,留下了数以百计的历史典籍。近年来,我们还以博大的胸怀,学习、研究、实践以马克思为代表的人类先进思想成果和现代化科学技术成果,发展中国的各类出版事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出版工程,优化了出版供给侧,年出书品种、数量、动销产品、发行量都稳居世界第一位。同时,我们已连续十四年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成年国民阅读率连续攀升,城乡群众读书活动形式多样。这次“宅家抗疫”过年,又成了一个全民读书的新风景。这都表明,中国的书香传统在新时代得到了发扬光大。

书香传统的形成

从上古开始,中华民族的先祖们就把文化建立在生活的大地上,并创造性地用书籍传承给自己的部落和子孙后代。早在黄帝时代就注重生命现象研究和护佑生灵,据记载黄帝三次问道广成子,问的就是人的生命、寿命,健康这些知识问题。经他总结的延长人们寿命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补”“养生之道”形成,并命官员逐字记录以传。这些被后人整理入《黄帝内经》,这本书已被列入联合国人类记忆遗产之中,可见其价值之高。由此而始,随着文字的发展,中国发明了许多出版技术和载体,书籍就不断丰富而成传承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著书立说、教书育人、读书成才的书香风渐起。三易(夏易《连山》、商易《归藏》、周易《易经》)就是官方修编的绝学。随时而去的《连山》《归藏》文本失传,但其讲述的天道地道人道都融入了《周易》,那些上古的历史传说都载入了《尚书》。所以《尚书》和《易经》是中华文化成书的“原典”,也是以后四书、五经、六艺、九数的根。在西周早期,就已经有八岁读书的规则,加之后来的诸子百家兴学办教,讲经劝学、读书的风尚就在中国形成。尤其是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形成之后,读书就成为社会才俊的最大追求,所以就有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千年古训,因此也造就“书香人家”“书香世家”这样一些令人肃然起敬的身份标识。再加上婚姻、嫁娶、丧葬礼仪上的乡规民约,如家中子嗣没有秀才以上的功名,他的父母就不能进入祖庙祖坟等族规,就更强化了读书重要性。正是这种力量促成了独一无二的书香传统。这与以色列人以读书谋取生存手段有所不同,其中包含了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

到了近三百年,西方工业社会兴起,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了,数、理、化、生物、医学等自然科学兴起,接着机械科学、技术、电子、航海、采矿等与制造财富有关的知识传播开来,中国的有识之士出洋考察,以亲眼所见,主张西学东渐,学西学,学科学,并派出和资助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工业化的浪潮和洋枪洋炮改变了只读“四书五经”的落后传统,促进了中国读书、教育现代变革,人们把读书与人生、社会、国家、革命、时代进步联系起来了,更加丰富多彩。读书的人与读书的家庭更多了,书香传统得到了发扬光大。新中国成立后,读书成了人民权益,并增加了新的时代意义,近年来出现全民阅读高潮。

先贤读书的榜样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劝学读书”,中国成语中就有一批与读书相关的故事,如韦编三绝、孟母三迁、悬梁刺股、映雪读书、然荻读书、手不释卷、红袖添香……等等,都是成功者读书的典范,引领了一代一代的读书者,照亮后来人的路。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三字经》,让我们了解中国的历史,以及人伦的次第与纲常,也是劝学的好文章。

正因为先贤的榜样和倡导,在中国文化中很重视耕读两件事,耕地种粮养活我们的自然生命。饱读诗书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由此留下了“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一些古训,世世代代教诲着读书人。

到了现代社会,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变了,但读书依然是人类传递文化,继承文化血脉的基本方式。马克思说,只有掌握人类创造的一切知识,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号召无产阶级在读书学习中提升自己的阶级意识和斗争的力量。列宁明确提出,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社会主义,要求苏维埃公民把识字读书作为基本任务。毛泽东主席更是我们读书人的榜样,无论少年时期、战争年代,还是晚年病魔缠身的关键时刻,他都是身不离书、床不离书、手不离书,常常读到不思饮食,痛哭流涕,不能自已,可见专心致志。当工作人员叫他吃饭时,他常说:“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但书不可以不读。”这是一个什么情景?什么精神境界啊?我们当为之震动。他当然不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功利读书,也不是当下应试的名利读书,而是吸取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精神力量,为了终生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伟大事业。

我对读书的体悟

和平年代里,读书是人成长、发育、生存、发展的一件大事。中外名家写了不少“人为什么要读书”这类著作,现代人也说,“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心灵对话”一类的意思。我觉得这种理解有点轻飘飘。父母花了心血和一生的积蓄,让子女用20多年的青少年时期去读书,你用十八年或更长的时间去读研考博,难道就是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我觉得这不是本质。我在此说一点自己的体悟。

我是靠读书成长起来的,读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由于出生在战争环境下,父母、亲人都失去了。母亲去世前告诉我的遗言,就是“现在解放了,好好读书,只有知识是你的,火烧不了,水冲不走,她会帮你走上人生路。”那时候我还不到七岁,只是记住,不甚了了。上学后教室挂了几幅名人格言,最忘不了的是培根的格言“知识就是力量”和 高尔基“知识是照亮人类灵魂的灯塔”。虽然那时年纪小理解不了,但知道读书是与人生有关的大事,是件终生受益的事。从此以后的20多年,就以油灯黄卷,以书为伴开始我艰难的人生之路。完成小学学业,坚持上中学,那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虽然吃饭都成了问题,但书是要读的。为了多读书,我自愿去管理学校图书馆,六年的十二个寒暑假我都吃住在图书馆里,六个春节也是在图书馆里过的。除了整理书目外就是读书。从书里认识了世界、认识了自然、认识了人生,学得了知识和人生经验。“文革”期间,许多书籍被封存了,只有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可读,我就读马列和毛主席的书。“文革”后期,我在企业办了工人大学,组织青年读书学习,自己授课、讲座、培养学习风气。正是这样的读书生活,助我在全国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考上了新中国第一届硕士研究生(以前新中国没有学位制),从边疆矿山来到了首都北京,这可以说读书是命运的转折点。我的成长离不开读书。生命危机时,靠读书和健康知识活过来了。遇到难题了,在书籍和科学知识中找辦法,在最艰难时就找书籍这个最忠实的朋友来帮助;可以说,读书是我知识、智慧、力量的源泉,理想、信念、品德、意志、决心、思想方法、行为方式,等等。凡属后天形成的精神要素,都是从读书中得来。

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不仅是中国也是全人类的一次大劫难。中国在应对策略中,“封城”“居家隔离”这样的阻断措施见了实效。不幸中有幸的是改变了千年的传统年俗,形成了“宅家读书”“读书过年”的新风尚。看到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都读了不少书的报道,看到全民阅读在线发展的新气象,我悟到一些道理:在人类危难的时候,人们能静下来,理性思考一些现实问题,如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人和环境的关系,细菌和人的不解之缘,都需要科学知识去回答;人类的力量和自然的力量怎么平衡,为什么一个小小病毒能打败将军、总统、首相,那些现代技术武装的核动力舰、游轮却对病毒无能为力,难道我们还不敬畏自然力么?它说明自然力的利用和抵御只能靠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还有,在瘟疫肆虐中暴露出来的人性中闪光的东西和人性中隐藏的丑恶的东西,怎么在制度设计中和社会生活中加以发扬或坚决遏制,防止危害人类社会。这些都可以在深度阅读中找到科学、理性的解决办法。

我们人类本来就是在各种灾难中走出来的,人类也是在同自然界既友好又斗争中获得独立地位的。古今中外,有大量关于战争、瘟疫、火灾、水患、干旱、虫害、地震、火山、海啸、台风发生的记录,既有灭族灭国的教训,也有斗争的经验总结,还有趋利避害的科学方法,一切都在书上,只是我们没有认真去读而已,现在应该警醒。

我希望我们在全民阅读中记住这次疫灾的教训,好好读一点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生命科学、医学科学、卫生健康知识、健身强体的技能,那比“追星”和“网红”有用得多。组织和引导来一次科普大阅读,从而大大提高中华民族科技知识水平和科学生活方式,大大增强我国国民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地建设惠及十四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做出新贡献。

作者系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

猜你喜欢
读书
郭初阳:读书真的太有意思了
读书使人进步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妙对故事
世界读书日
某君爱读书
我们一起读书吧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