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颖
(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当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越来越多,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给人类健康以及生存环境等有严重影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属于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患者早期肢端感觉异常,存在有过敏好疼痛等表现,发病后期可能会累及运动神经,降低肌腱反射[1]。当前临床上在DPN治疗方面主要是利用西医方式使患者疼痛和代谢紊乱问题得到改善,中医应用在DPN治疗方面同样可取得理想效果。本文选择近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DPN患者进行研究,分析DPN患者给予甲钴胺联合木丹颗粒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DPN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西药组患者40例,男女患者比例27:13,年龄45~72岁,平均(57.2±3.7)岁,联合组患者40例,男女患者比例28:12,年龄45~73岁,平均(57.8±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符合《内科学》糖尿病及并发症诊断标准;(2)未出CNKI AMLC- 3 -现糖尿病组、酮症酸中毒、感染等表现。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2)精神异常史。
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措施,控制患者血糖。
1.2.1 西医组
西医组患者给予甲钴胺(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812,生产单位: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口服,0.5 mg/次,3次/d。4周一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2.2 联合组
联合组患者在甲钴胺基础上给予木丹颗粒(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80033,生产单位:辽宁奥达制药有限公司),口服,7 g/次,3次/d。甲钴胺用法用量与西医组相同。4周一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及全血粘度变化,血脂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包含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全血粘度
使用血流变检测仪检测,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变化。
本次研究中所有试验数据均运用SPSS 20.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计量资料通过t来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西医组和联合组患者在血脂和全血粘度指标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脂及全血粘度指标均下降,联合组患者指标改善更为明显(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脂及全血粘度对比
西医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分别(4.5±1.3)、(3.8±0.9),联合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分别(4.5±1.2)、(2.4±0.7),联合组患者症状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患者存在多食、多饮和身体消瘦等表现。DPN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脂类代谢紊乱,出现微血管病变,神经生长因子数目降低等。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2]。糖尿病患者出现DPN后,患者肢体出现无力感,温度觉减弱,感觉以及运动神经传导下降,失去在外界环境感知方面敏感性,增大患者痛苦,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因此,临床上在DPN患者治疗方面必须要注意患者血液流变学以及临床症状等的改善。当前临床上在DPN治疗方面以控制血糖以及神经系统药物方式为主[3]。甲钴胺为内源性辅酶B12,能够参与集体转甲基发硬,从体外摄取叶酸促进神经细胞内蛋白以及磷酸酯合成,对核酸代谢起到调节作用,促进神经元间传导速度[4]。木丹颗粒属于中成药,在DPN治疗方面有广泛应用,药方中包含有黄芪、延胡索、川芎、红花等药物,黄芪补气,延胡索补气活血,川芎、红花等活血化瘀,诸药联用,可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甲钴胺和木丹颗粒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提高DPN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
本次研究表明,在血脂和全血粘度方面,治疗前,西医组和联合组患者在血脂和全血粘度指标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西医组和联合组患者全血脂及全血粘度指标均下降,联合组患者指标改善更加显著(P<0.05);在症状评分方面,西医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分别(4.5±1.3)、(3.8±0.9),联合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分别(4.5±1.2)、(2.4±0.7),联合组患者症状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
综上所述,DPN患者联合甲钴胺、木丹颗粒治疗,可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和全血粘度,降低患者症状评分,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