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及其建议

2020-06-21 02:49龙双双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9期
关键词:睡眠中小学生健康教育

龙双双

【摘 要】睡眠作为人基本的生理活动备受生物学家、心理学家、认知神经科学家、教育学家关注。睡眠影响着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日常学习。而当今社会却存在着中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的现状。中小学生学业压力、不良的睡眠習惯、心理健康状态等是导致其睡眠不足的主要因素。为改善学生睡眠,建议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为中小学生睡眠提供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家校合作对学生睡眠进行监管和提高学生睡眠主体意识。

【关键词】中小学生;睡眠;健康教育

睡眠活动占据人生历程的三分之一,它是维持生命至关重要的生理活动,生物学家、心理学家、认知神经科学家、教育学家都认识到良好睡眠对学生有重要意义。

1睡眠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

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推动着实证科学的进步,睡眠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生理活动,科学家们开展大量相关睡眠的实验研究发现睡眠是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1.1睡眠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是指中小学生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中小学生的身高与体重、脑结构、视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情绪等都是衡量学生身心健康的标准。在黄翠梅、魏明香等的调查研究中显示:

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的调节生长激素都在睡眠过程中分泌,学生的睡眠习惯和睡眠质量影响学生身高和体重[1]。大脑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器官,睡眠质量对我们大脑细胞、大脑结构的塑造也有重要影响。日本东北大学研究小组经过4年的跟踪发现“睡眠10小时的孩子与睡眠6小时的孩子相比,海马的体积增大了一成左右”[2]。陶然、温勃、董彬、马军等人开展了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中国汉族7-18岁学生睡眠情况与视力不良的关系研究,其研究结果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可辩驳事实,睡眠充足与学生视力不良呈负相关,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学生预防近视[3]。淋巴细胞是重要的免疫力细胞,研究发现超过两周的睡眠不足会引起身体淋巴细胞的减少和淋巴细胞活力减弱,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我们对疾病的抵抗力[4]。睡眠维持机体正常运转,长时间的睡眠不足会使神经系统内的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调节功能紊乱[5],这些神经递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情绪,睡眠不足的学生更容易焦虑、抑郁、躁狂。

1.2睡眠与中小学生学习

学习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探索真理的高级的认知活动,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紧密联系,感知觉能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都被视为认知能力的组成部分。睡眠不足的中小学生其认知能力相对较差,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睡眠障碍的中小学生较睡眠良好的学生神经系统的活性较低,他们对环境的刺激反应时间会延长,其感知觉能力也较差一点。记忆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部分,充足睡眠是保障良好记忆力的基础。睡眠过程也是学习记忆的过程,睡眠剥夺实验证实了睡眠影响长时记忆。中小学生长时间段的睡眠不足会使学生记忆力减弱。彭华,贺斌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健康人睡眠剥夺后注意力明显下降,并且睡眠剥夺时间越长越明显”[6]。哈佛医学院教师劳伦斯·爱泼斯坦认为睡眠不足会对思维能力产生负面影响[7]。

世界著名著作《心理学原理》的作者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在教育活动中,我们要与我们的神经系统成为盟友而不是敌人,这种观点与具身知识观相吻合,可见睡眠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现状

睡眠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指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越发注重睡眠科学,不少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积极开展对睡眠的研究。

在中国科协、卫生部等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于1994年成立了中国睡眠科学领域最权威的专业学术机构——中国睡眠研究会。该机构通过对青少年儿童睡眠的研究,2019 年发布了《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其调研结果显示,“当代青少年儿童存在普遍睡眠不足的情况,其严重性随学习阶段上升而明显加重。小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8.45小时,40.2%睡眠在9小时以上,32.2%睡眠时间在8小时以下;相比之下,中学生平均睡眠时间只有6.82小时,仅18.9%睡眠时间在8小时以上,达59.4%睡眠不足7小时。”[8]2021年3月初,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编写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19—2020)》蓝皮书中指出中国学生的睡眠不足情况极为严重,超过95%的小学生、近90%的初中生和84%的高中生睡眠时长未达标[9]。

3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原因探寻

影响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有很多,中小学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业负担始终是学生睡眠不足的首要因素。以高考为指挥棒的人才评价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压力巨大,“一考定终身”的错误观念误导人们的思想观念。教育部提出“学生减负”建议,《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上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平均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初中生每天完成书面作业平均时间不超过一个半小时。即使有这样的相关规定,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学生的成绩,科任教师依然布置大量的作业,使得学生加班加点完成作业。还有一些家长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学生一放学就将其送入辅导机构,这样学生就不仅要完成学校教师的任务还要完成辅导机构教师布置的任务,这些无疑都严重影响到中小学生的睡眠。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学业难度更大、升学压力加具这也是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

影响学生睡眠的第二大因素是学生的不良睡眠习惯。当今中小学生生活在信息化时代,有接受高质量教育条件的同时也拥有了接受更多娱乐信息的机会。研究推算青少年儿童人口总体中,网民占比约为90.0%,部分中小学生夜晚睡眠时间却在玩电子产品,例如手机、电脑、游戏机等,这些电子产品容易让学生成瘾,不断推迟睡眠时间。一些学生喜欢睡前吃零食,这也是不良的睡眠习惯,会影响学生的睡眠质量。学生睡前剧烈运动导致机体兴奋也会推迟入睡时间。

影响学生睡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水平是机体平衡的一个标准,长期身心不健康的学生会出现心境障碍,机体功能的失调、神经递质的不平衡对睡眠会产生重大影响。医学实验发现患有抑郁症、焦虑症的病人一般都有睡眠障碍。

4改善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建议

4.1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学习是中小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任务,只有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学生才能保障充足的睡眠。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主要表现在数量上超负和标准上超负,数量上超负的表现之一是学生回家完成书面作业时间过长,标准上超负主要指学生所接受的教学和相关考试的难度超过学生的实际可接受能力。教师则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布置与学生所学内容高度相关的作业,作业量不能过多。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关注到中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最有效的教学,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应该合乎学生的学习能力。

4.2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中小学生睡眠的习惯在于平时的养成,只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才能拥有好的睡眠,拥有好的睡眠才能拥有更健康的身体,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受益终生。睡眠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学龄时期,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睡眠习惯要从小抓起。高效的睡眠需要充足的睡眠时间,教育部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有10小时,初中生应有9小时,高中生应有8小时,学生应该按照这个标准去规划自己的睡眠时间,按时入睡。睡前玩电子游戏等不良行为习惯也会影响学生的睡眠时间,学生应睡前不玩游戏、不剧烈运动、不喝强刺激性的影响睡眠的饮料。

4.3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

家庭为了学生的优质睡眠必须对家中卧室环境进行管理。家长为学生买最适合的床褥和枕头、使卧室温度湿度适宜无异味、拒绝噪声让卧室隔音效果足够好、使卧室有效保持黑暗、避免在睡眠环境中使用噪音较大的电器、将电子设备移出孩子的卧室等措施都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快速入睡。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措施为学生营造适合的睡眠环境,例如播放轻音乐帮助学生入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社区也应该重视学生学生睡眠,应制定相应规定为学生睡眠让路。

4.4家、校、社会合作对学生睡眠进行监管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落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家长是孩子成长的陪伴者,作为亲人应该帮助孩子制定作息时间表,在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合理确定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时的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需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学校教师还要加强对住校生的睡眠监管,提醒学生按时就寝。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生睡眠规范,对违反学生睡眠规范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为在校学生营造良好的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就寝。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更要重视做好中小学生睡眠管理与指导工作,将学生的睡眠状况纳入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

4.5提高学生睡眠主体意识

提高学生睡眠主体意识,首先学生要认识到睡眠的重要性。学校要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教育内容,教师和家长也应该积极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家长会活动等宣传充足睡眠对中小学生健康的重要性。学生是自己睡眠的主人,个人的睡眠质量与自己的睡眠意识、睡眠计划、睡眠监管与调控有关。学生不可忽视自己的睡眠意识,在应该入睡的时间,学生应该满足自己的睡眠意愿,按睡眠计划及时入睡、准时起床、对睡眠有效监管与调控。

结束语:

中小学生的睡眠与他们身心健康和学习活动密切相关,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快乐学习,保障中小学生充足睡眠尤为重要。中国睡眠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调查研究警醒我们注重中小学生睡眠情况。为改善学生睡眠,应该去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为中小学生睡眠提供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家校合作对学生睡眠进行监管和提高学生睡眠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黄翠梅,魏明香,吴丽娜,张翠闽,赖诚杰,陈冰.韶关市学龄儿童睡眠习惯与身高、体重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5):187-189.

[2]充足睡眠保障孩子大脑健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11):2696.

[3]陶然,温勃,董彬,马军.中国汉族7~18岁学生睡眠情况与视力不良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0):1514-1516+1520.

[4]睡眠增加抵抗力[J].国际人才交流,2011(06):62.

[5]管玥,周红伟.小学生睡眠质量与焦虑情绪的现状及关系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0,37(04):382-385.

[6]彭华,贺斌,赵忠新,赵明霞,李雁鹏,夏斌,黄流清.睡眠剥夺对健康人注意力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9,22(02):133-135.

[7]劉加.更好的睡眠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4(07):43-44.

[8]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健康白皮书 2019年[A]. 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9年第4期)[C].: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19:51.

[9]张守坤,王阳.超八成中小学生睡眠时长未达标 教育部提出将学生睡眠纳入考核 是谁“偷”走了青少年的睡眠[J].决策探索(上),2021(04):20-21.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睡眠中小学生健康教育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早产儿不同体位护理对其心肺功能睡眠呼吸暂停胃潴留影响的临床研究
ipillow健康睡枕
组织公平对员工睡眠的影响
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对睡眠生理的不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