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珂
摘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人力资源所发挥的主导作用。结合近几年贵州烟草的发展状况,一支强有力的领导团队、年龄、知识结构合理的員工队伍,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而企业中青年员工更是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认真分析和研究企业青工思想工作的效果,也是人力资源部门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就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青工思想工作谈以下几点认识。
关键词:青年员工;成长
就目前来看,贵州烟草企业青工主要由复转军人、大学毕业生构成,近年来由于企业的不断发展,青工的数量也逐年增加,他们的思想状况如何?在企业生产和工作中的积极性能否得到发挥?青年员工是企业中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主要特点是:视野宽广,知识面较宽,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较快,框框较少,有一股子冲劲,但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理想和现实产生很大的冲突,在青年员工中逐渐产生一些普遍性的思想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进取精神:随着工作时间和经历的不断积累,属于青工标志性特点的冲劲不断减弱,个人发展目标逐渐淡化和动摇,甚至缺乏个人目标。
2.主动工作的积极性不断降低:随着个人岗位的逐渐固化,主动承担本职以外工作的积极性逐渐降低,秉承“拿多少钱,干多少事”的原则开展工作。
3.缺乏竞争意识:青工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受教育程度不同,家庭的环境不同,相互磨合过程中逐渐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的想法,加上国有企业“铁饭碗”的思想,员工的岗位压力很小,使部分青工缺乏在岗位上下功夫,勤学苦练、积极向上的精神,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意识在青工中明显淡化。
要解决青年员工的成长问题,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完善企业培养机制,搭建青年成长平台。综合分析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思想观念方面
企业领导层应将青工成长问题纳入日常管理范围,加强对基层部门的统一指导和督促检查;各基层部门应加强青工培养的大局意识,对人才的培养不能局限于为部门需求而培养,应多从企业发展层面考虑,配合企业培养目标,进行人才的培养,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客观的选拔培养机制。
(二)培训培养方面
1.好的培训课程以及优秀的内部培训讲师,是企业提升培训效果的基础,也是提高员工学习兴趣的关键。企业应建立明确的培养目标,保持培养计划的延续性,避免受到其他方面的干扰。同时各级管理人员要充分履行好“教练员”职责,有效的解决好“工学矛盾”问题。
2.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对于物流运输、仓储管理、工艺质量、设备维修、自动控制等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也必须完善企业内部培训制度,合理化、科学化制定企业内部培训机制,形成对青年员工的“N+1”培训管理。
所谓“N+1”模式应涵盖三个模块:
一是岗位集训+“师带徒”培养模块。根据企业发展需求预测,依托内部培训师资资源,按照不同岗位要求,分类设计,开发培训课程。加快企业培训体系建设,提升企业培养培训能力。同时,与企业“师带徒”活动相结合,发挥导师功能,其目的是对青年员工在成长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辅导和指引,少走弯路,更快的接近预定目标。
二是专业培训+综合素质培养模块。专业培训解决了企业专业岗位上的人才需求问题,而不能解决员工知识面单一,综合素质不够的缺点。企业应在各专业培训的基础上,不断加强青年员工的综合素质培养,如技能人才的管理类培训、情商类培训。
三是车间培训+厂级培训模块。鉴于基层班组是三班运作,不能大批量的举办集中式培训的现状,应以车间培训为主,以厂级培训为辅。着力在车间及班组开展形式多样的,以解决单一问题为主的短小型培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学矛盾。
3.同时作为培训管理部门,应建立培训信息发布平台,加强培训组织实施前的信息交流,征求各方建议,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修订完善培训考勤管理内容,固化培训报名流程,实行部门报名负责制,加强培训前报名确认,培训中严格执行考勤考核,确保培训效果和培训目标的实现。
(三)体制机制方面
青年人才是企业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是生产一线发展的中坚力量。企业针对青年员工的激励措施力度不足和政策落实不到位也是青年员工缺乏足够向上动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1.针对青工存在的缺乏竞争意识的问题,企业应从机制引领上下功夫,应拟定适应企业现实状况的相关岗位管理规定,梳理岗位任职资格,明确岗位晋升条件,促进岗位间的良性竞争;在关键岗位上可以适当的增加人才培养的实践机会,增设副岗位(即培养岗位),提供岗位学习平台。在岗位管理上,应优化岗位竞争环境,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让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对于不同岗位之间的交流应建立相应的平台,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形式选拔优秀的人才到合适的岗位,促进岗位间的合理流动。
2.加强青年员工职业观指导,多部门共同配合制定青年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首先,企业各级管理层必须对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工作有足够的认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不仅能帮助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明确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稳定员工队伍,而且能为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规划及其实施提供较为长期的支撑。其次,人力资源部门需进行整体规划的制定,对各部门青年员工制定员工培养方案,以及出台对青年员工的培养、激励、考核机制。实现培训和培养有机结合,通过激励机制,不断促进青年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工作有机融合。再次,各部门必须依据青年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并实施。最后,是要解决好发挥青年员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青年员工要深刻了解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必要性和科学方法、手段,必须积极参与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中来,这样才能使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有机融合,达到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最佳效果。
3.引导青年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归属感。对在企业发展各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加大挖掘、培养、选拔树立和宣传力度,发挥团委作用,开展各类竞赛、活动,采取评选“技术能手”、“优秀青工”、“卓越之星”等形式,借鉴各行业先进经验、方法,提供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推动企业良性发展。
4.优化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改善青年成才企业环境。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更需要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的支撑。青年人才成长,个人内在因素固然重要,但同时也需要企业为其创设良好的外部成长环境,搭建公平、公正的交流、发展平台。通过优化企业青年人才的成长环境,培养、凝聚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真正实现“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进而达到加快青年人才成长步伐的目的,使青年人才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主力军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