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吕孩
摘要:品德生活课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引导,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并与周围的人和物发生实际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自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真正达到课程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 活动 体验 道德
当前小学品德生活课仍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内容、方法存在说教化、简单化、灌输化和成人化的倾向,造成了学生知行不一致。为了充分发挥品德与生活课的作用,改变品德、生活课教学现状,达到知行的统一,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我们尝试了品德生活课活动化教学,针对学生个性化特点,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课堂上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在活动中感悟道理,培养道德情感,深化道德认识,提高道德能力,达到品德生活课的目的。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儿童。儿童品德的形式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4]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品德生活课教材是以儿童的生活为依据,从儿童的需要出发,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范围涉及广,但由于地域不同,民俗差异,教师要根据本地实情以及学生的兴趣、需要及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如《孝心献老人》一课的学习,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说说自己的亲人是怎样做的?自己又应该做些什么?使学生真正体会老人对我们的关怀,懂得做人的道理。
三、活动过程要有准备,有延伸
(1)注重课前活动,在生活中收集学习信息。课堂学习材料来自于生活,只有切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材料,学生才能易于学习,乐于学习,更有助于提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所学内容出发,进行相应的课前活动。课前活动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知,为课上学习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道德实践能力,发展学生自主的精神,常用的有:资料收集、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动手实践操作等。
(2)加强课后延伸,升华内化。无论是课前的积累与准备,还是课后的延伸,都是为了能将对社会,对生活的体验、感悟运用到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处理遇到的社会问题。因此,教师的任务不只是停留在课堂上,应重视课后的延伸教育,扩展品德生活课的教学空间,[3]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课堂,亲身实践,发展道德能力。①在家庭中得到锻炼。家庭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主阵地,教师应充分地利用。如教学《学做家务活》时,教师可与家长进行联系,请家長指导孩子做家务,督促孩子学会做家务。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而且学生思想品德观点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改变、养成,是通过社会实践来获得。如教学完《我生活的社区》一课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的社区的各种情况,开展小宣传、小建议活动。③与学校活动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明白了一些道理,如果和学校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如教学《我帮你,你帮我》一课后,教师可以设计每月评比“助人之星”,让学生把助人同学的名字写在“友谊之花”上。
四、利用多种活动,增强学习趣味性
“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4]可见乐学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最高境界,而儿童好新奇,专注时间短,因此我们的活动应多种多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1)角色扮演活动。教师将课堂作为一个人生的舞台,设计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扮演角色,让学生“身临其境”,是一个让孩子在课堂上习得与人交往能力的好办法。
(2)辨析、讨论活动。社会生活是复杂多变的,也存在着许多矛盾之处,而学生的成长也正是在不断的矛盾中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5]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讨论、辨析,在分析比较中认识社会,学会生活。
(3)实践操作活动。品德生活课始终担任着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这一重要任务,而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产生道德动机和行为效果不一样的现象,这就是要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引导,达到知行统一。如教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课后,当堂进行整理书包等操作练习,把学生道德认识化为道德行为。
(4)资料展示活动。教材安排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课前进行广泛的资料收集。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筛选,并以恰当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展示过程中既是学生对自身知识的梳理,又是一次极好的与人交流、学习的机会。
(5)自我展示活动。在课中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时空,让他们凸现个性,展示才能。通过活动,学生看到自己两年来的进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为自己在学习中所取得的进步感到高兴和自豪。
五、活动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教学中,并不是所有与教材有关的活动都可以组织开展,在众多的活动方案中,必须寻找最能使学生从中获得道德认识与社会能力的活动组织开展,如果目标把握不准,那么一切形式活动都毫不意义。
六、活动中要摆正教师的位置
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形式,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得以实现的,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任务与传统教学自然有些不同。教师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这三种角色是在其与儿童的互动中综合、动态地实现的。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因此,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摆正自己的位置,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自觉地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宏.使活动真正发挥实效[J].教学月刊出版社,2005年1月(上).
[2]沈洪华.活动 感悟 提炼[J].教学月刊出版社,2005年4月(下).
[3]田慧生.郁波.活动教学研究[J].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7月.
[4]韩永平.活动型思想品德课教学初探[J].2000年第11期.
[5]陈敏.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的活动化教学[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