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慧
摘要: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要求,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由于初中语文具有“育人功能”,且在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是对青少年渴望美、追求美、创造美等实际需要的回应。因此,将语文教学课堂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是教师在践行新课标教学理念过程中的重点之一。本文从营造审美氛围;激发审美情感;诱发审美体验三个方面结合教学进行讨论。
关键词:初中语文;美育;教学实践
“学而优者仕”、“利益至上”等落后的传统思想,引导人们忽视了教育中育人的功能,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成长。落后的传统思想对语文教学产生种种不利影响,在素质教育理念备受推崇的当下,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备受重视。教师不应像过去一样,去过度的去追求客观性、准确性、标准化的语文教学,而要引导学生摒弃传统的为学习而学习的思想和方式,转而对学生实行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促进学生的语言审美、阅读审美等能力得到发展。
一、营造审美氛围
如同学生学习固定知识的课堂氛围对学生学习效率影响的重要性一样,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时,课堂氛围的调节也是十分重要的。课堂环境包括课堂物理环境,比如温度、空间大小、座位编排方式等,以及其他物理因素,比如光照、噪音等;同时,也包括课堂软环境,即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参考的资料,以及资料的展示形式等。教师要注重对课堂环境的设计,为学生营造可以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学习环境,以实现对学生的文学审美教育。
例如,教师在教学《沁园春·雪》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好的环境,对本诗文中作者展现的情怀进行更好的体会,为学生从多方面进行了课堂的快速设置。首先,教师让学生关闭窗帘,这是为了让学生在暗黑环境中更好地欣赏将要由多媒体展示的视图资料。在资料展示过程中,学生欣赏了《沁园春·雪》的诗歌朗诵音频,同时欣赏了与此文章主题相同的短视频资料。学生在听觉、视觉接收到高质量信息的情况下,感知、理解了作品中所表达的丰富情感,从而实現提升审美能力的目的。这表明,营造审美氛围,利于学生进行语言审美能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美育。
二、激发审美情感
对学生实行审美教育,仅仅依靠教师一个人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中央位置,因此,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与教师互动程序、学生与学生互动程度更决定了教师的美育效果。因此,教师要进行审美教育,作为主体的学生不能无动于衷。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让学生的课堂的知识学习与审美情趣、审美技巧等知识的获得没有阻碍,从而更高效率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助力教师的美育质效更上一层楼。
例如,教师在教学《故乡》一课时,就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对作者对面临故乡的不同感受进行了仔细的品味。如教师在与学生分享作者对“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的不同感受时,就通过品读作者的“回忆”与“所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投入的情感,继而受到感染,对作者对回忆中的“故乡”的情怀以及对现实中“故乡”的无奈进行了感受。学生由文字欣赏而产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教师的美育质量和效果也因为对学生的高效引导,而获得了本质的提升。
三、诱发审美体验
语文审美教育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产生审美体验,我们的教学中常常对教材分析过于详细,过于固化。学生对模式单一的知识的学习容易感到乏味,影响学生得语言审美能力发展。因此,教师不应让学生被动的仓促的去接受知识和文化信息等,而要给予学生时间和机会去思索,让学生去仔细的品味文章,产生审美的体验;让学生在间接地学习体验中,展开联想,体验、感受文章中的美。
例如,教师在教学《登楼》一文时,就注重了诱发学生的审美体验,来让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思维和审美能力获得了提升。如教师在同学生一起学习了诗文含义后,针对具体字词进行了“现实”的结合,并通过多媒体信息展示工具的运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品味,去思索。如“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教师由此分享道:“先写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更显诗人流离他乡而愁思满腹。”然后,教师将作者眼前的“景色”与“万方多难”的配图结合展示,并给学生仔细品味的时间。通过教师为学生营造利于审美体验的课堂,学生的审美体验的获得提升,教师的美育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尤其是即将毕业的九年级学生的语文审美素养亟需发展,并得到质的提升,这需要教师的科学、有效的指导教学。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并在实践的教学中,将践行新课标教学理念的课堂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让学生在教师营造审美氛围的环境中进行资料的观赏与学习;让学生在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审美情感得到激发,审美体验得到提升,实现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实行美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訾莉.刍议美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自然呈现[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39.
[2]洪蕾.关于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0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