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娟
摘 要:历史核心素养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观念的要求,同时指向了学生的人文修养,在现阶段的历史课堂中,教师能够基于思维导图的创建、讨论活动的开展,以及探究模式的应用,助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让学生收获幸福人生。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历史;探究式
新课标当中指出,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的目标,争取让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逐步形成带有学科特征的价值观念和关键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让学生更加有归属意识和责任观念。所以,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应当将历史核心素养的五个目标作为教育的指引,让学生在建构基础历史理论知识的同时形成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一、利用思维导图,建立多维知识体系
胡适曾经将历史比作是一个任由人来打扮的姑娘,指出了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历史,建立属于自己的历史体系。所以,在新高考的背景下指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认知,教师也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体系的建立,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某一事件。而思维导图这一教育工具,就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能够指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的手段,自主整理历史知识,从而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唯物、辩证历史思维。
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一课来说,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创建,让学生完善历史体系的创建。如有学生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心词出发,延伸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等支路,并根据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每一支路后内容的补充,形成完整的思维导图。在这一思维导图的制作中,该生不仅能够将本节课的历史知识点进行串联,还能够基于自身的实践,形成隶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看待历史知识的角度。
显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思维导图的建立,能够让学生以多维度地角度进行历史知识的认知,从而建立历史知识整体观,基于唯物、辩证历史思维进行基础历史知识的学习。
二、利用讨论活动,彰显学生本位观念
在新课改当中指出,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结合学生的知识构成基础,以及学生心理特点等,对学生展开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历史课堂中,不拘泥于死记硬背的传统教育模式,真正地激活课堂。因此,教师可以将合作讨论的教学活动引入历史课堂之中,让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的多个角度进行历史问题的综合思考,从而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进行历史知识的探索。
例如,在教学《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合作活动的创建,强化学生的本位观念。在课堂中,教师先对学生进行学习小组人员的安排,之后,教师围绕课本中的内容,向学生提出“为什么会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呢?”的合作讨论问题,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随后,学生从政治、经济等多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从而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加深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形成原因的理解。在学生开展讨论活动中,不仅能提升自身在课堂中的参与性,调动课堂的活跃性,同时也能让学生深化认知,真正地理解经济危机的实质。
可以看出,当教师为学生创建相互交流的课堂活动后,学生能通过相互交流的形式,彰显自身在课堂中的本位性,以政治、经济等多个角度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从而提升认知实效。
三、利用探究教学,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问题是激发学生进行思考的动力,也是让学生产生认知欲望的源泉,因此,为了避免烦琐的教学步骤,让学生真正地依靠自身的作用和能力,进行基础历史知识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自学能力,教师可以使用问题作为中间的媒介,让学生对历史内容进行自主分析,从而逐步完成对历史知识的有效认知。此外,教师也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处于发展的阶段,所以,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地点拨。
比如,在教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的提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我们能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的历史事件。结合上述内容,教师向学生提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本当中的内容,进行上述问题的分析,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出答案的过程中,认识背后的历史知识,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答案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认知的效果。
不难看出,教师基于历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设问,能够摒弃传统琐碎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索,从而在分析答案中理解基础内容,实现学习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尽管在目前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仍然存在弊端,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效果也不尽人意,但是,只要教师坚定不移地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为导向,进行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在长期的积累中必然会出现质的变化,从而落实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新高考背景下历史知识的有效讲解。
(作者單位: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