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云云
【摘 要】英语阅读是信息输入的一种主要手段,是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智力和情感的重要途径,是基本的智力技能,也是英语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也要着重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本文以一节阅读课为例,讨论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中通过具体任务和活动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并对阅读教学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培养;阅读教学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完整地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并对之进行了界定:“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英语阅读,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现代社会,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获取手段,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教师不仅要在教学理念上进一步提升、理解英语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更要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地去践行。本文以人教pep版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4B Read and write 为例,探讨如何将英语核心素养落实到日常的阅读教学实践中。
1.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目前,学校的英语教学中虽然大多开设有英语阅读教学课,但因为受课时的限制,学生阅读的时间难以得到保障。而且学生阅读的素材大多是教学配套的教材和教辅材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少有学生能够养成主动阅读英文的意识和习惯。小学生英语阅读方面,大部分学生除了英语课本外,很少有学生真正去阅读和体味。在课堂上,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了解语篇大意后,学习语篇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点,课堂阅读教学方法欠缺,使得阅读教学的层次停留在最基础的语言层次,很难上升到思想层次。学生不仅无法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也无法获得充分的阅读体验,更无法在阅读课堂中养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在阅读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阅读素养,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从语言教学中填补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品格,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
2.聚焦英语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实践
2.1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
(1)教材分析:本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4 When is the art show? B Read and write. 这是一篇四篇英文观察日记,通过讲述两只小猫的生长过程,将单元主题英语日期的表达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体现了生活化的原则。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习得什么是日记,以及日记的要素有哪些。并且能够利用核心句型“They are___on_____./They have_____on______./They can_______on_______.”去描述和记录日常生活所观察到的事情以及所体验的活动。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之前的英语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英语的能力,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储备,且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前三课时中学习了如何询问并回答节日的日期和生日的日期。但是文本的类型——英文观察日记却是他们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让学生用英语独立的完成一篇观察日记是本课的一大难点。因此,在进行这一语言输出环节之前,我设计了大量的语言输入活动,由易到难,由浅至深,层次递进,以帮助学生攻破这一难点。
(3)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我设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语言能力: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观察日记;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提取有效信息。
文化意识: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珍惜和热爱每一个生命;能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学会享受自己成长的过程。
思维品质:通过口头提问、小组合作、小组展示等任务,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信息,在大量的语言信息中找出课堂任务中对应的有效信息,能够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学习能力:能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能在真实的语境任务中用英语表达,增强英语学习的动机;能在文本中准确的提取有效信息,掌握英语阅读的技巧。
2.2聚焦英语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
读前导入,感知语言:上课伊始,笔者利用白板放大镜的功能展现大日记本成功吸引力了学生的眼球,激起其兴趣。之后又引导学生观看教师孩子的成长日记,让他们快速了解了日记的结构,初步感知了如何用英语记录日记。接着笔者带领学生观看小猫的成长视频,让学生猜测Sarah的日记里写的是什么,從而引入本课的话题——Two new kittens。师生对话如下:
T: Look at the picture,its very small. Can you guess whats this?
S1: Maybe its a book.
S2: Maybe its an English book...(教师利用白板放大镜,展现大图)
T: Look, its a diary.We can write it everyday. Look, its my babys growth diary.Lets enjoy it.
T: Do you like my diary? Is it funny?
Ss: Yes, its funny.
T: Im glad to hear that. I keep a diary in English every week. I hope you can try to do it too. Our friend Sarah likes keeping a diary everyday. Lets watch a video and then guess whats in Sarahs dairy...
S1: Its the cat.
T: Actually, its the baby cat. We also call it kitten. Today lets learn Sarahs diary “Two new kittens”.在Pre-reading环节中,学生对英文日记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激活了他们对本课主题——小猫成长过程的已有印象,为阅读文章做好了铺垫。
读中引导,发展能力:走进文本后,笔者引导学生三读日记,逐步理清文本脉络,把握语篇的核心内容。首先在First reading 环节中,教师指导学生听录音并圈出日期,之后教师呈现英文日记的构成要素,使得学生在感知文章大意的同时,习得什么是英文日记,以及如何写英文日记。之后学生进行Second reading,细读文本并在小组合作中完成思维导图,理清语篇脉络。学生们在小组中积极探讨,共同合作提取文本的关键信息,找到答案,其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在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后,教师请学生代表分享本组的思维导图并顺势完善板书,呈现语篇大意。(思维导图见下图)
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三读课文,找出小猫们的成长变化,并利用核心句型进行汇报“They are___on_____./They have_____on______./They can_______on_______.”学生在汇报中不仅锻炼了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为接下来语言的输出环节——复述日记做好了语言的输入。为了更好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笔者带领学生以板书为支架,复述课文。板书将简笔画与文本集合于一体,图文并茂,思路清晰。在小组复述中,学生借板书为脚手架,对语篇进行口头操练巩固。这不仅检验了学生对词句的应用以及文本的整体理解,也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和小组合作能力。(板书见下图)
读后思考,发散思维:思维品质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每个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具体表现为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方面。教师应结合语境,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发展想象、预测、联想、评判等思维能力。在Post-reading 环节中,我先设计开放性问题“What can the kittens do when they grow up?”让学大胆表达两只小猫长大后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之后,设计任务让学生通过小徐合作续写日记并进行汇报。开放式问题,既锻炼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也发展了其想象和推测力,实现了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共同发展。(续写任务单见下图)
情境体验,内化品格:语言与文化互依共存,二者如影随形,互为镜像,共存互补,我们应融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过程之中。在本节课的最后环节中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教师带领学生观看生命成长的影片,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珍惜和热爱每一个生命,享受自己的成长过程,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将文化意识内化为自身的品格。
3.聚焦英语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反思
英语学习的过程时期其实就是综合观察、认识与思考的学习过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基础下,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帮助力度非常的大,对比传统教学方式,核心素养的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更加具有活力。因此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目标明确、有梯度的阅读任务,使学生有足够的思考与表达的时间与空间,能将语言知识及时转化为语言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本节课笔者设计了三读文本的任务,以读求解,学生在完成思维导图和填空后,逐渐掌握了语篇的框架和核心大意,最后再借助板书,帮助学生复述文本,使其有足够的思考与表达的时间和空间,能将语言知识及时转化为语言技能。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借助问题,以问引思,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学习。在帮助学生获取文本信息,解决各种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生成更多思维活动。如在本节课的阅读后的环节,笔者抛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What can the kittens do when they grow up?”,让学生发散思维去描述小猫长大后的样子,启发了学生利用分析、评价、创造等认知能力,在知识之间建立更为深刻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记忆、理解与运用,进而发展其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此外,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学习策略与方法,还要为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創造有利的条件。基于此笔者在设计以上课例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合作中自学提炼文本的有效信息,并通过划出关键词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接着利用续写日记的活动将口语转化为书面表达,说写结合,内化语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文本背后的文化内容,及时渗透文化知识,塑造学生文化品格,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合格公民。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教师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挖掘主题意义,明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制定多样化的阅读教学策略,创设轻松课堂氛围,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促使学生在完成英语阅读学习任务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2]吴欣:《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3]高茂军、王英兰:《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课堂教学革新》,天津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4]杨春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素养教学研究[J],语言艺术与体育研究,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