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展 于小宁 钟琳楚
【摘 要】由于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双方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社会生活的多方面途径观察,发现大多数中国人对东盟的关注度较低。在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日渐频繁的趋势下,我们要让更多的人对东盟有充分的了解。随着广西高校与东盟国际的交流合作不断加强,愈多高校学生前往东盟国家交流与学习。当学生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交流时,面对的是不同于自己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因此提前做好准备可帮助他们克服一些障碍,更好地适应当地生活。
【关键词】东盟文化普及;广西高校;交流准备
引言
随着我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合作交流不断加深,普及东盟国家文化知识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东盟,推动我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合作,帮助赴东盟国家高校的学生更好地进行交流。本项目组调查了普及东盟国家知识的途径以及高校学生赴交流前应进行的准备。
1.普及东盟国家文化知识的途径
1.1举办活动
2019年7月18日,由驻哥打基纳巴卢总领馆与马来西亚沙巴州旅游文化部联合主办的“海丝传琴”——庆祝中马建交45周年音乐会(沙巴站)在州政府大厦礼堂圆满落下帷幕。驻哥打基纳巴卢总领事梁才德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演出是中沙间一次史无前例、规模盛大的文化交流活动,相信音乐的纽带将把中沙人民的心更加紧密连在一起。沙巴州副首席部长兼旅游文化部长刘静芝也在致辞中表示,音乐是能够跨越时间、空间、国界、文化及种族,触动所有人心灵的世界语言。因此,通过举办此类活动普及东盟文化知识不失为一种奇妙的途径。
1.2旅游宣传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渠道,旅游的活动内容是文化交流。旅游让人们亲身体验异国风情,与书本的异国文化背景知识普及相比,旅游的优势在于加深人对某国的文化知识的记忆。像中国与柬埔寨合办的“中柬文化旅游年”在促进人文交流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除此之外,我们可以与网络发展相结合,利用当下流行的宣传途径,例如与网络红人合作制作关于某国旅游的Vlog,其中大多包含了亲身体验,吸引更多的人观看了解。
1.3高校交流
高等教育具有創造、传播、发展和物化知识的重要作用,也是创造、传播、发展和物化知识的主要承担者。加强东盟与广西高校交流会使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某国的文化知识。此外,还可在高校中开设与普及东盟文化知识相关的具有特色的课程。
2.交流前的准备
2.1费用
前往留学前需对留学的花费,即学费,生活费以及其他娱乐开支有详细的了解与预算。这些费用会因不同学校和专业,当地物价与个人生活习惯而异。留学的学费可在学校官网查询,住宿选择学校宿舍或校外租房的价格都会有所不同。生活费和其他费用可参考当地的物价以及自己的消费习惯。新加坡的物价与中国一线城市的水平差不多,泰国和马来西亚的物价和基本生活消费则比较便宜,日常吃喝出行都比国内大城市便宜。
2.2语言
东盟国家都有自己的官方语言。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泰国官方语言是泰语,马来西亚官方语言是马来语。其次是英语和中文,因东盟国家华人数量较多,所以中文也较通用。虽然在东盟国家讲英语可以通行,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听懂英语,所以高校学生远赴留学的话,建议提前掌握好官方语言。
2.3自然环境和气候
到一个地方生活学习当然有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气候有所了解,这样有助于高校学生更好的适应当地环境。东盟国家都属于热带雨林或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不大,全年高温多雨,湿度高。因此,赴东盟交流的学生可少带一些厚实的衣物,多带一些凉快舒适的衣服。此外,夏季蚊虫多,学生应注意防护,必备一些杀虫驱蚊的物品。
2.4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殊的文化。高校学生在赴东盟国家留学前应要对其文化做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克服由文化差异带来的交际障碍与生活不便。在社交礼仪方面,新加坡文化是受到英国文化影响,人们见面时都是握手寒暄,泰国人与人见面是行“双手合十礼”,马来西亚人遇见熟人时是向对方轻轻点头,以示尊重,遇见外人时则是采用握手礼。在宗教信仰方面,东盟国家文化和礼俗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于宗教的影响。由于人口文化的多元性,东盟各国的宗教信仰也有所不同。新加坡为多宗教国,佛教是新加坡的第一大宗教,泰国人多数信仰佛教,马来西亚官方宗教为伊斯兰教。在饮食文化方面,由于东盟国家在地理位置上的相邻相近,他们的饮食习惯具有一定共性。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汇集各国名菜,饮食丰富多样。由于历史原因,新加坡的特色菜沿用了早期广东福建移民带来的饮食习惯和风味。泰国是一个临海热带国家,盛产海鲜、蔬菜和水果。由于特殊气候条件,泰国菜都偏酸辣。马来西亚东部菜系与泰国菜味道类似,南部菜系则偏向于新加坡口味。
3.结束语
通过举办活动、旅游宣传与高校交流等途径可以向更多的人普及东盟知识,以便推动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教育合作交流。学生在赴东盟国家高校交流前应对交流产生的费用、语言要求、交流国家的自然环境和气候以及文化差异做好充分了解,以便自己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
参考文献
[1]罗明义. 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J]. 经济问题探索,2009(09):1-5
[2]唐拥军,杨波.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障碍与对策[J]. 东南亚纵横,2004(10):38-43.
[3]刘茜. 东盟国家文化与礼俗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2012(05):175-178.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立项项目“大学生交流的背景下的东盟文化差异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20191363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