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桑德拉·吴
两名少年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一家杂货店找到了工作。因为受到了1929年至1933年经济大萧条的冲击,那个年龄稍大一点的男孩家境十分贫寒,为了补贴家用,他在工作之余养仓鼠卖。那个年龄小一点的男孩是这家杂货店店主的孙子,他没有上大学,而是打一些零工,挨家挨戶地卖口香糖和瓶装可乐。当时这两个孩子每天能赚2美元。谁能想到数十年后,他们依靠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一巨型公司,每年能收获200亿美元的利润。这两个孩子不是别人,正是查理·芒格和沃伦·巴菲特。他们是如何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投资人呢?
让我们将时光倒流至2007年,彼时八十四岁的查理·芒格在面对一群求知若渴的法学院学生时,说起了他和巴菲特成功的秘密:“生活中我常常看到有人成功,这个人并不是人群里最聪明的,有时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简直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晚上睡觉时都比早上起来的时候多了一些智慧。孩子们哪,这是一条多么有用的经验啊,因为你们面前的道路还长着呢。”据说巴菲特在投资生涯的早期,每天都要阅读600—1 000页。现在,他仍然将每天80%的时间交给了读书。“每天看书500页……知识就是这样悄然起作用的。知识的积累像复利或利滚利。所有人都能做到,但我敢保证,愿意去做的人不会很多。”巴菲特给每个人的忠告是:不管你在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都要坚持学习,成功必将属于你。
读书是个人成功的原因,持有这种观点的并非仅有巴菲特和芒格两个人。有报道称,技术型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就是阅读了大量图书之后才知道如何建造火箭的。马斯克小时候在南非经常受人欺负,但是他在奇幻小说和科幻小说中找到了安慰。正是这些书激发了他的创造灵感,让他成为对这个世界有用的人。比尔·盖茨是著名的书虫,每年要看五十本书,其中大部分都是非虚构类作品。尽管他经常有机会去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认识各种各样有趣的人,但还是喜欢通过阅读来获得新知识。同样地,马克·扎克伯格在2015年向全世界发出邀请,和他一起参加读书活动,目标是每两周一本书。
尽管阅读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活动,但大部分人把它看成了无趣的负担。他们会想,晚上可以看看喜欢的电视剧、和朋友聚会聊天,如果可以用这些轻松愉快的方式来结束一天,为什么还要看书呢?可是,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如果你能在不牺牲其他兴趣的前提下,同时获得读书带来的种种好处,为什么不去做呢?
读书请从今日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