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顺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教育面临更富有挑战的时代格局,学生要想获得健康的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以利于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小学德育教育在核心素养下的开展,更有利于小学学生认识自我,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小学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更好的服务学生,国家对教育做了一些列的改革,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过程中不断重视每个学龄段孩子的核心素养体系,不断重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不断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个人品格的塑造。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小学核心素养下的教育初衷是:培养健康发展的、幸福生活、成功应对未来挑战的人。核心素养既不等于“知识人”,也不等于“技术人”,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及价值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1小学德育教育现状
中国德育教育队伍庞大,德育教育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德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地位不对等,学校存在重文化成绩、轻德育教育的思想观念,小学生处于教育的初级阶段,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能为他们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但是现实中,德育教育仍有学校在空喊口号,导致小学德育教育被边缘化。
德育教育的开展方式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一些学校把德育教育理解为要靠规章制度去约束学生,德育教育俨然成了扣分活动,学生上课说话要扣分,大声喧哗要扣分,没带红领巾要扣分等,扣分成了规范学生言行举止的标准,这样做可能初期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但这不是小学德育教育正确的打开方式。社会发展已经今非昔比,教学理念、方式也已不再是以往的形式了,德育教育要发展,就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德育教育存在形式化,脱离了实际地进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只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适应社会,现在的网络环境比较复杂,难免会有不符合价值观的信息参杂在这些庞杂的信息中,影响着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念,部分小学学生道德缺失,是社会不良风气,家庭道德缺失,学校德育效率下降的综合影响结果,德育理念的确立,需要学校德育教学持续发力,需要立足现实、构建成熟的德育教学模式体系。
2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
2.1课堂开展的教学方式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课文大都是有深刻意义的文章,老师可以将小学课本知识引申,让学生根据理解说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合作讨论,将小学课文中的深刻含义总结归纳,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理解其中的德育道理,逐渐地上升为自己的认识,内化为德育的一部分。学生在上体育课时除了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外,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培养个人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而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2.2项目式学习模式
项目式学习是深度学习的一种实践模式,在真实的任务和目标下,深度学习一是具有深层动机,是具有内在学习动力的;二是切身体验与高阶思维,能够直接体会、观察,可以实践操作,之后进行深刻思辨,善于培养灵活的思维;三是深度理解与实践创新,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开展“爱国教育”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走进身边的事件中,发现身边的爱国行为,学习爱国者行为背后的高尚品德。倡导学生说出自己身边的爱国行为,参与到“爱国教育”德育活动中来,比如在升国旗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了解升国旗的流程,感升国旗过程每个环节的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还可以组织学生观去当地影院看爱国主义教育系列片,让学生在集体的氛围下感受到爱国主义,观看结束后,可以以座谈会的形式组织学生交流心得,说出影片对自己的启发,在这样的课外实践活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育学生在今后要做一个爱国的人。
2.3学习主流意识下的思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意识形态,称为观念上的上层建筑,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主流意识形态占据上方,社会发展会更稳定、和谐。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结合当前意识形态建设实际,探讨主流意识形态之主流内涵、主流地位、主流标准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必要性。主流意识形态代表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有利于团结大众、凝聚社会共识。主流意识形态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内外社会主体广泛认可,学生要与占据主导和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观点方法始终保持一致,与占据主导和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始终能够和谐相处、相互促进。
小学生德育教育要学习现实事迹的精神思想,可供学习的有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战斗精神,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模范共产党员精神,钱学森不顾一切回国搞科研的精神,袁隆平朴实奋斗想让全国人民吃饱饭的精神,团结一致的全民抗震救灾精神,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精神,無私奉献的好干部焦裕禄、沈浩等的精神。这些鲜活的案例每天都在我们生活中出演,有些虽然过去了很多年,却依然历久弥新的照耀着我们。
3结语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要立足学生,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德育教育的核心,开展有利于学生主流思想培养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在学校有自我归属感,在主体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张丽霞.浅谈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8(01):173-174.
[2] 隋悦.浅议利用德育活动促进小学生自主发展[J].中华少年,2018(04):78.
[3] 宋乐,鲍玮.让爱伴学生成长——开展关爱主题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35):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