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大数据背景下,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湖北师范大学在借鉴其他兄弟高校经验的基础上,以虚拟仿真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为核心建立了现代化的综合实训平台,这些平台在全新的体系指导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虚拟仿真 教育信息化 湖北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在近几年来教育部出台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过程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中,都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这要求高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质资源建设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突破,从教学内容、授课模式、项目管理、支撑技术等方面有所创新,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平台就是其中的典型。该平台是一个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对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进行全方位创新的一个实践教学平台。
1虚拟仿真技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中的现状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文献发现,关于虚拟仿真技术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呈现出如下特点,技术基础方面的研究多,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少;实验平台建设的研究多,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少;理科工科背景的研究多,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少。
1.1技术基础方面多,教学方法改革少
现有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需要用到的虚拟仿真技术本身来进行,研究需要哪些技术?这些技术在应用中有哪些问题及如何解决等方面。其中张正健等的《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黄宵宁的《输电线路虚拟仿真技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邵琰等《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平台在应用型大学的搭建及虚拟仿真技术在化工类课程教学中的探索性研究》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但是对新兴的大数据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等配套的教学改革投入的精力就很少,相应的研究成果也不多。
1.2实验平台建设多,实践能力培养少
由于早期的研究者大部分是出身于技术领域,在关注基础技术之上,更关心实验平台的建设,他们都致力于打造一个完整的实验教学平台,其中典型的有吴明念的《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数据实验室建设探究》、王菊等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探索》、李国屏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安全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共享研究》和吴单丹等的《浅议大数据时代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等。至于平台建设之后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如何建设,以及培养效果方面的测算和提升等都涉及较少。
1.3理科工科背景多,人文社会学科少
经查阅现有文献发现,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工科相关领域,对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研究不交少,其中张勤等的《应用型院校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探索》、焦琳等的《大数据时代下财经院校应用型统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陈兆荣等的《大数据背景下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高校统计学教学探讨》等是少数的几个代表。
2虚拟仿真技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体系建设
我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自2016年获批湖北省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来,不断加强建设,形成了创新性的实验项目、系统性的实验体系和长效性的激励机制相结合的现代化实验管理体系。
2.1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开设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开设了能够在各专业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新项目,满足有关学生的需求。在我校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开设了面向学院全体学生的“创业项目选择及团队组建”、“创业项目评估及商业计划书”和“ERP企业管理综合实训”等新项目,这些项目通过学校现有的实验场所、图书馆、校园网、互联网等资源构建适用全校各专业学生开放式、发散式、激发式学习平台,引导学生从单一课程的教材学习向专业或跨专业学科的学习转变。
2.2系统性的实验平台建设
我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立了全流程、跨专业、多岗位的企业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平台,这个平台是基于虚拟仿真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与商业环境的学习平台,虚拟了现代企业的真实商业社会环境,包括企业外部经济环境,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经营环境与岗位作业环境;仿真了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生产业务链、流通业务链、资本业务链等相互交织的经营模式,在教学内容建设上形成“认、学、练、评、用”的层次递进式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够得到系统化的培训,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能力。
2.3长效性的激励机制构建
实验平台的建设是一个投入大、见效慢、作用时间长的项目,为了保证投资效果,建立实验平台发展的长效机制就至关重要。实验平台作为一个教学平台,其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所以实验平台有必要建立起具有长效性的激勵机制,借此稳定实验教学队伍,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校已经通过了实验教学奖励制度、学科建设指导老师奖励制度、实验教师职称评审单列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对于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和教师的工作认定、职业发展都有了良好的保障,稳定了实验教师队伍。
3虚拟仿真技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成效
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和运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室利用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创业效果有了较好地改善,对学院和学校的形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1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教学中心现有的有关实验资源和技术基础,对其他专业的学生开放在线实验,能够有效提高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的利用率。近几年来,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在实验室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面对服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实验课时比重逐级提升和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发展的现实,保证了所有学生的实验教学需要和相关师生提出的学科竞赛训练需要。
3.2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現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应掌握必要的操作动手能力,因此,虚拟仿真的实践操作,对有关学生的能力提高至关重要。以学生竞赛为例,通过中心的训练,近三年在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本科组)、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本科组)、全国工商企业管理技能大赛(本科组,本项比赛2019年第一次组队参赛,从预赛、复赛、半决赛中脱颖而出,打入全国总决赛并获得一等奖)中获得国家级奖项9个,计112人次获奖,用以赛代练的方式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保障了学生培养质量。
3.3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现代人才不仅就业能力很强,还有极大的创业欲望和较高的创业能力,通过系统训练,共同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和创业水平。近五年来,学院每年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和协议就业率都在学校各个学院中排在前列,在全省同类院校对比中也比较靠前。与此同时,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率也在稳步提升,但是与发达地区的兄弟院校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与其他地区的创业教育优秀院校相比也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3.4树立学校典型形象
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充分利用自己的辐射带动能力,在为其他学生服务的同时也能够很好地宣传学校,为树立学校良好的形象服务。由于学生参与竞赛获奖,湖北师范大学的名字不仅在省内高校中有了影响力,还先后在内蒙古财经大学、河北金融学院、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等省外高校举行的比赛中亮相,由于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其影响力随着比赛的深入而扩展到全国的兄弟院校中。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师范大学教研项目(大数据背景下虚拟仿真技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以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为例,项目编号2016032)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叶亮军,男(1976-),湖北孝感人,硕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城市发展战略等。
参考文献
[1] 焦琳,赵聪,苗绘.大数据时代下财经院校应用型统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J].时代金融,2015(08):57-58.
[2] 吴单丹,陈英楠.浅议大数据时代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以长春工业大学为例[J].经贸实践,2015(16):291.
[3] 张勤,毛志山.应用型院校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探索——以武汉工商学院为例[J].管理观察,2016(01):124-126.
[4] 陈兆荣,雷勋平.大数据背景下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高校统计学教学探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38(02):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