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洋
摘 要 新时期,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逐渐增多,我国对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重点研究新时期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分析了新时期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并进一步深入探讨新时期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希望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工程管理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工程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是集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为一体的学科,它要求高校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素质、懂得技术、善于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匮乏。高校应把握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机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进而培养出满足新时期发展需求的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1新时期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
1.1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提出新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加之工程项目管理规模逐渐扩大,工程技术要求逐渐提高,这均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提出更高新要求。过去高校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一直是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为了适应国际工程建设市场的需求,高校必须重新定位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应注重向学生传授经济学、管理学、法律学、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掌握施工项目管理技能、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工程造价管理技能等综合技能,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2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创新能力提出新要求
新时期,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变得复杂化,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增加,进而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新要求。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意识是工程管理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其胜任岗位工作的需要。在工程项目建设中,需要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的工程管理人才能够标新立异、反向思考问题、突破传统的工程管理框架,对工程管理项目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创新,或从新的视角出发来解决工程管理中的新问题。因此,目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由只注重基本技能水平的提高转变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
2新时期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2.1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现阶段,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方式相对单一,仍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来传授理论知识,即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同时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只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直接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导致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难以在实际工程项目管理中解决实际问题。
2.2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新时期,我国建筑市场逐渐复杂化、国际化,其对工程管理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出懂技术、明法律、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其教学内容需涉及会计学、工程建设法规、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等跨领域课程内容。但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实践教学内容也缺少系统性,很多课程内容存在重复,甚至有的课程内容已经过时,再加上教材内容更新缓慢,教师也未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3实践教学相对不足
工程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型学科,比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传统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实践经费匮乏。大部分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经费匮乏,校内实践教学设施落后,设备不完善,与企业的实际生产不相符,很难满足工程管理专业各类仿真实验教学要求,严重阻碍了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提升。二是实践教学方式单一。虽然有的高校实施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但在校外实习时一般是教师带领学生去企业参观,由企业技术人员简单介绍,学生只能听,不能亲自动手操作,与技术人员互动较少,学生的工程管理专业技能很难提高。
2.4实践课程考核方式存在不足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考核方式一般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考核偏少,这种将考试成绩作為考核标准的考核方式不能评价学生的学习动态、学习过程,更不能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另外,考核标准存在不足。目前考核形式一般有两种形式:小组考核和个人考核。以小组考核为例,在小组考核过程中,实践教师一般会对小组上交的实践报告进行打分。这容易导致小组成员分数相同,不能体现小组成员的个人表现成绩。这种考核形式很难有效评价每个学生的真实学习能力,学生容易在考核中出现抄袭行为,不利于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5缺少一支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工程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任课教师也必须具有很强的实践教学能力。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缺少一支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虽然很多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严重阻碍了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究其原因,高校在招聘工程管理专业教师时,过于看重学历,未录用一些具有企业工程项目实践经验的人才,再加上高学历人才基本上一毕业就来校任教,缺少实践经验,面对工程项目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只会纸上谈兵,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3新时期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
3.1运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模式
新时期,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新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运用BIM的技术教学和实践环节来真实模拟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促使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专业知识和工程管理专业技能,并有效解决不同知识体系之间的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从网上下载资料,进一步建立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案例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社会上热点工程项目案例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其分析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优化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针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的问题,一方面,精减合并。教师在备课时,应加强沟通,对重复、相近的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将工程技术、法律、经济、管理这四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有机融合,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开设“融合型”课程,以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另一方面,扩展加强。结合工程建设市场需求来优化实践课程内容,增加特色选修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完善毕业设计和实习环节。除此之外,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涉及信息技术的内容,促使学生掌握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实现学生由“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转化。
3.3加大实践经费投入,丰富实践教学形式
第一,高校应加大实践经费投入,更新硬件教学设备,购买专业实用软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完善校内仿真实验室教学条件。第二,创设与工程项目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某个情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国际工程管理法律制度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来模拟法庭情境,让学生担任不同角色,进而掌握相关专业技能。第三,注重产学研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教师应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教学,确保学生参与工程项目,促使其将所学知识与工程项目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3.4提高学生工程管理专业软件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时代,运用专业软件来辅助工程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例如运用专业软件来编制工程进度计划、进行概预算、进行工程控制等等,另外基于互联网的多方数据共享、网上报价、网上交易等也在实践中逐渐开展。因此,高校有必要培养学生专业软件操作技能。然而现阶段存在众多工程软件,加之课时有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教会学生使用全部软件,况且这也是不必要的。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工程管理专业软件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根据需要来自觉掌握工程管理软件操作技能。
3.5完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结果对实践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因此,高校必须完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考核方式。一方面,实践课程是理论课程的延续,要想使学生在这二者之间做好自主学习和衔接,教师应设置实践预习考核环节,并在实践课堂上,加强课堂抽查,严格考勤,对学生平时的实践操作表现进行打分,以考核学生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将实践操作、实践报告、实践考试均融入考核中,既要考核学生写实践报告的水平,还要对实践操作进行有步骤地考核,最终分类汇总出总分。
3.6建立一支优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要想提升學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应该首先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建立一支优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组织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去相关企业培训,只有通过实践锻炼,才能将实际工程经验和实践技能传递给学生,更好地指导实践教学;另一方面,高校应招聘一些具有工程项目实践经验的人才来校任教,进一步壮大工程管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4结语
新时期,科技迅猛发展,当代社会急需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必须结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来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进而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
基金项目:2018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装配式建筑行业背景下应用型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SJGY20180184);2018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应用型大学学生自主学习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GJG1318035)。
参考文献
[1] 王志远,彭现美,陈玲玲.财经类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山西建筑,2017,43(07):241-242.
[2] 王卫卫.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工程管理专业运筹学教学改革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3):154+178.
[3] 杜慧慧.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11):112-113+115.
[4] 赵亮.积极探索工程管理新方法,努力开创工程管理新局面[J].科技风,2012(01):153-154.
[5] 吕欣.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体系构建在地方本科高校的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01):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