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同文体审美特质的呈现

2020-06-19 08:05李传训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李传训

摘   要 初中语文教材中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都面临着文本审美问题,教师不应一概而论,要采取不同方法应对。教学中运用导读问知、表达交流和评价反思的方法,有助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审美特质的呈现,让学生体悟文本的审美特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审美特质 呈现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涉及到不同的文体。每一种文体都有其自身的特质美,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特殊的话语体系。在阅读课上,教师面对不同文体的文章,应该以其职业的敏感性抓住“这一类”文体特征,凸显“这一篇”的文本特质,辟一条幽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世界,体验不同的审美感受。

一、导读问知:探寻进入文本世界的审美路径

不同文体具有不同的审美标识。散文有其情感之美,议论文有其理性逻辑之美,小说则擅长以曲折的情节、个性的人物打动人心,说明文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而,每一种美都渗透在文本内里,非读不能感受,非读不能体验,非读不能进入文本世界。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都能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范读、学生默读、分角色朗读、齐声合读;圈点勾画、批注感悟……琅琅的读书声点染着语文课堂,多方式思维丰富着阅读课堂。这既是对文本的尊重,也是与文本的“亲密接触”,和文本展开“对话”,进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

其实,课堂上的学生阅读与课后学生的自主阅读是不一样的。当堂阅读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而每一堂课都有其教学目标和任务,这就决定了课堂上的阅读不能无限制、无目的地“读”,而是“带着问题”阅读,是“任务驱动型”阅读。综观阅读教学,课堂上一般要完成的任務为:文本感知和语言鉴赏。

1.文本感知型阅读

对于教师而言,设置阅读的“文本感知任务”是进入文本的有效路径。在阅读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层次,从而适时调整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对学生而言,这是一堂课必须的思维“热身运动”。因此,“任务”设计必须要依据不同文体而进行个性化的打造。

《死海不死》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普及知识和信息是其重要的写作目的,也是读者阅读的目的。教师可以将整体感知的阅读任务表述为:“阅读文章,说说你从文中获得了关于死海的哪些信息?”而培根的《谈读书》是一篇论说性文章,老师设置的阅读任务则可以是:“阅读文章并进行思考:你认为,作者对于读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而散文阅读,则要把握其基本的情感倾向,如梁容若的《夏天里的成长》,则应体会作者所表达出来的那种对积极、乐观、向上的“成长”态势的赞美。

在“文本感知阅读任务”的设置中,问题的导向性显得尤为重要。问题的设置要合情合理,对学生理解文本有很强的引导价值,绝不能随意设置或是仅仅为了得出某个答案而设置。如教学小说《范进中举》一课,教师为引导学生理解“范进中举”后“发疯”的原因,问题设置为:“中举是件好事,范进为什么还疯了呢?”实际上,“疯”与“好事”“坏事”没有必然的逻辑因果关系,而与范进几十年的苦读有关系,与范进落魄的生活处境有关系,与中举后可能得到的巨大利益有关系,与绝望后而成功的巨大心理反差有关系……所以,问题完全可以简化为:“范进中举后,为什么疯了?”再如,同样是《范进中举》,有教师设置问题:“你认为,文中哪些人物可以删去?”在学生一番探讨后得出结论:哪个人物都不能删去。应该说,教师设计的初衷是好的,意在让学生感受小说情节人物设计得精妙。但其在问题设计的语言表述上是不严谨的,容易误导学生,让学生认为作品中的人物也许真的“可以删去”。教师完全可以稍作修改为:“请同学们尝试着删除某一人物,看看对小说有什么影响?”这样,学生分析后就会明白,这是尝试性赏析文本的一种方法,而非对经典作品行使“生杀大权”。

文本感知类阅读任务的设置是灵活多样的,既可整体感知,也可局部探究,在深入浅出中,深化阅读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其收放之功力,一要靠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设计能力,二要靠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2.语言鉴赏类阅读

以品析赏读为目的的阅读重在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教育。阅读教学中,教师大多都能关注到作家语言的整体风貌与局部语言赏析的关联,让学生在品读鉴赏中感受作品的风格。如《谈读书》之典雅深邃,《死海不死》之活泼灵动,《夏天里的成长》之优美生动,《范进中举》之传神刻画……教师常常立足于此,根据文体文本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教学《谈读书》,可以对不同译本的语言进行对比性阅读,体会王佐良译文的典雅灵动;阅读《死海不死》,可以结合《辞海》中有关“死海”的介绍,体味不同文体的表达效果;在《范进中举》中,对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语言进行对比阅读,体会高超的讽刺效果。

同样是对比阅读,教师的语言品读功力不同,常常造就不同的效果。如《谈读书》一课,教材选用的译本,其最大特点是典雅。但如何把“典雅”二字转化成学生的一种情感认同融入到其读书阅历中去呢?对比阅读,不同译本进行对比,就可一“比”了然:一个“雅”,一个“不雅”!那么“雅”的语言,又“雅”在何处呢?也就是“对比阅读”只能给学生表面的认识,要想深入了解“雅”的本质还得回到文本自身。

实际上,当我们不给学生任何资料,不告诉学生该文作者的时候,学生初读课文,第一感觉应该是“文言文”。作者以典雅的汉语文言来翻译培根典雅的中世纪英文,这无疑是最为精妙的搭配。文言的特征是言简意赅、言简义丰、言简旨远。任何一个中国人读到“之乎者也”的文字,都会触动到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产生与文本的亲和力。再深入一层,很多教师会关注到“排比”的运用。是不是运用了“排比”就更“雅”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文中的“排比”,句式整齐、韵律鲜明、多处运用,这实际上是一种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铺排”,它的词汇是丰富的,用语是极为讲究的,有时候还有工整的对仗,多个整齐句式共同表达一个中心,极尽渲染之能事,颇有汉赋之风格。

作者在文中有意化解中西文化的隔阂,还多处暗用中国古代的文化典故来翻译培根西方的思想,找到中西方文化的契合点。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一句,就暗用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一典,可谓妙极。“读史使人明智”一句则与“读史以明鉴,知古以鉴今”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在文中有意识运用的四字词语比比皆是,如“独处幽居”“高谈阔论”“纵观统筹”“寻章摘句”“推敲细思”等等,都让文章在充满典雅的中国文化风味的同时,增强了节奏感、韵律美。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细阅读才能体会,更需要教师吃透文本文字,才有可能给学生更丰富而不露痕迹的鉴赏指导。

语言的阅读鉴赏应该成为课堂上的亮点,毕竟每个人对文字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即便感受相同,语言的表达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可事实上,在诸多课堂上,学生在这一环节上是最无奈的,他们的表达最无力,鉴赏的语言往往是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几无个性可言。如“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类话语俯拾皆是。老师和学生在事实上完成了一场“伪教学”活动,导致学生“伪学习”“伪赏析”。原因何在?阅读教学浮于文本之上,教师“考点式提问”,学生“答案式回答”。反思教学,原因无非有如下几点:其一,阅读不充分,不真实。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去阅读,即使阅读也是在忙于寻找“答案”,这种阅读根本就无法在内心产生激荡,形成阅读感动。其二,教师掌控课堂的意识太强,总想按照自己的设想完成教学任务,舍不得留足时间给学生去阅读与思考。其三,教师的专业视野限制了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教师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阅读鉴赏指导等。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无非是以教师的“真阅读”带动学生的“真阅读”,以产生课堂上真实的阅读碰撞,只有这样,感受文本之美的教学才有了可能,否则一切都是无效之举。

二、表达交流:记录阅读过程中的审美感觸

“表达交流”就是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或在文本知识学习中进行的实际运用。运用的形式一般有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两种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将之与对文本的鉴赏和分析相结合,这既是对文本阅读理解的巩固,也是阅读思维的深化。日常教学中,教师主要运用“表达交流”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方式。

1.仿写

如《夏天里的成长》一课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喜欢采用仿写的形式,如对“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中的“一天一天地变”进行仿写。这说明教师关注到了该文语句优美、富有感染力的散文文本特点,并从文中找到一个“支点”,以仿写的形式让学生去练笔,把表层的感悟和理解内化到语言的运用上来。但能够绘其形、摹其声仅仅是表面上的、形式上的,在本文中,作者借助这一个个句式把夏天写活了,写得生机盎然,从根本上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句式的灵活运用,还有对生活、对自然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体悟。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虽然不能直接带领学生进入自然和生活去观察,但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进行启发,以生成二次感悟。运用图片和视频展示自然之景是一种方式,使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借助学生日常所见的景物进行描绘诱导也是一种方式。不管哪种方式,都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仿写起辅助作用,而是从深层次上与作者对话,然后再借用作者的话语系统进行表达。在《谈读书》一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发人深省,具有极强的哲思性。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句式写一句警句格言。可以说,教师“学以致用”的思路很好,但任务的难度却很大,学生在句式上尚能把握,如若写出一句文质兼美的格言来则是难事。因为格言的形成,其背后是一种思辨能力,只有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对众多事物的归纳总结,才能写出发人深省的格言。因此,这个任务之下,学生在课堂的短时间内只能写出几个似是而非的句子,成为低效设计。所以,仿写设计既要依据学生的学情来精心设计,还要量力而行。

2.补白

“补白”就是填补文章关键处的空白。补白的方式用在阅读课上,一方面能够深挖文本内蕴,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则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补白可以灵活运用于各种文体,但也要根据文本特质进行巧妙处理。如在《谈读书》中,有教师让学生以“品读者”的角度,去品味其中的格言警句,形式是新颖的,也借鉴了学生所熟知的电视节目形式,表面上是对语言的鉴赏,实际上也是一种补白。因为对于《谈读书》而言,其语言特点是深刻而警策的,涵义丰富的,浓得化不开的,让学生去品读实际就是补足其语言背后深刻的哲理,将哲理以通俗化的语言来阐释清楚。但教师还要注意,不管怎样补白和延伸,总不能脱离文体,违背原文的本意。如在《死海不死》中,教师采用补白形式,让学生按照既定的句式写出死海“真的死了”以后的情景:“那时,绿色原野上翩翩起舞的蝴蝶飞走了;那时,______”这实际上是对文章结尾“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一句作者所表达情感的诗意化呈现。这种任务形式,无疑增加了课堂的人文色彩,也能从中感受到自然之于人类的意义。但遗憾的是,教师给出的例句“那时,绿色原野上翩翩起舞的蝴蝶飞走了”很明显违背了原文所传达的关于死海“死”的现状。学生学了一节课,一个任务又回到了教学原点,这是设计的失误,也是课前准备不充分的表现。

3.综合应用

拉近学生与语文知识的距离,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综合应用最直接的方法。课堂上,设计类似的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适当从文本中跳出来,并学会以客观的眼光去看待课文中的知识或思想。如教学《谈读书》一文,教师在“品读书之功用”这一教学环节中,可以设置情境,虚拟学生向教师求助,解决“读书有什么用”“静不下心读书怎么办”的问题,然后,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来帮助“求助学生”解决该问题。该类应用活动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大多也会有此疑惑,问题设计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则须要把文本中的思想进行深化,同时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变成生活中的逻辑,这样就不仅仅是一次语言表达的训练,也成为一次逻辑思维的训练。在《死海不死》中,也可设计此类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拯救正在“死去”的死海。死海的“死去”是和死海形成的原因有很大关联的:蒸发量大于输入量,死海形成;蒸发量继续大于输入量,死海将继续萎缩,乃至“死去”。这在文中是有明确表达的,因此,拯救死海的办法可从文中找,在阅读中深化,在深化中应用,在应用中表达。

三、评价反思:巩固审美成果,升华审美情感

一堂好的语文课犹如一首美妙的曲子,也如一篇绝妙的小说,有开端,有发展,当然更有激动人心的课堂高潮,还要有余韵悠长的结尾。一堂好课结束,能让人有一种收获的成就感,有一种愉悦的幸福感……这是对课文内容的一种巩固,对审美情感的升华,也体现了课堂教学中评价与反思的作用。合理地进行评价与反思,能够让学生实现对文本的理性总结,有效地给感性而热烈的语文课堂一个冷却的时机,也給学生一个对文本内容进行思辨性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带着对文本的系统且完整的感觉离开课堂。这就相当于教师带领学生进果园采摘果实,一节课的内容是不断地收获,只有在评价与反思的阶段才是给学生一个筐,让学生把自己的收获装进去,然后带走。

1.梳理文脉,收束课脉

对于一篇阅读佳作而言,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去解读:寻章摘句,美点聚焦,以点带面……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着眼于字词句的鉴赏,人物形象的品析等。因此,这篇文章对学生而言,常常是零碎的,是被肢解后方便分析讲解的文本,而对于文章整体而言的文章结构、逻辑层次、情感脉络等往往被搁置在了一边。鉴于此,在一堂课的收束阶段,就有必要对文章进行一个总结梳理,还给学生一篇活生生的文字,一篇完整的作品。对于短篇文本,如《死海不死》《谈读书》《夏天里的成长》等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梳理文章的结构脉络、逻辑思路、情感脉络,从而感受文本的整体和谐之美。

2.感受风格,总结特征

许多教师习惯于先入为主,在课堂教学前半部分的文学常识或背景介绍中,把作品的特色或作家的风格直接告诉学生,然后展开对文本的分析。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了学生的文本感知,但同时,也就相当于错失了一次给予学生亲自感受文本、亲身感受作家风格的锻炼机会,从而盲从于教师或权威。而当教师把文本品析完成之后,让学生去总结分析作品风格,学生则会有更深的感触。如在教学《谈读书》时,评价反思部分教师与学生可以一起总结作品的风格,并增加著名学者对培根的评价、对培根作品的评价,这样既深化总结了学生的审美认识,还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对培根也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作品有了更深的感知。这一教学环节,有助于帮助学生梳理和探究不同文体的不同审美特质,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审美特征,从而建立和丰富起学生自己的阅读经验体系。

3.反思感悟,读写相促

面对一篇文章,学生自读会有自己的感悟,课堂上老师教读之后一定又会生成另外的感悟。这种感悟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教师是不能置之不理的,而应该对其进行疏导并加以梳理。这个过程,会将学生的感悟以学习成果的形式固定下来,沉淀下来,是一种极有意义的积累与练习。对学生而言,这既是阅读的一种好习惯,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如在《死海不死》教学中,在课堂结尾,可以让学生从死海的角度或全人类的角度为死海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在阅读学习和人文情感方面的收获。因为该文是一篇理性的科普文字,其中也不乏感性的人文光辉,这个小任务实际上就是让这种“人文光辉”再放大,形成学生自己的感悟。而在《夏天里的成长》中,让学生谈谈对“尽量地用力地长”的感受和领悟,也是一种由课文到生活的反思,是一种极有价值的人生思索。

总之,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必须针对不同文体的不同特征,结合文本的不同特质,带领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世界,感受语文阅读的丰富多彩,体悟文本多样的审美特征,进一步贴近作者的思想世界,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 吴欣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古诗文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2018(10).

[2] 张鹏.基于散文特质的文本解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8(11).

[3] 乔新.“文本特质教学”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5(06).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说阅读教学——以《祝福》教学为例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