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参军”的制约因素和治理对策
——企业财务风险视角

2020-06-19 08:44:26郑成哲李双中
管理工程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军品参军军方

郑成哲,李双中

(1.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 100095;2.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一、引 言

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各国的主要竞争由之前的军事力量竞争转变为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和科研技术水平竞争。除美国外,发达国家开始逐渐削减军费,投资于科研开发方面。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民用科技开始迅猛发展,甚至在某些领域出现民用科技水平超过军用科技水平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所谓军品和民品从本质而言,其用材、技术、所需设备和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并无太大区别,因此军民界限逐渐模糊。

从我国的实际来看,一方面,允许民企参与军品生产(以下简称“民参军”),对于传统国有军工而言,不仅可以降低科研、生产、采购成本,还能实现军民双方的科研成果共享,加快国家军工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允许民企参军还能使国家的国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带动一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发展,互利共生,真正做到国防与经济共同发展,实乃国家战略层面的兴国之举。

对于参军民企而言,首先,虽然其科研成果斐然,但碍于民品市场有限,且竞争对手都实力非凡,所以出于企业战略发展考虑,这类民企对于军工生产资格非常渴望。其次,在国内一旦获得“军工四证”(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质认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认证、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名录认证),那就意味着该企业在科研能力、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得到了国家认可,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筹资活动都大有益处。最后,近年来,国家为了推动军民融合的发展,在政策上对参军民企大力扶持,如部分所产军品税收减免,必要时政府出资援助等,为了获得这些政策优惠,民企对参军一事可谓是梦寐以求。

二、“民参军”的制约因素

军品市场中,由于军民双方长期处于隔离状态,所以双方在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虽然国家在宏观上已尽力调控,如政策方面大力支持,资金方面尽可能援助等,但是就“民参军”发展现状而言,目前民企仍面对着诸如门槛过高、双方交易地位不平等、市场波动大等制约因素,而这些制约因素会提高企业资金运转风险,从而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一)军品市场准入门槛过高

军品市场涉及国防安全,出于对产品质量的特殊考虑,军品市场的准入门槛比较高。 就目前而言,普通民企想要进入军品市场,必须具备的资格就是所谓的“军工四证”,但是军工四证的获得困难重重:一是程序繁琐,耗时久。四证的获得需要经过不同部门的层层审批,审查面较广(如企业科研能力、管理能力、资产值等审查),审批周期长,并且审批权一般掌握在省级或以上,也变相地增加了其获取难度。二是经验不足,了解不深。许多企业对“军工四证”也只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上,导致其在申请过程中可能走许多弯路,做一些无用功,产生一定的额外成本。因此获得这些证件的企业一般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成本,而且一旦其中某项审查未能通过,那么其前期的投入将很难收回,因此民营企业选择“参军”,会产生大量的资本成本、机会成本和沉默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资金运转,从而产生相应的财务风险。

(二)军品市场机制不完善

虽然国内军民融合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并且近几年发展迅猛且成果斐然。但是其市场机制仍不够完善,诸如交易信任危机、地位不平等、融资困难等问题仍阻碍着参军民企的发展。

1.信息渠道不畅

所谓“信息渠道不畅”主要是指由于军品的涉密性或者其他客观原因,国内军民市场的信息交流平台暂时未能做到军品信息透明化公布,所以作为民营企业一方,很难获取有关军品的一些详细信息。曾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86家“参军”民企,发现有近一半的民企都是通过自主开拓,而非通过国家军民融合信息平台获得市场。更有学者认为由于没有正式建设针对民企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装备采购渠道,导致许多民企只能依赖于非常规渠道。

信息沟通不畅会使市场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导致民营企业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弱势方。在这种情况下,民企会担心己方是否能够顺利获得订单,而即便获得订单,在信息有限的环境中,民企也很难判断订单是否会因技术要求过高导致研发任务艰巨,是否会因对质量和时限要求严格导致物力和人力成本过高,是否会因研发周期长导致投资失败。这些无法判断的因素,将会提高企业在做预算和进行决策时的风险,同时也会增加相应的机会成本,最终导致企业财务风险。

对于军方而言,因为军品一般具有涉密性,关乎国家安危,导致军方无法单凭“军工四证”就选择相信民营企业。民企“参军”动机是否不纯,军品订单能否保时保质保量完成,售后服务能否保障,防泄密管理是否完善,这些问题对军方而言都是不确定因素。正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可能导致即使如今政策倾斜,军方也未必会将大量订单交给民企负责。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民企占据市场的难度,而一旦企业无法占据市场,其前期的投入将很难收回,甚至会血本无归,严重影响企业运营,增加企业财务风险。

2. 地位不平等

在军品市场中,我们可以大致地认为存在三方代表:军方、国有军工企业和民营军工企业。由于我国基本国情,军品市场长期由军方和国有军工企业共同掌控,所以国有军工企业在军品市场中弱势并不明显,反而和军方形成了长期合作、协调发展的关系。但是作为大部分是中小企业的民营企业来说,一方面,其与各大军工集团相比可谓实力悬殊,很难获得一定的市场话语权。另一方面,由于国企军工产业几乎覆盖整个军品市场,在一些项目的竞标和选拔评审时,很多评审专家都来自国有军工企业,这使民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进一步降低,从而导致民营企业在军品市场中一直处于弱势一方。具体表现为:(1)很难在优质订单竞标中获得优势,甚至可能无法获得足量的订单;(2)虽然国家现在对军工产业实施一定税收优惠和政策倾斜,但是具体实施时是对不同军品分层施行的,即有的军品享受的优惠更高,有的军品享受优惠的力度略小。这将导致大多数民企所享优惠不如国企。(3)目前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军品研发,并给予一定经费支持。但是每年的经费支持是一定的,且经费批准时可能需要来自国企的评审委员签字,所以经费的流向基本以国企为主,而民企很难在科研经费上获得相应的支持。

经分析可知,在每年军费投资一定的情况下,民营企业作为军品市场的弱势方,不仅可能无法获得优质的订单,甚至在享受优惠政策方面也充满阻碍。这无疑在增加企业市场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运营风险和资金周转风险,从而加剧企业财务风险。

3. 融资困难

军工业在资金需求和技术需求方面都要求颇高,再加上由于“信息渠道不畅”和“地位不平等”等原因的存在,“参军”民企相较于普通民企承担着更多的资金压力和运营风险。基于此种情况,企业通过融资以缓解资金压力、降低运营风险的想法便显得十分迫切,那么“参军”民企在融资之路上会一帆风顺吗?

首先,“参军”民企中大多是中小企业,其资本积累并不充足,再加之其产业具有周期长、风险大的性质,所以在股票和债券市场上融资难度较大。同时银行在面对这种企业时,为了降低自身放贷风险,也会增加一定的利息或条件,进一步增加了企业贷款的难度和成本。

其次,正如“参军”民企光威复材在2018年财务报表注意风险特别提示中所述:豁免披露部分信息可能影响投资者对公司价值判断的风险。这是指由于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军品业务,部分信息涉及国家秘密而无法向外界公布(包括技术指标、部分地区销量等关键信息),而信息豁免的披露或脱密披露可能会影响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正确判断,造成投资决策失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投资者会选择其他优质股票,从而影响企业融资能力。

(三)军品交易应收账款过多

应收账款的增加严重影响企业的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并且在减少企业现金流的同时,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具体情况如下:(1)应收账款的增加,易造成企业流动资金出现短缺,使企业不得不举债经营,而在举债的同时不仅会使企业财务费用增加,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2)如果应收账款太多,会使企业倾向于折价回收,变相地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3)应收账款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使企业存在潜亏或损失;(4)占据流动资金数额大,加剧了企业周转资金的不足;(5)应收账款过多使企业可能会丧失优良的投资机会,平添许多机会成本。

由于军品销售业务的独特性,在其交易过程中赊销方式成为交易中的主要结款方式。基于权责发生制,大部分企业在产品交付的同时便确认收入,同时确认相对的应收账款。但是由于军品涉及国家国防安全,所以军方要经过多层检验和测试,方才会向财政申请款项,而且财政的申请步骤繁杂,审批严格,所以造成军品具有回款层级多、耗时长的特点,这使军工企业的应收账款很可能会被积压。又由于民企在军品市场中相对于军方或国企处于弱势地位,企业可能存在为了保证长期合作或是碍于今后的发展,不愿意主动向军方或者国企催要应收款,再加之军方的信誉以及声誉一向极佳,使企业对于应收账款不太重视,更是导致许多民企的应收账款越来越多。

三、治理对策

由上述分析可知,因为军品市场信息渠道不畅、市场机制不完善以及赊销付款等特性的存在,将给企业带来资金压力,或是降低企业运营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针对这些因素,本文从民企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一)对外措施

在军品市场中,民企作为较为弱势的一方,既无法左右军方的固有思维,也很难与老牌国有军工企业抗衡,因此民企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就是如何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

民企可以发挥自身定价机制的灵活性(与国企相比),在进入市场初期降低产品价格,通过价格优惠来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与军方和国有企业的合作机会。但是如果一味压低价格,长远来看不仅会使企业利润和现金流降低,还可能在将来恢复价格时产生商誉损失,所以为了持续发展,企业最好另觅他径。

在军品市场中,由于军品一般集中于高精尖产品,所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真正途径是掌握先进技术。企业可以前期通过价格优势逐步建立与军方和国企的合作关系,在站稳脚跟后再着重提高企业的科技研发水平。由于军工产品对技术的依赖性偏高,所以一旦企业掌握前沿技术,那么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在市场中弱势的局面,甚至有可能垄断部分市场。

面对强大的国有军工集团和信息渠道的单一性的限制,企业可以在呼吁政府完善市场,建立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的同时,积极自发联合其他“参军”民企,组建民间信息交流平台或战略合作协会,参加平台或者协会的企业在信息方面进行共享,在科研方面互相交流,甚至在资金方面也可以互相扶持。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军民市场信息渠道不畅的现状,从而缓解民企在初期的资金压力,降低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风险。

(二)对内措施

1.预算管理

面对市场上信息渠道不畅的困境,民营企业可以将以战略导向为中心的预算管理系统和以全面精细化为主旨的预算管理系统相结合,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预算风险。

战略导向预算管理可以使企业预算管理跳出以往只限于财务领域的局限,使其与企业战略有效结合,使管理工作者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通过对企业进行SWOT分析,结合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对比竞争对手与企业自身的优劣从而在战略层面上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随后企业再根据战略目标规划相应的经营目标,最后制订经营计划和全面预算(如图1所示)。

图1 战略导向预算管理框架

全面精细化预算管理的着重点在于建立以现金流为主线、精细化信息管理为手段的管理系统,从而对企业的营业活动、研发活动、投融资活动等进行全面预算和梳理。首先将预算活动分为营业活动预算、科研活动预算、投资活动预算、筹融资活动预算,以及财务报表预算五个模块。如此一来,当企业进行预算时,企业可以先对各项预算活动进行归集,在完成归集之后,针对各种归集,再为企业量身定做预算报表(如表1所示),以确定材耗、成本支出、资金占用等关键指标的合理预算控制定额和标准,不仅实现“业财融合”,而且也使企业的预算管理更加全面和精细(如图2所示)。

表1 特制预算报表举例

图2 全面精细化预算管理框架图

2.应收账款的管控

对于应收账款的处理,首先,企业可以运用责任会计理念(一种以企业各部门所负责任为考核对象的会计管理理念),明确未收账款的主要负责人或部门,并在每年年初、年中及年末等时间点对未收账款进行盘点以确定数额以及未能及时收回的原因。其次,企业为了保障账款负责人或部门能认真执行收款计划,可建立完善的制度或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责任、前期评估、日常管理及清查、奖惩措施等具体事项和内容。最后,账款的清理应细化到人,明确款项清理金额、清理办法以及时间节点等,以确保每笔账款都能及时清理(如表2所示)。

表2 应收账款管控表

另外,由于本文所讨论的企业为民营军工企业,其市场可以大致划分为军品市场以及民品市场。企业对于应收账款的清理工作也应划分为相应的两个板块,以便企业操作起来更具有针对性。

(1)军品应收账款的管控

由于欠款方的信誉优良,所以在管控军品业务涉及的应收账款时应以尽量控制规模为原则,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明确责任人或部门,结合考核制度,在单位月、半年、年等时间节点进行考核,并为调动员工积极性,将回款额与工资绩效挂钩,对超额回收账款的员工按回收账款比例进行奖励;二是设置回收账款指标(百分比),并在月、半年、年等时间节点进行考核,对未收账款的未收原因进行分析,视情况进行惩罚;三是积极主动与军方沟通,最大程度上协调付款事宜,如可以与军方协商选择“352”的付款方式(先付30%、次年付50%、第三年付20%);四是周期性对所有账款按时清点估值,积极并充分利用军方应收账款信誉极佳的优势,选择应收账款融资,以减少应收账款积压。

(2)民品应收账款的管控

面对民品市场,应以尽量避免应收账款交易为原则,如情况不允许,也应严格把控合同回款日期和账款金额,按时催收,避免出现过多坏账。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建立客户信誉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设置以信誉级别确定可赊销金额的管理系统,并将长期赖账企业拉入“黑名单”,坚决杜绝有账款未清的企业再次进行赊销付款。二是严格把控合同的条款和日期,设置违约补偿,并以收款日期为警戒线对账款进行管理,如离收款日期还有1个月该企业仍未有还款迹象的,可以重点关注;超过收款日期三个月仍未有还款迹象的应密切关注,必要时可以非常规收款方式,如利用现金折扣刺激还款等;三是对坏账、死账应有专门人员监管,对多次催收无效且时间超过三年的账款,可以及时采取法律措施,避免给企业带来巨大资金损失。

四、 总结与展望

通过分析发现“民参军”发展道路上存在以下制约因素:(1)由于准入门槛过高,企业前期投入过高,运营压力增大,而且易产生一定的沉默成本和机会成本;(2)由于信息渠道不畅和交易地位不等易造成企业预算困难,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决策风险;(3)因赊销交易的普遍存在,以及融资困难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资金压力。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相应的治理对策:(1)对外企业应立足长远,扬长避短,先以价格竞争优势融入市场,再着重提高科研水平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同时呼吁政府完善市场机制,积极促进民间联盟或协会的形成,为“民参军”营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2)对内首先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从战略到精细,由全面布局到局部细化,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预算风险;其次要根据军品、民品应收账款的不同特征,分类进行应收账款管控,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因军品市场特殊性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猜你喜欢
军品参军军方
韩军方称朝鲜发射巡航导弹
环球时报(2022-08-18)2022-08-18 17:15:05
军工企业军品单机配套立项风险评价浅析军品
某横向军品项目快速集成研制的创新实践
唐代参军戏未更名原因考
戏曲研究(2018年1期)2018-08-29 01:18:28
杨参军
油画艺术(2018年3期)2018-05-23 09:23:52
民企“参军”需要把握的问题
中国军转民(2017年6期)2018-01-31 02:22:26
好男儿,参军去!
中国军品外贸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军事历史(2004年2期)2004-11-22 07:12:14
日本2004年V-MAT军品展览会
轻兵器(2004年6期)2004-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