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
【摘 要】本文以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为例,提出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新模式:创新德育模式体系,促使多方共同参与;打造德育课程,让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进课堂;拓展德育育人渠道,促进知行信合一。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职学校 德育新模式 探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6-0033-02
本文以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为例,探讨扎根传统文化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新模式。
一、创新德育模式体系,促使多方共同参与
(一)构建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德育微共体”
以学生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联合学校、教师、家长或社会人士等多方主体,基于自由、自愿的基本原则,打破学校原有以“班级”为单位的学习制度,让学生通过跨班级、跨年级、跨专业组成相互协作、荣辱与共的紧密型“德育微共体”。在传统文化活动中,“德育微共体”成员根据学校确定的核心主题,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特点,进行发散式学习与研究。在整个活动中,将学生的个性、特长等方面的发展与团队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不同形式、不同主题、不同维度、不同学生参与的德育系列活动。学校通过开展“优秀德育微共体”“最佳德育微共体”“最有特色德育微共体”等多种评选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构建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三全育人”德育体系
“三全育人”包括“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推动三全育人德育体系是新时代发展对德育工作的创新性发展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國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环境及物质条件的不断优化,学生在享受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便捷的同时,其意识形态也受到了西方不良思潮和网络负面思想的影响,崇洋媚外、提前消费、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在学生中蔓延,影响了当代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沉淀与发展的产物,在当下西方不良思潮和网络负面思想影响的背景下,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度,进而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因此,学校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可以让学生通过共同学习并践行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格修养。
二、打造德育课程,让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进课堂
(一)传承国学文化基因,丰富学生文化底蕴
教材是传承文化、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因此,学校应立足于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需求,精心选择《孝经》《大学》《论语》《中庸》《弟子规》等原有经典读物,并结合实际,开发国学校本教材,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其中,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系统教育,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为立德树人的贯彻落实奠定有利基础。较之文化课与专业课,国学课属于公共课程的范畴,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具有极强的灵活性,既可以融入各个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也能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既可以让学生在行走中读国学,也可以在玩耍中用国学,时刻浸润在国学经典中,生活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国学经典中的自律、自省、自强、仁爱、勤勉、孝道等“修身”思想,成为学生“立德树人”的精神财富。通过师生诵读,学生从“知恩感恩”的《孝经》,到“立身之本,讲究诚信”的《弟子规》,从“礼之用,和为贵”的《论语》到“明德修身,仁者爱人”的《中庸》等经典中汲取思想智慧、民族精神和职业精神,懂得知恩感恩、爱岗敬业,学会举止文明、待人彬彬有礼,在潜移默化中其情感自然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升华、品德得以养成,从而实现道德品质修养的提升。
(二)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感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要以德为先,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红色资源中蕴含厚重的传统文化、崇高的理想信念及丰富的革命精神,为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的总要求,学校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初心,广泛推进思政课程建设,每月每个班级开展1节红色主题公开课,每周开展2节思政课和2节活动课,让红色文化学习得到基础性课程的保障。同时,学校还积极打造以“声音+”为桥梁的“红讲台”文化主题活动,以红色系列表演、红色线路、红色故事、红色文物、红色研学为主要脉络,为学生搭建红色文化学习平台,让学生自主选择小组团队、活动内容,自主探究、研学发展,同时,通过接地气的创新展演,为学生开启一段忆往昔、守初心、创未来的红色文化之旅,让学生在浓郁的氛围中熏陶成长,学习做人、学习立志、学习创造,从而为培养新时代新人打牢基础。
三、拓展德育育人渠道,促进知行信合一
主题活动是学校全面践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让传统文化进课堂的同时,可以让经典文化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学生的校园生活中,以优秀传统文化育厚德人才。
(一)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提升文化传承力
通过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提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力,例如,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了解清明节的传说、知晓与清明节有关的古诗和习俗”为主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活动。经过精心准备,在班会时间,首先由学生讲解清明节的传说及各地的风俗习惯,接着学生根据搜集的谚语、诗歌等资料,制作《又到清明》的“电子小报”并由学校德育处进行评选。小报内容精彩纷呈,充分展现了师生的艺术才华与创造力。同时,还通过开展“网上清明祭奠英烈”活动,让学生通过这种环保方式,学习英模事迹,向先贤先烈抒写感言寄语、表达内心情感,从而达到深化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实践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通过清明节感悟作文评比与展示活动,让学生就清明节这一传统文化现象对现代社会生活以及对人们的影响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思考,使其对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产生新的认识、感悟和体会,从而达到提升文化素养的目的。通过对“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丰富内涵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人对先祖的敬仰,对家庭成员亲密关系的重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使其学会珍惜、感恩、孝顺。
(二)开展“学农学工”活动,培养学生劳动精神
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劳动最光荣”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品德,在德育中传承传统劳动文化基因,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雕细琢的职业精神。中等职业院校的育人宗旨是为社会培养一线生产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劳动教育不可或缺。为此,学校以劳动教育为主线,在“学工学农”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在学农方面,学校每学年开展为期一个星期的学农实践活动,对农民进行调研,与之互动,让学生在田间地头的劳作中逐渐了解“早种三分收,晚种三分丢”的劳动经验,同时通过制作豆腐、酿酒、糖艺、果艺、茶艺等劳动项目的体验,从中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基本道理。在学工方面,学校充分融合人工智能、编程等现代化科技知识,开展机器人编程、航模、摄影、模拟驾驶、3D打印等科技类的劳动教育项目,打开学生的科技世界大门,将传统劳动教育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劳动中成长,在劳动中全面发展职业精神。
(三)开展“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活动,培养学生爱的责任感
“传递友善、奉献爱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学校紧密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走入社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在社区,学生化身为垃圾分类师,指导社区居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在春运车站,学生是志愿服务者,为返乡的旅客指引线路、帮忙照顾老弱病残孕;在十字路口,学生是文明交通劝导员,向人们宣传文明过马路的相关知识。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学生用爱心、善心服务社会,将爱的责任融入社会文明建设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正确观念。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应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基本思想,创新传统文化进课堂形式与内容,发挥区域文化优势,将传统文化作为推进德育工作的抓手和手段,引导学生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素质,真正担负起有效德育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祝敬.中学德育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实践策略[J].天津教育,2020(9).
[2]吴开.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融入汽修类技工学校德育工作路径[J].时代汽车,2020(3).
[3]王继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中职业素质培养的创新研究[J].法制与社会,2020(8).
[4]郝晶.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民族精神[C].全国智慧型教师培养体系建构模式学术会议二等奖论文集,2016.
【作者简介】陈 洁(1992— ),女,汉族,江苏无锡人,大学本科学历,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机电工程。
(责编 苏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