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迪生,杨佩怡,陈伊燕
1.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广东 顺德 528300;
2.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医院)口腔科,广东 顺德 528300
前牙大面积缺损指的是不同原因导致的前牙牙体外形与结构上的大面积破坏导致的缺损。由于残余牙体组织较少且较为薄弱,直接进行充填或全冠修复均难以获得良好的固位和长久稳定[1]。对于前牙大面积缺损的修复可采用桩冠修复方式。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的有铸造金属桩以及纤维桩两种材料[2]。近年来随着口腔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桩的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出现了更多的可用于桩冠修复的新材料。纤维桩通透性较大,制作起来相对更加简单,且弹性模量与牙本质更加相近。纤维桩应力不集中,修复后的牙体受到外力后,纤维桩首先折断,而不会导致牙根折断[3-4]。由于纤维桩的上述优点,近年来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的欢迎。笔者近年来应用石英纤维桩修复前牙大面积缺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6 月至2018 年6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口腔科就诊的80例(80 颗患牙)前牙大面积缺损患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33 例;年龄26~54 岁,平均(39.7±12.6)岁;有残冠52 例,残根28 例;中切牙58 例,侧切牙22 例。纳入标准:①所有缺损前牙均经X 线片证实根尖区无阴影;②所有缺损前牙均不宜接受全冠修复及单纯的充填修复治疗;③所有患牙均为上前牙;④所有患牙牙周组织健康;⑤患牙无残根松动;⑥患牙牙槽骨吸收不足根长的1/3,牙本质肩领高度高于1.5 mm,牙齿松动≤Ⅰ°;⑦患牙均已完成根管治疗,且两周内无炎症反应。排除标准:①未经治疗的残冠残根;②牙齿松动≥Ⅱ°;③残根残冠需做延长;④牙周不理想或合并牙周疾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将上述所有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40 颗患牙),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缺损前牙、残存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本组患者采用石英纤维桩(法国RTD 公司的Macro-Lock Illusion X-RO)及全瓷冠进行修复。具体方法:首先对牙体缺损进行根管治疗,完成后观察两周,再采用石英纤维桩及全瓷冠进行修复治疗。根据根管的具体大小,选择相应预成钻、完成钻,用以制备纤维桩空间,桩的直径与根管粗细相匹配,保证根管壁厚度超过1 mm,长度为根长的2/3~3/4,根尖封闭距离超过4 mm。牙体剩余较多时,冠修复过程中存在牙本质肩领,拖牙本质的肩领能够稳固支持核桩,那么桩的长度可适当缩短,以深度低于牙槽嵴顶或稍深为宜。桩的冠部长度选择根据上下颌的关系确定。使用配套酸蚀剂酸蚀根管、冠部牙体组织,冲洗后吹干,纸尖干燥。自根管底部开始往根管内注入黏结剂,逐渐注满,之后将纤维桩置入根管,保持一定压力,直至黏结剂凝固,再将外溢的黏结剂去除。采用LIGHT-CORE 光固化树脂核材料堆进行桩外形的塑造,用光固化40 s。牙体预备后用排龈线,取模用硅橡胶,后灌模,全瓷冠修复体制作完成后试戴、调整咬合关系及邻接关系,全瓷黏结剂(One-Step 黏结剂)凝固,去除颈缘及邻面多余黏结剂,抛光。
1.2.2 对照组 本组患者采用金属铸造桩修复。根管预备同观察组,采用嵌体蜡进行蜡型制作,用以铸造金属核。将金属核置入桩道,就位后进行调试,如果合适,将金属核取出。酒精消毒,吹干后根管内注入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粘结,并将金属桩带入。之后进行全瓷冠全冠修复。全瓷冠牙体预备、制作、戴冠方法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12 个月临床疗效[5]:修复成功:患牙无自觉症状,咀嚼功能正常,核桩无折断、松动及脱落,牙体组织无继发龋齿及折断,根尖周无异常;修复失败:患牙叩痛、咬痛,咀嚼功能差,患牙核桩有松动、折断、脱落,患牙牙体组织继发性龋齿及折断,根尖周围病变。随访1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修复体边缘缺陷、修复体松动、基牙根折、基牙松动、慢性根尖周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及颜色匹配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术后修复成功率比较 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修复成功率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颜色匹配率比较 术后随访12 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颜色匹配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颜色匹配率比较(例)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口腔疾病及口腔美观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前牙缺失严重影响口腔及面部的美观,因此进行前牙修复时,在保证有效恢复形态与功能基础上,如何能够达到更高的美观效果也已经成为临床合理选择修复方式的重要原因[6]。桩冠治疗既能够保留牙周膜的本体感觉,又能够恢复患牙的形态与功能[7]。桩的选择是决定桩冠修复成功的重要因素,理想的桩材料应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及耐疲劳性,同时需要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强的弹性模量以及较好的透光性和较高的美观性,并且操作相对简便[8]。传统金属桩弹性模量大于牙本质的弹性模量,导致传导过程中应力相对更为集中,从而增加了根折的风险。同时,应用金属桩核治疗,可游离出金属离子,造成牙龈边缘染色,极大影响前牙修复后的美观效果[9]。
石英纤维桩作为一种新型口腔治疗材料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主要为5~8 μm的同一直径石英纤维同向平行排列后,在一定张力下,拉伸灌注环氧树脂形成,纤维所占体积近60%,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优良的机械性能及黏接性能、较高的美学性能,是理想的桩材料[10]。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术后3、6、12个月跟踪随访,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个月后观察组修复成功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观察组患者颜色匹配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英纤维桩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尺寸变化较小,在口腔中不会因为化学、物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发生严重的变形,引发修复体出现不密合现象,降低了松动与脱落的发生率[11]。金属修复体在口腔内相互接触,可发生电位差,生产局部微电流,石英纤维桩可有效的避免微电流的产生。纤维桩表面具有多孔性,可提供最大的黏结表面,同时黏结剂可进入微孔中,形成锁结,且树脂黏结剂与牙本质、石英纤维桩发生化学结合作用,增强了桩核的固位力。同时石英纤维桩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修复性,如出现牙根需要再治疗情况,金属桩一般无法取出,一旦失败需要拔除牙根,但石英纤维桩可使用专用钻取出桩核,治疗后可再修复[12]。对口腔患者的治疗,已经不仅仅是对破损组织的修复,同时还应注重美观的重要性,适应纤维桩比较接近患者的自然牙齿颜色,透光性好,更易被患者接受。
综上所述,石英纤维桩修复大面积前牙缺损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是较好的前牙修复方式,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具有较高的美观学价值,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