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母子依恋对问题行为的影响:祖孙依恋的中介作用 *

2020-06-16 02:05闻明晶滕树元冯晓杭田金来张向葵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外化祖孙祖辈

闻明晶滕树元冯晓杭田金来张向葵

(1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长春130024)

(2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132013)

(3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长春130032)

(4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中心,长春130024)

1 问题提出

共同养育模式是指两个或多个看护者共同照看一个孩子的家庭养育模式(van Egeren &Hawkins, 2004),祖辈共同养育模式是指由祖父母和父母共同对儿童进行养育的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子女,祖父母参与养育其子女(周平,2005),祖辈共同养育模式越来越普遍。已有研究揭示,在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儿童不仅与父母建立了亲子依恋,同时与祖父母也建立起稳定的情感联结,形成了祖孙依恋(Poehlmann, 2003)。婴幼儿期的依恋为个体提供早期的人际交往经验,促进其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Rutter, 1995),具有焦虑缓冲和身体保护的功能(Bowlby, 1982)。

有关依恋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文献中,研究较多关注母子依恋对儿童的情绪情感和问题行为的影响。已有研究结果表明,不安全型母子依恋儿童相比安全型母子依恋儿童更容易出现消极情绪情感(王英芊等, 2016),不安全型母子依恋儿童相比安全型母子依恋儿童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更易出现攻击问题行为(Burgess, Marshall,Rubin, & Fox, 2003; Loeber & Hay, 1997)。回避型母子依恋的儿童相比矛盾型母子依恋和反抗型母子依恋的儿童,更易出现外化问题行为(Fearon,Bakermans-Kranenburg, van IJzendoorn, Lapsley, &Roisman, 2010)。与回避型和反抗型母子依恋儿童相比,混乱型母子依恋儿童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内化问题行为(Brumariu & Kerns, 2010)。尽管学者们针对儿童母子依恋对问题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但是,针对不同依恋类型母子依恋对儿童问题行为影响的研究结果却不尽相同,母子依恋对问题行为的影响可能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探讨母子依恋对问题行为影响的作用机制。

研究者发现儿童不仅与母亲形成依恋关系,与其他主要养育者同样形成依恋关系,这种儿童与多个养育者形成的情感联结被称为多重依恋(Cooke, Kochendorfer, Stuart-Parrigon, Koehn, &Kerns, 2019; Schröder, Pérez, Buderer, & Schmid,2017)。Bowlby(1982)认为多重依恋系统呈层级排列,即只有一个主要的依恋对象,其它依恋对象是次级的。在祖辈共同养育的家庭中,儿童与主要养育者母亲和祖父母分别形成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有关二者关系的研究发现,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呈中等程度的相关(邢淑芬, 梁熙, 岳建宏, 王争艳, 2016),母子依恋的安全性决定祖孙依恋的安全性,母子依恋的表征具有优先性,处于其它依恋表征的开端,亲子依恋表征的特性直接影响儿童与其他人之间的依恋关系(Howes &Spieker, 2008)。

国外关于祖孙依恋对儿童问题行为影响的研究较多,但是研究对象大多来自特殊家庭。例如,父母药物滥用、未成年怀孕、监禁、抑郁、家庭暴力或虐待等家庭(Cho & Kang, 2009;Poehlmann, 2003)。国内主要针对正常家庭中的祖孙依恋和问题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数量较少。研究发现,安全型祖孙依恋的幼儿有更少的问题行为,矛盾型和逃避混乱型祖孙依恋的幼儿有更多的问题行为(滕树元, 杨朦朦, 孔琪, 闻明晶,2017),祖孙依恋安全性水平越高,幼儿的问题行为越少(邢淑芬等, 2016)。

Bronfenbrenner(1979)在生态系统理论中强调家庭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家庭内部各成员之间的互动过程和关系质量对儿童早期发展至关重要(Lussier, Deater-Deckard, Dunn, & Davies, 2002)。而祖辈共同养育的家庭,由于家庭成员较多,涉及到彼此的相互作用更为复杂,对儿童的发展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已有研究较多选取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研究,探讨母子依恋、同伴依恋和儿童适应性三者的关系,但是鲜有关于母子依恋、祖孙依恋和问题行为三者关系的研究。研究发现,同伴依恋是母子依恋对社会适应性的中介变量(王盼盼, 2018; 张兴慧, 陈福美, 张彩, 王耘, 2018)。同伴依恋是学生时期较为重要的依恋关系,而对于祖辈共同养育的幼儿,祖孙依恋是此时期幼儿的重要依恋关系,那么,幼儿的祖孙依恋是否是母子依恋对问题行为影响的中介变量。由于已有研究揭示,母子依恋对于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Fearon 等(2010),以及Groh, Roisman,van Ijzendoorn,Bakermans-Kranenburg 和Fearon(2012)的元分析研究发现,不安全型母子依恋对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d=0.31)大于不安全型母子依恋对内化问题行为的影响(d=0.15)。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将问题行为划分为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并探讨幼儿的祖孙依恋在母子依恋对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的中介作用是否存在差异。

个体幼儿期出现的外化问题行为可以一直保持到青少年期或成年期,3 岁时幼儿的退缩、焦虑问题行为可以预测11 岁时的退缩、焦虑问题行为(蔡春凤, 周宗奎, 2006; Mesman, Bongers, & Koot,2001),可见,儿童早期的问题行为对个体的成长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本研究选取幼儿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中国正常家庭中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母子依恋、祖孙依恋和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三者的关系。研究假设为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母子依恋与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且幼儿的祖孙依恋在母子依恋与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本研究将有助于丰富多重依恋理论,指导幼儿形成良好的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减少幼儿问题行为的发生。

2 方法

2.1 被试

采用整群随机取样方法,选取两所幼儿园祖辈共同养育幼儿共279 人进行母子依恋、祖孙依恋和问题行为的测量。经测谎题筛查,有效被试为265 人(M=4.75 岁, SD=1.16 岁),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5%,被试的具体情况见表1。从父母的文化程度上看,大学本科及以上155 人,高中72 人,初中35 人,小学及以下3 人;从祖父母的文化程度上看,大学本科及以上17 人,高中45 人,初中182 人,小学及以下21 人。

表1 被试在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分类表(单位:人)

2.2 研究材料

2.2.1 幼儿依恋量表

使用叶晓璐(2011)修订的幼儿依恋量表对幼儿的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进行评定。经分析,Cronbach α 系数为0.66。与其安全型依恋分量表的关联效度为0.87。量表共有30 个题项,其中描述幼儿安全型依恋的题项有20 个,不安全型依恋的题项有10 个。问卷采用4 点计分,各题目从1~4 评分,分别代表“从不”到“总是”,量表中有10 个题项予以反向计分,分别为1,4,12,13,17,18,19,21,24,25。将所有题项加和计算总分,量表分数越高,代表幼儿与主要养育者的依恋水平越高。本研究经初测幼儿的母子依恋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75,分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73,0.74,幼儿的祖孙依恋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69,分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66,0.68。

2.2.2 儿童行为量表(CBCL)

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由Achenbach 和Edelbrock(1983)编制,适合4~16 岁儿童。本研究选取其中的五个维度,退缩、躯体主诉(体诉)、焦虑/抑郁、违纪和攻击问题行为作为问卷的内容,共有58 个题项。其中内化问题行为包括三个维度,分别为退缩(8 个题项)、体诉(3 个题项)和焦虑/抑郁问题行为(14 个题项),外化问题行为包括两个维度,分别为违纪(13 个题项)和攻击问题行为(20 个题项)。苏林雁报告了退缩、躯体主诉(体诉)、焦虑/抑郁、违纪和攻击问题行为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55~0.77,内容效度、平行效度和结构效度均较好(戴晓阳, 2015)。家长根据题项描述的行为对幼儿半年内的实际情况进行等级评定,各题目从0~2 评分,分别代表“无”到“经常”。最后将分数相加作为问题行为总的分数和分维度的分数,分数越高代表幼儿的问题行为越严重。本研究问卷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83,分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81,0.78,0.80,0.79,0.82。

2.3 研究程序

由心理学专业6 名本科生作为主试,由幼儿的母亲进行幼儿的母子依恋的评估,由幼儿的祖父母中的1 名主要养育者进行幼儿祖孙依恋的评估,由幼儿的父母和祖父母中1 名主要养育者进行幼儿问题行为的评估。主试按照统一的指导语对家长进行施测,家长对幼儿的母子依恋、祖孙依恋和问题行为进行评估。

2.4 统计处理

采用SPSS22.0 和Amos19.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采用Harman 单因素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2.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 单因素检验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个公因子的解释率为29%,低于临界值40%,所以,本研究采取的方法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3 结果

3.1 母子依恋、祖孙依恋和问题行为分维度的相关分析

采用Pearson 积差相关对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母子依恋、祖孙依恋、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母子依恋、祖孙依恋、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的相关分析(n=265)

3.2 母子依恋对问题行为的中介效应模型

本研究将问题行为分为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进行中介效应检验。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中介效应需要建立两个模型,为了检验祖孙依恋在母子依恋与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关系的中介效应,本研究建立了图1 和图2 的模型。

图 2 祖孙依恋的中介效应模型

图1 的模型检验母子依恋对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是否具有直接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拟合指数符合要求,见表3。并且母子依恋对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的直接效应均显著,直接效应路径系数分别为−0.35(p<0.01)和−0.32(p<0.01)。

表3 母子依恋对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直接效应模型的拟合指数表

图2 的模型检验母子依恋对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是否存在间接效应,即检验祖孙依恋在母子依恋对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预测中的中介效应。经过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指数符合要求,见表4。

表4 祖孙依恋中介效应模型拟合指数表

在祖孙依恋的中介效应模型中,母子依恋对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影响的直接路径系数分别为−0.04(p=0.715)和−0.05(p=0.632),路径系数不显著,表明祖孙依恋在母子依恋对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预测中起到完全中介效应。

在模型拟合良好的基础上,使用Bootstrap 程序检验祖孙依恋的中介效应是否显著,设定重复取样5000 次,选择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法进行取样,计算95%的置信区间。在母子依恋和内化问题行为的关系中,祖孙依恋中介效应的区间为(LLCI=0.26, ULCI=0.54),不包括0,表明祖孙依恋在母子依恋对内化问题行为预测的中介效应显著。在母子依恋和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中,祖孙依恋中介效应的区间为(LLCI=0.28, ULCI=0.53),不包括0,表明祖孙依恋在母子依恋对外化问题行为预测的中介效应显著。

4 讨论

4.1 母子依恋、祖孙依恋和问题行为的关系

幼儿的母子依恋与祖孙依恋呈显著正相关,即幼儿的母子依恋水平越高,祖孙依恋水平越高。这与邢淑芬等(2016)的研究结果一致。邢淑芬等的研究发现,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呈中等程度的相关。内部工作模型理论可以解释上述研究结果,幼儿与主要养育者形成的依恋模式决定幼儿与他人形成的依恋模式(Bowlby, 1982)。

本研究发现,祖辈共同养育幼儿的母子依恋与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幼儿的祖孙依恋与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这一研究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Fearon & Belsky, 2011; 王玉廷, 刘莉, 王美芳,2011)。已有研究证明早期形成的不安全型依恋关系是导致儿童出现高风险的反社会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Fearon & Belsky, 2011)。王玉廷等(2011)的研究发现,母子依恋与幼儿的焦虑总分,并与分离焦虑、躯体伤害恐惧、社交恐惧、广泛性焦虑的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支持了Bowlby(1982)的观点,儿童早期与主要养育者形成的依恋关系对其认知、情绪调节和社会适应等心理健康方面存在显著的影响,儿童与主要养育者形成的安全型依恋关系可以有效减少其问题行为发生的概率,反之,将增加其问题行为发生的概率。

4.2 祖孙依恋在母子依恋对问题行为的完全中介效应

本研究结果表明,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祖孙依恋在母子依恋对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的预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母子依恋水平越高,祖孙依恋水平越高,幼儿的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出现的越少。

一方面,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母子依恋可以预测祖孙依恋的水平。这一研究结果与Howes 和Spieker(2008)的研究结果一致。Bowlby(1982)认为,儿童可以拥有多个依恋对象形成多重依恋,这些依恋系统呈层级排列,即只有一个主要的依恋对象,而其它依恋对象是次级的。这主要是因为,母子依恋是从幼儿出生后就逐渐形成,而祖孙依恋通常在6~8 个月大时才开始形成。母子依恋的表征具有优先性,处于其它依恋表征的顶端(Howes & Spieker, 2008)。

另一方面,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祖孙依恋影响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这一研究结果支持Crittenden 和Dallos(2009)的研究结论。Crittenden 和Dallos 认为祖辈共同养育幼儿能在亲子依恋关系之外发展适宜的祖孙依恋,且能从多重依恋关系中获益,在与多个养育者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安全型的祖孙依恋关系,获得更好的社交技能,提高认知、情绪调节和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幼儿问题行为发生的概率(Brown &Cox, 2020)。

最后,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祖孙依恋是母子依恋对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的完全中介,即母子依恋通过祖孙依恋作为完全中介对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张兴慧等(2018)选取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同伴依恋是母子依恋和情绪体验的部分中介。王盼盼(2018)选取内地藏族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发现,同伴依恋在亲子依恋和性心理健康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上述两个研究结果均表明同伴依恋是母子依恋或亲子依恋对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对于小学生和高中生,同伴依恋是儿童除亲子依恋之外主要的依恋关系,而祖孙依恋是幼儿除亲子依恋之外的主要依恋关系。研究结果支持Bowlby(1982)有关多重依恋具有层级关系的观点,即个体只有一个主要的依恋对象,而其他依恋对象是次级的。本研究认为,母子依恋的安全性决定祖孙依恋的安全性,母子依恋的表征具有优先性,处于其它依恋表征的开端,母子依恋表征的特性直接影响祖孙依恋关系,且积极的祖辈共同养育可以有效减少幼儿问题行为的发生率(李晓巍, 谢娟, 宋雅婷, 2016; Howes & Spieker, 2008),祖孙依恋对于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幼儿的问题行为。

5 结论

本研究发现,幼儿的母子依恋与祖孙依恋呈显著正相关,幼儿的母子依恋与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幼儿的祖孙依恋与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均呈显著负相关;幼儿的祖孙依恋完全中介母子依恋对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

猜你喜欢
外化祖孙祖辈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
人间至爱祖孙情
人间至爱祖孙情
祖孙情
亲情祖孙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调查
助教带动“夕阳”之爱
运用叙事疗法使问题学生在问题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