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依饭节日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2020-06-15 21:58周赢
艺术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仫佬族创新发展

周赢

摘 要:依饭节作为仫佬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仫佬族民族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依饭节起源、仪式活动及发展现状的研究,阐述依饭节的文化内涵及社会价值,并且针对依饭节当前危机与机遇并存的社会环境,提出一些有利于依饭节日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仫佬族 依饭节 节日文化 保护传承 创新发展

依饭节是仫佬族最具特色的节日,按照习俗每隔三到五年举行一次大庆,一年一次小庆,其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依饭节也被称为“喜乐愿”、“依饭公爷”,举办的目的是为了祈神驱邪保平安、庆贺五谷丰登,祝愿来年风调雨顺等,带有强烈的感恩和祝愿色彩,通常选在立冬后某日举办,是流行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地区特有的传统节日。

一、依饭节的起源仪式

1.依饭节起源

目前找不到确切的史料文献记载依饭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不过根据民间的流传故事以及仫佬族各姓宗祠的碑文推测,明朝嘉靖年间依饭节就已经存在,距今至少有五百多年。民间关于依饭节起源的流传有多个版本:一是为了纪念白马姑娘铲除了祸乱乡民的凶猛神狮,夺回谷种,并且教人们犁田耕地、习武灭兽;二是为了纪念宋朝天禧年间,带领仫佬乡民抗击外敌入侵不幸英勇牺牲的两位英雄梁善利和吴广惠,梁、吴二人后来被宋徽宗追封为官;三是为了纪念罗义、罗英父女俩,他们带领仫佬族人垦荒种地,教族人们射狮驯牛,大家得以丰衣足食。各村各寨聚会敲锣、打鼓、唱歌纪念他们,逐渐就演化成了依饭节。

关于依饭节的来源至今没有定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传说,虽然这些传说的故事内容千差万别,各有不同,但其精神是一致的,目的都是为了祈神驱邪保平安、庆贺丰登人兴旺。

2.依饭节仪式

依饭节在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仪式的过程普遍采用七个程序来划分,分别为:启坛,请圣,点牲,请圣, 劝圣,唱神,送圣,在具体的仪式操作过程中,依饭师傅一般会根据唱本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法事,并不会明确划分仪式步骤。

二、依饭节的文化内涵及社会价值

1.依饭唱本

依饭唱本是指依饭活动过程中师傅所吟唱的底本,这些唱本的内容十分丰富,有祈求人丁兴旺的;有庆祝丰收的;还有歌颂神灵赞美祖先的等等。依饭唱本类似于剧本,里面的唱词文白相间,通俗易懂,有旁白,有说、有唱。唱词的内容大多是故事性的诗,如《鲁班架桥》、《白马姑娘》等。表演时,身穿法衣头戴面具的依饭师傅,边唱边跳,可以说这已经形成了仫佬族民间戏剧的雏形。

2.文化阐释

观察依饭仪式结合依饭唱本,可以发现依饭仪式中所请的神灵比较复杂,神祗系统的排序并不系统。其中既有仫佬族本民族的始祖神和地方神,又有道教和佛教的一些神祗。由此可见,道教、佛教文化已经相融于仫佬族本土文化、本土宗教之中。

依饭节祭祀活动充分反映了仫佬族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宗教观,体现着仫佬族人对生命、对世界的认识。通过对这些祭祀神祗和祈福的归纳分析,可以大概得出仫佬族人的崇拜信仰有:对祖先的崇拜、对自然的崇拜、对农耕的崇拜以及对生殖的崇拜。

3.依饭节的社会价值

(1)维护地区稳定、造就和谐社会

依饭节的举行通常选在立冬过后,这时候的人们已完成秋收,迎来收获和喜悦,正可谓苦尽甘来。选择在这时举办节日,让大家欢聚在一起,不仅有利于鼓舞精神,增添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同时在祭祀表演的过程中,通过互动参与等,还可以释放人们情绪,使心灵得以安宁。依饭节的会餐也能密切族人关系,大家在一起交流感情、化解矛盾,这些都将有利于邻里和谐,促进社会稳定。

(2)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心

依饭节历经五百多年沧桑,凝聚着历代仫佬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当代,由于社会的进步发展,仫佬族人不论生活环境还是物质基础都已发生巨大变化,不少仫佬族人也可能远走他乡,在各地开枝散叶,但无论仫佬族宗族成员身处何处,依饭节始终对他们具有巨大的向心力。依饭节依旧有着统合宗族成员、增进族人团结、加强宗族内聚力的积极作用。

(3)培养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

在依饭节仪式中,许多环节都具有着教育意义。对自然的崇拜,对长辈的尊敬,对青年的性启蒙教育以及做人做事的规矩等等,这些都是依饭节举办的内在意义。如祭祀中拜请祖先保佑子孙的同时也警告子孙:“……税纳编粮莫要误,莫與公差把手抓。奸事莫行贼莫做,犯了之时损身家……。”以及唱本《十劝人》中对人们的各种劝诫等等。这些内容无疑都将会影响着仫佬族人的精神思想,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依饭节当下的困境与机遇

1.依饭节当下的困境

(1)年轻人的态度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都会跟随时代潮流,追求新花样新玩法,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在外读书或工作,在新环境的影响下会很快淡忘掉本民族本地区的节日和文化。不仅如此,外出归来的年轻人还会将外来文化带入当地,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冲击,这些不仅会给当下的节日文化发展带来影响,更会影响下一代的仫佬族人。如果不加以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很可能会中断,民族内在精神也会遗失。

(2)传承人危机

在罗成仫佬族地区,做依饭的师傅通常是本姓祖传,一般只传给自己的儿子或侄子,不传给外人。例如四把镇的谢汝琼跟从自己的父亲学习,同为四把镇的梁天才是从自己的叔父那学来的。由于本姓祖传的原因,能够承担依饭法事的师傅在罗城仫佬族地区越来越少。目前只有四把镇的谢家、梁家两个道师班以及东门镇中石村呼略屯的银家班仍活跃在依饭节现场。

梁家道师班至今已传到十四代,有一百二十年以上的传承历史,是罗城少有的传承久远的道师班。其传承谱系如下:

梁天才老人是梁家道师班的第十二代传人,如今已近百岁高龄。目前,梁天才的接班人梁殿甫和梁成德仍活跃在罗城。

谢姓道师班也是在罗城四把镇。据道师谢忠厚讲也谢家道师班也传承了十一代之久,但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只能追溯到最近的几代,其近几代的传承谱系为:谢道昌、谢道隆→谢道中→谢道武→谢汝琼→谢忠厚。谢氏道班目前只有谢忠厚一人仍主持法事,但依饭节仪式一般需要三到五人来主持,所以他经常与梁家道师班一块参加依饭节法事。这样就形成了由梁殿甫、梁成德、谢忠厚几人组成的半稳定的道师班。他们是现在活跃罗城境内的依饭节法事班。

东门镇中石村呼略屯的银姓道师班,传至银联湘已经是十五代,他现在是东门镇中石村呼略屯银家班的掌坛师公。其传承谱系如下:

2006年罗城申报依饭节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将梁殿甫、谢忠厚两人定为依饭节民间传承人,这是非常正确且有意义的做法,对依饭节的傳承发展有很好的帮助。依饭师傅掌握着整个依饭节仪式的精华,作为依饭祭祀仪式的主持,他们是依饭节日文化传承的关键,所以抓紧培养新一代传承人的工作刻不容缓。

2.依饭节传承的机遇

(1)突破禁忌

随着科技的进步,制度的进步以及文化的发展,人类逐渐步入理性时代。这样的环境下,依饭节传统的迷信色彩逐渐淡化,仪式中的一些禁忌也得以破除。如送圣过程中,梁九公喝醉后用风趣、诙谐的话教育对青年人进行性启蒙教育。在传统仪式里,该过程时妇女要离开。但是在今年来的仫佬族依饭文化节上,妇女们并没有离开仪式,政府也没有要求。这些都体现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以及一些传统禁忌的破除。这样不仅在传播过程中少了很多限制,并且更有利于依饭节传承活动的新思路、新形式的诞生。

(2)政府参与

近几年来,仫佬族文化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依饭节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14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于9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自治条例》中第八章附则第五十四条规定:每年农历立冬日为仫佬族依饭节,放假1天。

最近几年政府举办了三届依饭节大型活动。分别是:2009年11月28日举办的罗城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2013年11月22日举办的罗城第二届仫佬族依饭文化旅游节;2017年举办的罗城第三届仫佬族依饭文化旅游节暨扶贫产业招商活动。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参与,不仅使依饭节的规模越办越大,更是在宣传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的仫佬族依饭节日文化影响力不断攀升,这将十分有利于依饭节的传承和发展。

四、依饭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1.依饭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

(1)保护传承人和唱本文献

依饭节日文化的保护首要工作应当是保护现有的传承人和依饭唱本等文献,地方政府应积极配合文化工作单位收集收录目前尚存在民间的相关文献,且必须要有指定的工作人员负责这项工作,并且要保证该岗位的稳定性。除此之外,政府应关照当代传承人,肯定传承人的价值,鼓励他们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去,给予他们经济补贴,让传承人们更愿意继续传承并且能够积极配合政府及文化部门的工作。

(2)挖掘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

节日文化传承的关键在于人,只有一代代的传承人交替,依饭节日文化才能源远流长,相关部门需要关注传承人的培养问题,及时帮助到他们。不仅如此,政府部门还可以牵头成立道师班工会,整合道师资源,合理分配资源,避免资源闲置。例如避免某些乡镇没有道师班请不到做依饭的师傅,而某些依饭师傅又因为没有渠道接活长时间歇着的情况。

(3)重视舆论导向发挥网络宣传作用

当今时代,几乎人人不离手机,也离不开网络。周边的国内的国际的大大小小事件信息,通过手机能够迅速获悉。当地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起来,通过一些活动制造热点宣传仫佬族依饭节。例如在展演时通过现场直播,网络平台等方式将依饭节日活动宣传出去。这样即使远在他乡的仫佬族人们,一旦看到故乡的新闻热点也会倍感亲切,从而很自然地进行转发推送,进一步的扩大宣传,扩大影响力。

(4)将依饭活动根植于民间

依饭节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节日,兴起于民间,若想悠久传承必须要扎根于群众这块沃土中,将其文化内涵留在民间,才能流传于后世。

当地政府部门应鼓励支持举办依饭节相关活动,让罗城当地人充分了解并参与到活动中去,感受到当地文化的博大精深,唤起仫佬族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此外,可以在仫佬族人群居的地区建立依饭节日文化馆,通过文字、视频等描述依饭节日内容及依饭节日文化内涵;收集依饭仪式中的道具以供展示欣赏;当地政府还可以围绕依饭文化定期开展一些地区的民间娱乐活动等等,这样将依饭活动留在群众身边。

2.依饭节日文化的创新发展

民族节日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将原有的节日仪式和内容原版照抄,更需要融入当代的文化和精神,使其再生,能够与时代共同发展,适应需求,这样才能使该民族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永久流传,生生不息。

(1)节日活动中的创新

今年来政府举办的仫佬族依饭节活动中,活动的内容已经丰富了许多。其中融入了许多新的表演,如舞龙、迎亲等表演(图1、图2)。这不仅是依饭节的祭祀活动,更像是仫佬族的民族特色展示活动。丰富了依饭节活动的内容,使其更加吸引民众的喜爱,各大媒体也相继报道。需要重视的是,依饭节日活动可以融入其它表演来丰富内容,但一定要保证自己的特色,切不可盲目引进凑热闹,却将自身的精神内涵遗弃,那样就本末倒置了。

(2)促进民族特色歌舞剧的形成

依饭节活动中的说唱仪式,可以说是已经形成当地的戏剧雏形。再加上罗城当地仫佬族独特的服饰装扮,以及特有的唱本,非常具有特色。若是能进行整合改编,完全可以形成罗城地区仫佬族特有的戏曲文化或是歌舞剧。这将更有利于传唱,而不仅限于做依饭的师公传承。

(3)培养新型传承人

培养新型音乐舞蹈专业出生的年轻人作为传承人,他们可以不作为祭祀的传承者,而是作为表演的传承人。然后由新型传承人将他们对依饭节仪式的理解创新出新的歌舞作品,也可以将传承人自己的社会价值观念,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当代精神写进依饭唱本中,使依饭节日文化蕴含新的内容。

(4)地域特色品牌形象的创建

与政府当前正在做的文化旅游节及扶贫产业招商活动结合,结合罗城特有的地域文化,创造出具有仫佬族民族特色的品牌形象,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地域民族特色品牌,再通过仫佬族依饭节日文化活动的宣传及推广,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

当然,特色品牌形象的作用不仅是为了将仫佬族依饭节宣传出去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提炼出依饭节日文化的内涵。通过设计的手段,将文化和精神融入其中,最终达到联想效应,即看到该品牌形象,就能直接联想到仫佬族,联想到依饭节以及仫佬族依饭节的内在文化和精神。该品牌形象设计案例若能成功,不光能够推广罗城仫佬族,还能使其他需要建设品牌形象的少数民族地区借鉴此案例,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依饭节是仫佬族民族文化精神的集中展示,对于依饭节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不仅仅要体现在充实和丰富节日活动内容和形式上,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其内在的仫佬族民族文化内涵。使大众了解依饭节日文化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仫佬族人的民族自信,唤起更多人对民族文化节日活动的热情,使民族传统节日成为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阵地,成为弘扬优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黄羽.罗城仫佬族依饭节文化的传承和保护[J].民族音乐,2015.

[2]王文章,李荣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J].艺术百家,2012.

[3]廖慧贞.客家民俗节日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探寻[J].贵州省党校学报,2012.

[4]韦显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仫佬族依饭节[J].广西地方志,2009.

[5]莫乔雅.仫佬族依饭节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传承[D].广西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仫佬族创新发展
广西仫佬族古歌活态传承研究*
广西仫佬族传统蔬菜种质资源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探讨新时期环境下博物馆的讲解工作
创新发展 奋勇前进 释放洪荒之力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
《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
中国惟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庆祝成立3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