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制与空间:基于南禅寺雕塑的配置关系研究

2020-06-15 07:17石嘉忻
艺术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配置雕塑

摘 要:唐构遗存南禅寺代表着唐代殿堂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特定样式。在这一时期受时代需求,建造了大量寺庙,建筑与建筑内部的配置相互影响,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具有艺术价值。本文研究的南禅寺雕塑,作为少有的唐代佛教殿堂遗存,人物配置关系完善,形制样式保存完好。匠师巧妙地利用殿堂空间安排配置雕塑,体现了空间和形制的合理规划,具有独特的时代审美,亦反映出唐代的人文风貌。

关键词:南禅寺 雕塑 配置 空间关系

唐代盛行建寺造像,人们在大量修建殿堂的同时也在雕塑、壁画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雕塑作为艺术的载体,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寄托,也满足了人们对艺术美的追求。南禅寺作为遗存唐寺,殿内雕塑丰富生动。通过对该寺雕塑群配置研究,可以了解这一时期雕塑人物形制及配置规律,对唐代殿堂雕塑艺术提供相关依据。

一、南禅寺及其雕塑群

南禅寺(图1)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20世纪五十年代被人们发现。殿内有古人墨迹“因旧名大唐建中三年……重修殿法显等谨志”,通过题记内容可知其重修年代为公元782年,是我国木构殿堂中最早的实物遗存。正殿坐北朝南,平面似方形,面阔和进深均为三开间,东西长11.62米,南北宽9.67米。

寺中供奉以释迦牟尼为主的十七尊唐代雕塑(图2),立于长8.4米、宽6.3米、高0.7米的砖砌佛坛上,塑像排列呈倒凹形。雕像均为彩绘泥塑,以主佛释迦像为中心,其它协侍列其左右。释迦像总高近4米,为殿内之最,侍立的天王、菩萨像身高在2米左右,童子小像仅1米高。

南禅寺采用内槽供奉佛像,外槽供信徒礼拜。从横剖、纵剖两张剖面图和殿堂平面图(图3)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内槽占殿堂面积较大,且内槽上方的梁架和天花板相对外槽被抬高了许多,与之相比,观众身处的外槽相对低矮紧窄。主佛身型高大,身后光背接近殿顶,在这样明确的区分下,处于正中的数尊雕塑会对进入殿内的观众产生最直接的视觉冲击。众多塑像立于佛坛之上,通过佛坛拉开了观众与塑像的距离,在相对紧窄的外槽和低矮的天花板的双重影响下,塑像形体会显得更加高大,而处于或明或暗处的壁画进一步增添了视觉上的迷幻感,借此吸引信众。

二、殿堂雕塑布局特点

南禅寺塑像布局层次丰富,整堂配置布局呈放射状依次排开,既注重前后空间关系,又注重左右呼应关系。人物形象以全局安排为主,在配置关系中展现个体形象,达到了先整体后局部的效果。

1.对称呼应、左右均衡的配置方式

南禅寺正殿佛坛呈倒“凹”形,以主佛为中心,呈放射状均衡对称依次环列。整堂塑像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释迦像为首,位于佛坛正中;第二部分分别以文殊、普贤像为中心,分布两侧、自成一局;第三部分为最外侧的天王像。每组之间形制对称,均衡合度依次排开,以释迦像为中心依次对应分列,在视觉上呈现统一均衡之势,这也是呈现宏大场景的重要组成因素。

2.主大从小、尊卑有序的体量关系

南禅寺唐塑在体量关系上严格依照主大从小、尊大卑小的等级关系排列,塑像间的组合关系简洁清晰,每组人物均有一个中心。为了突显人物的身份特点,匠师借助形体大小这种鲜明的特点突出人物配置关系,主像形象重点突出,处于胁侍地位的塑像相对自由的分列排开,并且依附主像。在这种形态分明、主次有致、突出重点的配置关系中,殿堂群像形成了固定的主从模式。

南禅寺雕塑组合形制不仅遵循文献经典,营造出主次、尊卑有序的配置关系,也重点突出单体人物的形象,表现出一个个灵活生动、相互呼应的组群雕塑效果。在空间层次方面,塑像体量大小以配置关系为单位,依照三角形构图排列,由中心向两边依次递减。不同人物组合配置产生的画面将视觉空间不断拉伸,成为一个合中有分、分中有合的有机整体。

三、殿堂雕塑对建筑形制的影响

唐代佛教殿堂注重建筑的功能性与艺术性,提倡刚健美,建筑内无多余的装饰构件。在未进入殿堂之前,建筑外观具有吸引信徒的作用。受时代审美的需求,雕塑形体较为高大。由于大体量佛像的入住,使人们对殿堂空间的依赖不仅仅满足于夯土台外包砌的小空间格局,因此唐代佛殿在内部空间上,更大程度的进行了阔延。

雕塑是佛教殿堂的主體,是吸引信众进入殿内观摩的首要对象。南禅寺正殿形制、体量均与殿内雕塑相呼应,殿堂内部空间成为殿内配置与建筑关系的首要考虑因素。匠师会考虑到塑像的配置、纵深、体量等要素,其中,视觉体验是配置关系的核心,所有的人物关系均围绕着观众的视觉焦点而展开。从视觉角度来看,佛教建筑发展至唐代,建筑的宗教属性和视觉的冲击力不断加强,因此,殿内塑像的形制规格和视觉冲击力也随之加强。

殿堂空间和殿内配置属于相互影响的关系。殿堂的规模与雕塑的数量、大小相互制约,并相互借助对方的影响力吸引观众。建造殿堂的目的是用于容纳僧侣、举行仪式、吸引信徒并以此传播。殿堂为了融入更多的人,容纳更大的塑像,只能使建筑物不断扩大,建筑内部空间不断敞开。佛坛退居于内槽,外槽供信众观摩,因此殿内空间更开阔,功能区分更加鲜明。许多古刹内部不断翻新、重建塑像,目的就是为了使殿内雕塑符合时代审美,符合大众欣赏能力,从而提高寺院的知名度。名塑周遭的院落翻修亦是同样的道理。

殿堂的氛围与塑像的规格、体量等关系相互影响。匠师为了营造威严肃穆的殿堂氛围,多采用硕大的殿顶,而殿顶需要大量梁柱支撑,因此建筑内部空间有限。在有限的空间里,竖立众多高大的塑像填满殿堂,使人们进入殿内只能抬头仰视,更增添了塑像的庄重威严感。

殿内装饰的视觉冲击力。殿内墙壁布满彩绘,观众进入殿堂后,满壁的绘画、纵长的空间,幽暗的光线使人眼花缭乱。匠师借助空间布局关系,多色彩、大体量,将艺术带来给观众的震撼发挥到极致。

佛教殿堂在采光方面与石窟寺非常相近,整体处于半密闭的空间,因此殿内环境较为幽暗,需借助天然光源采光,观众进入殿堂后,处于背光的形式,因此多种因素交织,增强了殿堂内部的“密封性”。在这种光线幽暗的半密闭空间中,观众与高大的殿堂、硕大的塑像共处一室,光与影相互交错,加之满壁的绘画会使人产生迷幻的感受。在这种浓厚的人文氛围中,信众可以在此展开祈福、忏悔,借此“述说”心中的烦恼,展开对日后生活的寄托,借助建筑空间与雕塑的配置关系,将空间与形制利用到极致。

结语

唐代佛教兴盛,建寺、造像空前繁荣,造像题材及工艺达到了一个高峰。由于历史的变迁,大多寺庙已毁于战火,南禅寺作为保存相对完好的唐代小型寺庙,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研究资料。在形制规格方面,雕塑作为殿堂艺术的主体,对寺庙内部空间起决定性作用。在规划塑像配置关系时,视觉体验是殿堂的核心,同时殿堂借助造像吸引、容纳信众,二者共同营造时代审美需求。南禅寺作为唐代遗构,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审美水准和工艺技巧,是唐代文化、艺术、民俗等交织的产物,也为后人认识和了解这一时期文化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参考文献:

[1]梁思成. 梁思成文集(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王贵祥. 中国汉传佛教建筑史: 佛寺的建造、分布与寺院格局、建筑类型及其变迁[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3]崔正森. 东方寺庙明珠南禅寺佛光寺[M]. 太原: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4]柴泽俊. 柴泽俊古建筑文集[M]. 北京: 文物出版社,1999.

[5]傅熹年.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祁英涛,柴泽俊. 南禅寺大殿修复[J]. 北京: 文物,1980(11).

[7]石嘉忻. 唐代寺院建筑形制研究[J]. 石家庄:大众文艺,2018(18).

[8]赵林恩. 世间瑰宝南禅寺[J].太原:五台山研究,2010(1).

猜你喜欢
配置雕塑
巨型雕塑
闻一多像(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雕塑类
简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及配置应用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自学习免配置方法
论高校网络防火墙的配置与管理
计算机Linux网络操作系统特点及服务器配置研究
自然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