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二十余载,在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上,一直有一群人默默关注着我,无私帮助着我,悉心托举着我……他们是助力我专业成长的“神秘人”,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一
1998年7月,我毕业于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三二分段”文科大专班,同年8月分配至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工作。这是一所有著“学者型教师摇篮”美誉的百年老校,是一片学养丰厚的教育沃土,学校先后走出了金沙、翟书烈、华应龙、许卫兵、贲友林、徐金贵、许习白、仲广群、焦顺华、周振宇、储冬生、吴丽娟等十多位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
草,掉进沃土里总能结它的种子。很神奇地,那一年和我一起毕业分配至海安实小工作的15位年轻同志,很快就在各自的专业上找到了幸福生长的感觉。大家常在一起聊前辈的骄人战绩(比如,实小老师的多篇论文连续在《江苏教育》发表;某某老师又在省“教海探航”中获得一等奖,还要到颁奖大会上执教公开课),常在一起聊最近读了什么书、做了多少张文摘卡,也常在一起聊又发表了一篇“豆腐块儿”……那个时候,日子好像过得很慢、很慢!
在央视《朗读者》节目中,主持人董卿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我很庆幸在海安实小这所“共生”的校园里,遇见了一群迷恋他人专业成长的人。在我看来,真正迷恋他人成长的人,自成大师!还记得工作后,我参加的第一次学校教研活动是一次演讲。那一次,我得了全校第一名。当时的学校教科室主任顾荣走到我身边说:“剑峰,你的嗓音像上海电影译制厂的施融老师,多找一点他朗读的作品听一听……”我不敢想!真的,是顾主任第一个让我知道,爹妈给了我一笔做好一名语文老师的如此珍贵的“财产”。后来,我在语文课上总会于文本阅读的“细节研磨处”“重点锤击时”用上自己的这一技之长。许多学生在回忆我的语文课时,也总会说起我当年为他们朗读的那些课文……爱读书、爱藏书的顾主任博闻强记,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家里手。他也许并不知道自己的这一句颇具专业自觉的“随口一说”,却让当年的毛头小伙儿珍藏了这么多年,也受益了这么多年。
第一年工作,我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当时他是海安实小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搭班。他每天的数学课总像施了魔法一般,能牢牢吸引住孩子们的心,我很羡慕,也很“嫉妒”,因为我是班主任,在班上却没有华老师有威信。他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只要我有时间,就让我搬张凳子去听他的随堂课。每次外出参加教研活动,他也总是不忘给我带上一两本教育教学类的书籍……潜移默化中,孩子们渐渐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课。一天,华校长把我喊到他的办公室,让我去扬州参加于永正老师的一个教学研讨活动。最后,他拍拍我的肩,笑呵呵地说:“剑峰,好好干,大家看好你!”华校长言语中的那份真诚,总是那么催人向上。回教室的路上,我只觉耳畔的春风一个劲儿地吹。的确,很多别人对你的期待是值得用一辈子去努力的。当年的老校长金沙,后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许卫兵、景盛都曾在全校的教职工大会上表扬我:“剑峰老师往讲台前一站,他就是‘语文。”我知道这是他们在肯定我课堂上的那份“投入”的态度,他们是在希望我不断丰厚自己、提升自己,朝着这个方向去生长。事实证明,迷恋青年教师成长的他们都是大师。在海安实小,成长就是人与人之间温情的点亮。在后来的工作中,我常会忆起那段岁月、那些人,我告诉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真诚地赏识别人。
二
汪曾祺曾说:“人的第一次,往往需要勇气。”专业成长路上的许多“第一次”都是非常宝贵和难忘的,因为它们见证着我们的成长。
在海安实小,对我语文课堂教学影响最深的是当时的教导处主任李永柏,大家都习惯尊称他“老李”。老李磨课很灵!经他打磨的课,常会给人眼前一亮之感。2002年(我参加工作的第四年),我代表海安县参加南通市的一次赛课,那是工作后第一次参加市级赛课,执教的是四年级课文《卜算子·咏梅》。在赏析“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一句时,老李主张用多媒体先给学生展现一幅春暖花开的美景图,让学生去感受“山花烂漫时”的绚丽多彩,继而再给一枝梅花来一个特写,最好是梅由含苞到怒放的动态画面,以充分展现“她在丛中笑”的效果!他强调说,诗词教学一定要重体验、重感悟,要根植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去生长言语思维力。
当时,梅花的影像资料极少,要做出这样的效果谈何容易?找不到现成的,大家只好自己动手做。学校多媒体制作中心的许映连主任找来一幅很漂亮的梅花图片,将其扫描进电脑,然后再一瓣一瓣地拆开,用三维动画的形式完成了这项任务。那天晚上,前后整整用去了三四个小时,就是这样一个历经千辛万苦才做出的效果却在后来的试讲中遭受了种种质疑。
许多人认为春天到了,百花盛开,争奇斗艳,而此时正是梅花快要凋谢之时,做这样的效果,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这是我们备课过程中未曾考虑过的)。可老李却始终认为,这个环节不会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如果跳出来看,这也是一种艺术的加工(蒙太奇手法)。还很稚嫩的我徘徊于两种意见之间,想法极其单纯——去掉这个环节有道理,因为原本这就是一个错误;不去掉这个环节也有道理,因为那些要求去掉这一环节的人并不知道它的来之不易。
后来,这个环节就在我糊里糊涂的理解之中留了下来。可是,到了比赛的前一天晚上,我忽然又想到:要是评委也认为我们犯了一个科学性错误,那此前付出的一切不就打水漂了吗?我便向老李提出将这一环节拿掉,他不同意,可又很难打消我担心评委看出这一破绽的顾虑。也许是大赛前极其焦虑的缘故,我与老李之间的意见分歧竟多了几许火药味,讨论时的声音也提高了八度。最后,老李给我撂下了一句话:“你明天要是把这个环节拿掉,以后你就别叫我‘老李。”我这才丢了幻想。
事实上,这次“争论”,对我吃透这一环节是极其关键的。从一定程度上讲,这次“争论”也使得我对这一环节的思考得到了澄清。原本他的想法说服不了我,可是在“争论”中我捕捉到他的一句话:“出错”也可以变为“出奇”,梅花谢了,可毛主席为什么却说“她在丛中笑”呢?呵,老李也承认一开始是想“错”了。但是,他在坚持什么?他在思考什么?他在思考毛主席写梅,一改古人之遗风:没有惜梅、叹梅,而是反其道行之——咏梅。我们的课件,为什么就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呢?我的头脑中似乎有了一点眉目。
想了好久,笼罩在我心头的疑云渐渐散开了:“对”与“错”仅仅是虚与实的一念之差而已。课堂上如果有人轻轻点破这层窗户纸,原先的“出错”不就“出奇”了吗?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的课上,真有孩子提出了这个问题:“老师,明明是梅花快要谢了,可为什么这里播放的却是梅花开放时的样子呢?”我顺势引导:“是啊,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学生做出了自己个性化的解答。有的说:“老师是想让梅花开放時那美好的样子永远珍藏在我们的记忆里。”还有的说:“老师是想告诉我们数九寒天、大地冰封的时候,百花早已凋谢,而梅花却俏立枝头。现在百花盛开,梅花要走了。人们舍不得她走,在回忆她盛开时的样子呢。”……听课的老师啧啧称赞。教室一角,南通市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唐铁生老师满脸漾着会心的笑。我发现,原先的“错”,现在不仅出了“奇”,还出了“彩”。或许我也正因为这个“彩”获得了一等奖,实现了我县小语赛课在市里获一等奖零的突破。后来,翟书烈校长又指导我如何整理实录,如何写教学反思。很快,我的第一篇教学论文和教学反思在《教师之友》和《小学教学》发表了。
这是一个让我终身难忘的经历。不是因为第一次发表论文,也不是因为一等奖背后我与老李之间的一次“争论”,而是因为我知道了什么情况下该坚持自己,什么情况下该否定自己。不是凭感觉,不是为作秀,而应是建立在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基础之上的一种理性选择。
2006年,我代表南通参加江苏省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执教的课题是《船长》。这是海安小学语文人的又一个“第一次”,学校上下高度重视。为了上好这节课,老李带我观摩了那一年的全国小语山西会场的赛课。白天我们辗转多个会场听课,晚上我们在宾馆聊课。后来,在他的邀请下,南通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王爱华老师、通师二附的施建平校长也加入了磨课团队。现在想来,当年能有他们的指导,我是多么幸运!最终,我们确定了基于小说这一文本体例而教的策略——扣环境,复习导入;抓情节,体悟对话;品人物,心灵补白。课堂努力做到根植学生思维,接通学生情感,发展学生言语。比赛是在无锡的大众剧院,全省3000多名小学语文同仁现场观摩。因为我的这节课在“情”与“理”上发力,学生在充分体验感悟文字的基础上,对“船长”这一人物形象的思考更深刻了,他们的发言赢得了现场老师一次又一次的掌声。课上完后,舞台一隅的王爱华老师给我竖起了大拇指。走出会场,老李兴冲冲地走过来,慈祥的脸庞笑得像一朵盛开的花。现在,我也常带一些青年教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才真正体会,每一个年轻教师的成长,背后都默默地站着一群人。
三
培根说:“我们不应该像蚂蚁单是收集,不应该像蜘蛛只从肚里抽丝,我们应该像蜜蜂,既收集又整理,酿出香甜的蜜。”在漫漫求索中,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体悟也渐渐丰实: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作“情感”,另一个叫作“反思”。只有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教师的专业追求才能真正得以发展。
“做反思型的教师”似乎是海安实小人的共同追求。在这种“卷入式”的研究情境中,总觉随意不得、懈怠不得。因为,总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时刻引领着你、启发着你。这让我想起了执教《月光启蒙》的那段经历。
《月光启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原题《月光母亲》,选入教材时做了一些改动,被编者删去的第一小节是这样的:“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试教时,我用上了这段话,放在学生理解、品读课文之后,与课文中聪颖、善良、能干的母亲形象形成强烈的对比,对学生的心灵形成较大的冲击,引领他们体验作者内心对母亲深厚的无法言说的爱,也再次感受母亲无私的付出。
本以为是个创意,但当年的教导处主任许习白却不赞同,他一连说出了三个考虑。第一,加入这个环节有违编者的意图。编者为什么删去这一段话?课题为什么由《月光母亲》改成《月光启蒙》?原文侧重于表达孙友田对母亲、对家乡的依恋与感激、思念与颂扬,改编后的课文重在表现母亲充满爱的启蒙教育对儿子一生的影响。从尊重编者的角度,教学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理解母亲对作者进行启蒙教育的方式及内容,体验母亲的爱,体会母亲对作者一生的深刻影响。第二,加上这个环节可能妨碍对课文进行更深的挖掘。课文中的月光亦实亦虚,“月是故乡明”,一轮明月,溶溶月色,早已成了游子心中故乡的化身。“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黄河故道孕育了淳朴甜美的歌谣,更孕育了千万个朴实善良的母亲。月光下母亲给予孙友田的是歌谣,更是家乡的爱,是文化的根。我们虽然不必要也不可能引导学生如此深入地挖掘文本,但是体会一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应该可以的。因此,在学生感知母亲对作者一生的深刻影响后,可以再读第五小节,扣住“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这句话,让学生知道是家乡养育了外婆、父亲、母亲这样的人,而他们又用家乡的文化浸染了作者。如果把目光投向晚年的母亲,那课上就没有时间去回顾第五小节、品味月光启蒙的更深意义。第三,这个环节是把“双刃剑”,它所带来的冲击与课文情感基调不太协调,可能破坏课堂原有的氛围。《月光启蒙》是一篇写得很美的课文,如水的月色,带篱笆的小院,高高的干草堆,相依而坐的母子,犹如天籁的歌谣……这是多么优美、多么温馨的画面!教学活动应在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的如诗如画的情境中进行,那课堂仿佛就是月光下的农家小院,学生正和儿时的孙友田一起听歌谣、说童谣、猜谜语,一起品味歌谣中包蕴的家乡的爱,一起接受母亲的启蒙……插入被删去的这一段文字后,原有的温馨荡然无存,原来的情趣杳无踪迹了。
许主任的观点引发了我的反思:从课文中的温馨美好到补上去的泪流满面,从文中母亲的聪颖能干到补上去的老年痴呆……将幸福美好的东西,在一些十一二岁的孩子面前撕毁,实在是一件残忍的事情。孩子们可用一辈子去读的书,真不应苛求他们一下子读完,一下子读懂!最终,我舍弃了这一环节。后来,特级教师焦顺华老师、许主任和我有关这节课的教学实录和教学思考在《四川教育》发表。
在海安实小,助推我专业成长的“神秘人”还有很多。徐金贵校长鼓励和指导我以课题为抓手研究语文教学。从2013年至今,我先后主持了江苏省“十二五”和“十三五”两项规划课题,使自己的语文教学逐渐明晰了风格追求。2017年2月,我非常幸运地成为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海安实小的老同事陈萍、成志全、王亚、戴亚兵、王立新、陈克东等听闻消息后发信息鼓励我、鞭策我……我发现,自己专业成长路上的每一点进步依然在大家关怀的目光里。
打开微信,是许卫兵校长给我发来了崔允漷的《学习素养通过项目化学习培养》,以及吴永军的《关于深度学习的再认识》两篇好文。一张笑脸,彼此会意……这些专业成长路上的“神秘人”,就是这样默默地关注着、帮助着你,陪伴你扎根,笑看你向上。倏地,我想起了一句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吹它的叶子。”
(仲剑峰,江苏省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副校长。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南通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曾获全国第六届苏教版教材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全国第八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赛课一等奖,多次获省、市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教育规划课题研究,积极践行“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研究。近年来,在《教学与管理》《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小学教师培训》《基础教育课程》《江苏教育研究》等报刊发表文章7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