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状况调查

2020-06-15 06:55陈锦全倪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创业

陈锦全?倪明

摘 要 通过对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业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创业面临地方政府对高职学生创业支持不足、院校促进学生创业的作用还没有很好发挥、学生自身严重缺乏创业准备、家庭对高职学生创业提供的帮助不大等挑战。为此,政府层面要营造创业氛围,提供优质服务;院校层面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树立创业典型,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搭建创新创业活动载体,设立专项支持经费;学生自身层面要增强创业素质,提升综合能力,组建创业精英团队;家庭层面要转变教育理念,实现家校合作。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创业教育;创业平台;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12-0034-04

为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情况,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优质的物质基础和条件,鼓励学生开展创业活动,课题组于2018年3月至8月对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开展了有关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的问卷调查,查找问题,探讨对策。

一、调查基本情况与研究方法

采取简单非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的创业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17.0等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问卷设计围绕高职学生创业这一核心主题展开,从(政府层面)国家政策对高职学生创业的支持、(高校层面)高职院校对学生创业的培养、(学生层面)学生对创业能力的提升以及(家庭层面)家庭对创业的理解4方面来分析高职学生创业的问题与解決措施。问卷共有28道客观题,其中20道单选题,8道双选题。问卷发放450份,回收432份,其中有效问卷428份,占比为99.1%。在受调查学生中,大三学生占总人数的50.23%,大二学生占比为33.88%,大一学生占比为15.89%。男女比例接近3∶2。

二、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对高职学生创业支持不足

1.政策宣传不到位

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对地方政府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方面选择“非常强”“比较强”“一般”和“较差”的比例分别为11.68%、20.09%、51.64%、16.59%,六成以上学生对地方政府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够,说明虽然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由于宣传不到位、政策解读不够全面,导致学生对创业政策了解不到位。

2.政策执行力度有限

学生对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方面选择“非常强”“比较强”“一般”和“较差”的比例分别为13.08%、20.56%、60.75%、5.61%。其中,认为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方面做得不够好的超过60%,说明有些地方政府只是在宏观上指明了创新创业政策方向,缺乏具体实施办法和实际操作流程,执行难度非常大。加上申请程序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各种条件审核,同时办理手续较为复杂,根据信用情况设定了额度限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也无法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高职院校促进学生创业的作用没有很好发挥

1.校园创业氛围不浓厚

学生对高职院校校园营造的创业氛围选择“非常强”“比较强”“一般”和“较差”的比例分别为6.54%、17.52%、61.45%、14.49%,认为校园创业氛围不浓厚占70%以上。再加上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真正能够创业成功的案例比较少,创业氛围还不够浓厚。

2.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队伍薄弱

学生对高职院校创业课程设置方面选择“非常好”“比较好”“一般”和“较差”的比例分别为7.01%、20.79%、59.81%、12.38%;对创业师资队伍配备方面选择“非常强”“比较强”“一般”和“较差”的比例分别为9.58%、17.29%、50.70%、22.43%。其中,认为创业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配备不强的占七成以上,说明高职院校创业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师资队伍有待加强。调查发现,很多高校都开设有创业教育课程,但都是以SYB或者短期的培训为方式,以讲授为主,内容单一,缺乏实践练习,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创业能力停留在一般水平。虽然当前的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中,都具有创业的相关内容,但并未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其安排也存在不合理之处。此外,很多创业教师都只接受过短期培训或者进修,创业知识不够扎实,也缺乏创业实践经验,造成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对创业课程不感兴趣,创业能力得不到提升。

(三)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缺乏创业准备

1.创业能力不足,经验匮乏

被调查者对自身创业能力选择“非常强”“比较强”“一般”和“较差”的比例分别为7.01%、12.85%、54.44%、25.70%;对创业经验选择“非常丰富”“比较丰富”“一般”和“较差”的比例分别为7.48%、15.89%、53.50%、23.13%。可见,创业能力和创业经验不足的创业者占七成以上。

2.创业认识盲目,创业政策不了解

被调查者对创业认识选择“非常强”“比较强”“一般”和“较差”的比例分别为10.05%、17.52%、54.67%、17.76%;创业政策方面选择“非常强”“比较强”“一般”和“较差”的比例分别为9.81%、12.15%、45.56%、32.48%。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创业者对创业认识的理解存在不足,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家庭对高职学生创业提供的帮助不大

1.家庭创业意识不强烈

学生在家庭创业意识方面选择“非常强”“比较强”“一般”和“较差”的比例分别为9.81%、20.56%、47.43%、22.20%,其中认为家庭创业意识不强烈的超过六成以上。有些家长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学生要以学习为重,其他影响学习的事情都不应该做。部分家长认为孩子阅历较少,缺乏经验不应过早出来创业[1]。学生家长也存在认知误区,对创业不抱有希望,他们认为唯有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家庭创业意识不强。

2.家庭在创业上支持力度不大

学生在家庭创业支持方面选择“非常强”“比较强”“一般”和“较差”的比例分别为7.71%、19.86%、44.16%、28.27%,超过七成以上学生认为家庭在其创业上支持力度不大,说明由于受到家庭收入、生活消费等因素的影响,生活水平一般的家庭父母不提倡孩子过早步入社会创业。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孩子过早步入社会去创业,父母没有办法提供多余的资金或能力支撑[2]。

三、促进高职学生创业的对策与建议

高职院校应根据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创新能力培育为主要任务,打造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品牌,做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工程。

(一)政府层面

1.加强政策宣传,营造创业氛围

在“双创”背景下,各级政府如何有效引导大学生了解更多的创业政策尤为重要。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创业政策的宣传,营造认可创业、尊重创业者的社会氛围,增强创业者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要重点宣传和解读资金、贷款、税收、社会保险及住房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创业政策了解不到位的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补课”,保证学生在创业中充分享受到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更好地开展创业。

2.转变服务理念,提供优质服务

政府要主动实现从管理者向公共服务者的角色转变,创新服务方式,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千方百计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提供服务[3]。政府应联合多个部门或者企业,借助他们的力量,整合社会现有的创新创业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共享。同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指导,帮助其解决创业所遇到的困难,让大学生有效地开展创新创业。

(二)高职院校层面

1.以人才培养改革为契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应以人才培养改革为契机,大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水平。可以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地尝试实行弹性学分制,允许学生通过休学创业,通过创业成果转换为学分或者毕业设计等形式来修满毕业学分[4]。为有创业意向但徘徊在学业与创业之间的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为他们解决因为学分不够不能毕业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打造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园内的创业教育体系,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素质,更好地做好创新创业工作。

2.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提升学生创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要立足服务地方企业的理念,和企业共同成立一批创业实践平台,打造创业服务圈,开展创业服务进园区、进企业,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高职院校应以“互联网+创业”为导向,多举办各类创业大赛,构建多级别的大赛体系,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创业大赛,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和参与度,从而达到以赛促学、以学促赛,以赛促用,更好地提升学生创业竞争力。此外,通过建立创业工作室、打造孵化平台和一体化中心平台等模式,为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提供全程指导和专家咨询服务。

3.树立典型,营造氛围

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往届校友的资源,探索基于实际活动的成功案例进行教学,做好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推广。同时,高职院校应把创业教育融入到日常的专业教育和课堂活动中,通过拓展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创业能力[5]。此外,高职院校要依托专业特色,积极组织创业实践,让学生对创业有初步认识和了解,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水平,增强学生的创业观念。

4.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通过内培外聘方式,建立一支實力雄厚、结构优良的高水平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导师团队由不同学科专家、专兼职辅导员、校内外专家以及企业行业专家组成。同时,通过多种形式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习培训,考取SYB创业合格证书、高级职业指导师、全球生涯规划师GCDF、心理咨询师等技能资格证书,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高职院校需要按照社会发展要求以及行业趋势,对培养专业人才的学科增加创新点,做到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创新力和专业水平。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校外专家的帮助和公司进校普及知识,让学生多参与实践锻炼。

5.以创新创业为载体,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应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紧密融合,以创新创业为载体,依托专业优势,立足服务学生、服务当地的理念,开展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活动,加强创新创业品牌的建立,努力让高职院校学生成长成才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有机结合。在创新创业中,高职院校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自身的社会价值,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6.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创业实践

高职院校要在年度经费预算中设立专门用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经费,保证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够顺利开展。要通过校企合作等平台为学生提高更多实践机会,以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此外,高职院校应邀请创业成功者或企业家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指导,开设各类企业家讲坛,将企业家创业成功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获得创业启发。

(三)学生自身层面

1.构建现代创业观,增强自身创业素质

新时代的高职院校学生首先要认识到自主创业的重要性,形成现代创业观。同时要对自我有清晰的认识,客观合理正确评价自我,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为创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高职院校学生必须要学习一定的理论创新知识,也要深入了解创业相关政策,积极参加素质拓展活动和创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最后,在创新创业中要不断进行自我反省,总结经验,不断进行新的创新和尝试,不断完善自己,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定位,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2.理论联系实际,提升综合能力

高職院校学生在校期间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学会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才能举一反三解决问题。同时,高职院校学生还要学会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探索新知识、新方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融合在一起,提高实践能力,通过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强化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在实践中提升对危机事件危的应急处置能力[6]。此外,高职院校学生还要积极参加各类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培养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抗压和规避风险的能力,以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3.组建创业精英团队,制定周密创业计划

高职院校学生实施创业计划前,需要组建相应的创业团队,团队成员应有共同创业理念、创业目标以及相匹配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让团队成员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为共同的创业目标不懈努力。同时,高职院校学生还要制定周密创业计划,而且创业计划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及创新性,以更好地对接市场,提高创业成功率。

(四)家庭层面

1.转变教育理念,客观看待创业

家长应该多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多关注政府创业政策,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要引导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培养他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以及永不言败的精神。家长要多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重视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在鼓励的基础上积极提供参考建议,并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7]。

2.家校合作,实现共赢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质量,既需要国家的倡导和学校的教育,也离不开家庭的重视和支持。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邀请家长和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知识讲座、参观成果展以及观摩创新创业训练,使其进一步了解创新创业,大力支持创新创业工作。

参 考 文 献

[1]曾茜.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4.

[2]董婧,邢小博.大学生创业现状与问题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34-35.

[3]化冰.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4(26):259-260.

[4]方胜强.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漳州市高校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2015(2):72-73.

[5]罗志敏.高校创业教育的本质与逻辑[J].教育发展研究,2011(1):29-33.

[6]唐明浩,俞慧娜.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现状及解决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S1):273-275.

[7]施成.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创业实践研究——以南京工业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Abstract  According to a surve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 in Foshan Polytechnic, it was found that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aced many challenges, such as the support from local government for entrepreneurship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s inadequate, the rol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promoting entrepreneurship has not yet been brought into full play,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lack serious entrepreneurship preparations, and the families do not provide much help to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 It is necessary to, at the government level, create an entrepreneurial atmosphere and provide high-quality services; at the university level, to build a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latform, set up a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 build a high-level faculty team, build a carrier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ctivities, and set up the special support funds; at students themselves level,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ntrepreneurship,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set up an elite team of entrepreneurs; and at the family level, to change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achieve the home-school cooper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ntrepreneurship platform; home-school cooperation

Author  Chen Jinquan, lecturer of Foshan Polytechnic (Foshan 528137); Ni Ming, lecturer of Foshan Polytechnic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创业
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教育方式分析及阐释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探析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