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赛艳
【摘 要】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小学低段数学的“问题解决”主要以图文的方式呈现,教学中要以低段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为基础,选择教学“问题解决”时的有效策略,如有序观察图片、化图片语言为文字语言、厘清数量关系、引导画图、抓关键词、从所问入手等,能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问题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低段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的阶段,其演绎推理能力弱,因此教学必须建立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之上。
小学低段的“问题解决”主要以图文的方式呈现,即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应用题。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①由于认识的文字不多,做题时会遇到审题困难的情况;②不能将图片和文字有效结合进行观察,获取信息不全面;③部分题目类型容易混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实践以下教学策略(如图1)。
一、以图片为主的“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一)有序观察图片
看图列式的首要任务就是 “观察图画”。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生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些什么,学会收集图中有用的信息,如数字、符号等。由于学生年龄小,教师需强调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不要看漏和看错、数漏和数错,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建立图画的表象。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中有一道图文应用题(如图2)。
师:在观察图片时,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呢?
生:有序观察。
生:按照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顺序。
师:仔细观察,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我是按照从上往下看的,岸上有6人,水里有8人。问题是:一共有几人?
生:图中的人可以分为男孩和女孩,男孩有6人,女孩有8人,问题是:一共有几人?
……
这张图上有很多信息,有的学生一看到这么多信息会无从下手。在解决这一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图画,了解这是关于小朋友游泳的一个场景,再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看看会有什么收获。这时有的学生就会说,可以从上往下看,岸上有6人,水里有8人;也有的学生会说,按照男生和女生来分,男生有6人,女生有8人……由于这道题是开放题,学生可以根据观察到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二)化图片语言为文字语言
学生有序观察图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说清图意。一年级学生编故事的能力很强,他们能够用故事将图中的内容联系在一起,教师再适时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学生能够正确地用数学语言说清楚图画的意思,就代表他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了。在反复说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其看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下图告诉我们一共有7个菠萝,从篮子里拿出3个,请问篮子里还剩几个菠萝?
学生需要准确解读图示及特定的数学符号,最终理解题意。教师在教学这类题时,首先要告诉学生图中各种符号所表示的含义,“大括号”表示各个部分的总和,“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其次引导学生尝试说说图中的信息以及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学生受图片信息干扰,会列出“7-3=2”的错误算式(如图3),这部分学生认为篮子里就画了2个菠萝,所以答案就是2个;还有的学生会出现“3+4=7”的错误算式(如图4),这部分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想象出:再添上4个菠萝就是7个菠萝,因此在图中的问号处写下了4,最后列出一个加法算式。为避免以上错误的出现,教师可以请学生自己先试着说一说,然后同桌或小组交流,最后面向全班发言。当学生能用流畅的语言把题意表达出来时,表明他们的思维已经清晰了。
(三)厘清数量关系
学生在解决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问题时,很难识别图中的“整体”与“部分”,不能判断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图文的形式来解释“一部分”“另一部分”“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面一题中有关“红花”“黄花”以及“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帮助学生厘清数量关系:通过变换问号的位置,对比列式,“红花+黄花=总数”“总数-红花=黄花”“总数-黄花=红花”,且这3个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师生一起总结规律:已知两个部分,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已知总和以及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
二、以文字为主的“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一)引导画图,变抽象为形象
根据低段学生的思维特点,画图是解决问题较为有效的方法,尤其是解决较难的数学问题时,画图可以使问题变得简单明了,能帮助学生很快找到思路。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练习中有这样几题(如图5、图6、图7)。如果让学生直接列算式,很多学生会混淆不清,不知道哪个要加1,哪个要减1,哪个不加不减。虽然教师在评讲题目时,会解释什么叫“之间”“到”,但学生还是会出错。当教师通过画图来解释时,用“边数边画”的方法,学生不仅能较快理解,还能准确得出答案。
在画图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列式计算,学生通过画图理解题目的意思后,便可直接列出算式来解答。例如:要让学生结合图示理解“之间”为什么要减“1”,去掉的“1”与最后的“1”有什么关系;“到”要加“1”,加上的“1”是头部的那个1;“几天后”,推迟几天就加几;等等。
从低段开始培养学生根据题意画图的能力是有必要的,可以为以后借助图形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二)抓关键词,提高解題技能
在数学学习中,往往会碰到很多相似的题目,学生在面对这些题目时往往会混淆。例如图5、图6、图7中的3道题,学生会觉得这3题非常像,很容易混淆。
教师在教学这3种题型时,可以要求学生先圈出关键词,再根据关键词画图来解决。比如,关键词是“之间”,做法是“头尾都去”,所以要“减1”;关键词是“到”,做法是“头尾都不去”,所以要“加1”;关键词是“后”或者是“推迟”,做法是“推迟几天就加几天”。这样学生做多了,就能总结出方法,掌握较快的学生就可以不通过画图,快速得出答案。
(三)从问入手,筛选有用信息
有的“解决问题”数学信息比较多,而真正用到的可能就一两个。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有这样一题(如图8)。图中出现了3个数学信息,而真正有用的就只有2个。这道题还是比较容易辨析的。学生会说,问题要求的是“几人”,而不是“几个球”,这个学生是从“单位”上辨析的,这道题还是比较明显的。
再如同一单元中的这样一题(如图9)。解答时学生看到单位都是“只”,就不能很快地做出辨析,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先从所问入手,看看问的是什么,如果“单位”不一样,可根据单位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如果“单位”一样,可根据问题找出有用的信息,比如要求“母鸡有几只”,在信息中首先找与鸡有关的信息。接着要知道鸡包括母鸡和公鸡,教师再引导学生列出数量关系式“鸡的数量=母鸡的数量+公鸡的数量”,从而求出母鸡有几只。从所问入手,这类题就会明了很多,学生不会乱找信息或找错信息。
参考文献:
[1]喻平.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
[2]郭新春.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3]吴晓超.基于“问题解决认知模式”的错例分析及教学改进——以小学一年级“看图列式”为例[J].北京教育学院报,2015(1):39 -43.
[4]程明喜.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5]刘笑.小学低段数学“图文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6(36).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瑶溪镇第三小学 3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