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活动中幼儿探究能力的培养

2020-06-15 01:09
幼儿100 2020年12期
关键词:房子材料探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著名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并用自己的方式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能力的形成,既不是单纯来自先天能力,也不是单纯来自后天的经验,而是来自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STEM教育强调学习者的体验探究和动手操作,这与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学习方式相一致。那么,在幼儿园的STEM 活动中,如何领会《纲要》精神,更好地促进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呢?这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内容贴近生活,激发探究兴趣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教育家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也指出:“要选择幼儿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感兴趣的教育内容,以满足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科学来源于生活,因此,STEM 活动的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适当的鼓励与引导,使科学的探究过程与幼儿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幼儿感受到活动内容就在身边,这对幼儿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都是有益的。因此,STEM活动的内容应当贴近生活,不仅能够增加幼儿的科学知识,获得实际的科学经验,更加促进幼儿对外界探索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中班STEM 活动“小区亮起来”中,活动主题内容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和日常经验。小区对于每一个幼儿而言都非常熟悉和亲切,中班孩子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小区名称、小区设施,以及小区晚上的样子,都有一些了解。通过讨论,幼儿对自己所居住的小区以及小区夜晚的情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商量后决定一起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区。幼儿进行了以下讨论。

1.哪几个小区?

因为班级幼儿居住在不同小区,经投票决定,幼儿决定分成四组,选择以下四个居住人数较多的小区,分别是荣域花园、名湖花园、城邦花园和蝴蝶湾。

2.这些小区都有什么特点?

每个小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建筑特点,幼儿也进行了细致观察和激烈讨论,最终总结如下:

荣域花园:灰色的墙壁,有很多用来装饰的黄色和橙色的彩条。

名湖花园:房子都是圆圆的。

城邦花园:房子很高。

蝴蝶湾:房子是灰色和砖红色的。

二、提供适宜材料,注重个体差异

在STEM 活动中,如何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操作材料对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选择最适合幼儿发展水平和认知方式的材料呢?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体现STEM 活动目标。

在投放活动材料时,并不是一味追求数量,而应结合幼儿的活动需要与能力水平。太多与活动内容无关的材料反而会影响幼儿的选择。材料应针对幼儿的实际需要。在“小区亮起来”这一活动中,幼儿先是进行了一次集体的讨论,大家集思广益,发挥想象和创意,大胆构思自己所需要的材料以及用途。曦曦说:“我觉得可以用到饮料瓶,还有纸箱。”然然说:“我觉得泡沫板也可以,还有纸板。”阳阳说:“我想用雪糕棒和纽扣。”辰子说:“不对,纽扣怎么能做出房子呢!”依依说:“我觉得纽扣可以用来装饰,还有橡皮泥、毛根,也可以用来装饰造好了的房子。”大家围绕所需材料进行了讨论与探究,筛选出真正需要并且能够进行制作的材料。然后分组进行收集活动,活动材料紧扣活动目标的同时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最后,幼儿将要收集的材料进行讨论分类和筛选,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制作材料,一类是装饰材料。并且分成了四个材料组进行小区的制作,第一组用纸盒,第二组用饮料瓶,第三组用奶粉罐,第四组用筷子(如图1)。

图1 收集材料并分类

2.材料投放注重个体差异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的经验和能力有所不同,在投放材料时也应考虑到这一点。为了避免能力较强的幼儿选择过于简单的操作材料而失去挑战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其选择难度更大的材料,提出疑问,引导幼儿思考与探究。而面对能力较弱的幼儿,则需要格外保护幼儿的自信心,引导幼儿循序渐进地进行,避免幼儿因为任务失败沮丧而丧失探究的兴趣。

三、渗透一日生活,保护童心

幼儿园对幼儿探究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而不仅仅只是教师组织的集中STEM 活动。STEM 活动带有计划性和目的性,偶发STEM 活动则更加自由与发散。科学来源于生活,只有将STEM 活动融入幼儿一整天的生活中,让幼儿从生活中感受探究的乐趣与魅力,进而操作探究,这样才不辜负探究能力培养的初衷,才能发挥科学教育的作用。

幼儿总是对世界充满探索之心,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往往能激发他们对事物探索的欲望。从幼儿一天的生活活动出发,通过对其各环节的观察,从幼儿的兴趣爱好点入手,寻找适合的教育方式,使科学教育活动融于幼儿的每日生活中。

图2 尝试探究筷子房子稳固方法

在制作的过程中,第四组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由于超轻黏土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完全干透,所以幼儿用黏土拼接的房子立不稳,一直会倒。如何保证房子的稳定性呢?幼儿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成功。午饭之前的洗手环节,小米不小心将衣袖弄湿了,她走过来请求我帮忙吹干。我拿出“理发店”的吹风机,很快便将小米的衣袖吹干了。忽然,小米开心地冲着同伴喊道:“我知道了,我们可以利用吹风机将黏土快速吹干,这样房子就不会倒掉啦!”幼儿一致赞同,多人一起合作,最终完成了筷子房子的制作(如图2)。

四、适时适当指导,把握教育契机

1.注意观察,适时引导。

对幼儿的观察应该着重于是否有动手操作的能力,站在教育工作者的立场,应该在言语上激发幼儿,如“你来试一试”“你一定能成功的”等。对待接受能力较弱的幼儿就更要有耐心地一步一步鼓励,循循善诱,用“你再来试试”等亲切的话语,让幼儿慢慢打开心扉,在轻松的环境下,尽快适应并参与活动的探索。

2.组织讨论,相互交流。

图3 选择材料,绘画设计图

图4 分组制作

图5 测量改进

图6 “我居住的小区”调查表

STEM 活动中,应该让幼儿充分发表个人意见与看法,在互相讨论中碰撞出更多创意的火花。当幼儿意见不一致时,教师鼓励他们重新操作一次,以验证自己的观点。而通过再一次的操作,有可能会再次验证或者是改变他们固有的观点,这时,再加上教师的引导讲解,幼儿就会对所学知识有清楚的理解,加深印象。“小区亮起来”活动中,幼儿选择了合适的材料。那么如何制作房子呢?大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绮绮说:“可以将纸箱、纸板叠起来做成房子。”浩浩说:“那你怎么固定,让它不倒呢?”然然说:“你可以用一块纸板垫在下面,然后在房子上面贴上双面胶。”依依说:“不行的,房子太重了,双面胶粘不牢,会倒掉的。”芯芯说:“那我们可以用透明胶带把它裹住,或者用夹子夹一下。”小米说:“我们还可以用上木工坊的胶枪啊。”洋洋说:“那要戴上手套,防止烫到。”为了使自己的小区更加美观完善,幼儿还进行了协商讨论,要将小区设计成什么样,绘制了小区设计图,并且拿出了底板,用材料在地板上进行初步的布局。最后,孩子们意见达成统一,共同设计出了四个小区的建筑图纸,并分组制作,测量改进(如图3、图4、图5)。

五、家园携手共育,促进全面发展

家园共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家园配合有助于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幼儿对生活中的事物总是有着许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对此,家长应给予理解,并且倡导鼓励幼儿去实践,通过亲身经历来验证心中的结论,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探索能力。在此次的STEM 活动中,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小区,丰富幼儿的经验,我们设计了一张“我居住的小区”的调查表,并且事先和家长进行沟通,请家长进行配合,周末和幼儿一起观察自己所居住的小区并进行照片的收集(如图6)。

六、反思活动过程,总结经验成果

《指南》中指出:要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给幼儿充分的空间、时间去探索。STEM 活动“小区亮起来”满足了幼儿的探索欲望,从主题活动来源及脉络的延伸都遵循幼儿的发展兴趣和需要,充分尊重幼儿学习特点,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逐渐感受制作“小区”以及让“小区亮起来”的乐趣,从而萌发了科学探究的兴趣,促进了探究能力的发展。

在让“小区亮起来”的过程中,幼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遇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难题,一次又一次地调整改进,其实就是具体科学知识的运用,让幼儿在一个实际的场景中,学会同伴合作或者自我探索解决问题,提升探究水平。

幼儿探究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其中也需要教师自身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才能更好地指导幼儿。如今,“小区”的故事还在继续,幼儿的活动热情依然不减,我们也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

猜你喜欢
房子材料探究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孤独的房子
最美材料人
材料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一百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