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制片配音的辉煌年代

2020-06-15 09:03
新世纪剧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译制片译制

1948年以来,大量欧美文化以不同形式传入中国。其中,电影作为人们直接接触的西方文化的主体,在搬上荧幕的同时更需要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重新配音复制。语言,作为人与人沟通的媒介;声音,作为语言传播的载体,两者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中国电影配音的先河。其中,上海电影译制厂作为我国唯一一家拥有独立建制的译制外国影视片的国有企业,译制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译制片配音在中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也经历了兴衰更替。

一、译制片配音的青铜时代

(一)外语电影的传入

电影《出水芙蓉》剧照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日益被大众所喜爱,各种类型、题材的电影成为主流的文化娱乐消费方式。在日益见长的消费需求推动下,外语电影也开始传入中国。外国电影,尤其美国好莱坞电影,自“一战”以后不断输送到中国,一度占据了中国的银幕。在当时,如何能看懂外语电影,成为当时译制者们研究的焦点。第一种方式就是工作人员提前在玻璃上写好字幕,放置另外一台投影仪上,将其与电音画面重合,不断更换玻璃字幕,后来演变为直接打上翻译文字的字幕。另外一种“译意风”,就是让观众佩戴耳机,耳机里播出翻译的讲解。这些就是最早的译配方法。像《出水芙蓉》《魂断蓝桥》《乱世佳人》等大家熟知的经典作品都是通过此法呈现在中国观众的荧幕上的。

(二)从字幕走向声音

上述提到的译配方法在严格意义上都不能算作为真正的译制片,他忽略了一个最本质的要素——声音。大部分只能观看字幕或者听别人讲解,很难感受到电影中真实的感情和艺术。真正算作是第一部外语译制影片的,是意大利电影《一舞难忘》,1948年1月8日,在上海大戏院公映。在当时国内翻译人才紧缺情况下,译制这部电影的华侨王文涛通过周详的计算,记录对白时间长度和口型对应,并由20多个华侨青年历时10个月的时间和数百次的反复试验完成了译制。这也是第一部在中国公映的“外国人说中国话”的电影。

(三)译制片的诞生

20世纪50年代,大量苏联电影被引入中国并迅速占领中国电影市场,成为中国人民最早接触的外国文化。1949年5月,一部反映前苏联近卫军战士马索特洛夫英勇事迹的影片《普通一兵》,由当时“东北电影制片厂”即现在的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俄语的文本给当时译配工作带来了难题。据当时导演袁乃晨回忆:不仅是考虑字、词、句的转换,还要考虑苏联语言表达的口音、语气以及口型的起合。在译制过程中,袁乃晨导演开创性地运用了翻译影片“对口型”的译配方法,这种译配方式的作品逐渐被中国观众广为喜爱,后来袁乃晨被称为“中国译制片之父”。片中几位配音演员也成为新中国电影译制事业的奠基人。《普通一兵》的译制完成,标志着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译制片的出现。

二、译制片配音的白银时代

(一)译制片配音的南腔北调

中国电影配音事业初具雏形,《普通一兵》的成功译制奠定了电影配音的基础,极大地激励了电影译制工作。在此环境下,东北电影制片厂又完成了《俄国问题》和《伟大的转折》两部苏联影片的译制,译制片的产量也在逐年增高。195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派出以陈叙一为队长的代表队前往东北电影制片厂学习经验。3月上海电影制片翻译片组第一部译制片《小英雄》译制完成,由周彦担任导演,三位女性和一位男性合作完成配音,当年该影片在儿童节放映。此后译制片的制作逐渐从北方转向南方,以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为首,开始了译制片配音的探索之路,这也造就了译制片配音“南腔北调”现象的出现。

(二)译制片配音的专业化

早期的配音设备以及环境非常简陋,最初,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利用旧汽车棚改装为放映间,设备只有一台30年代的老放映机,银幕的制作就靠刷一层白漆,录音间是靠稻草围成的。1957年4月1日上海电影译制厂有限公司成立,它是我国唯一一家拥有独立建制的译制外国影视片的国有企业。在技术设施方面,50年代采用光学录音的方法,到了80年代采用磁性录音配音方式,质量可接近或达到原片水平。产量方面,从50年代译制的年产量100本左右,到80年代年产量500本左右,都是一个质的飞跃。当时也出现了一批配音艺术家,他们是邱岳峰、姚念贻、张同凝、陈松筠以及“中国译制片的奠基人”陈叙一等人,他们共同开启了中国译制片配音的新序幕。

三、译制片配音的黄金时代

(一)译制影片的春天

60年代后,华语电影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及对外国文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70年代改革开放后,文化电影界也迎来了春天,电影制作更加开放,人们长时间的文化生活匮乏,加之对外国生活和文化的向往,极大地刺激了外语电影传入国内,译制片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急速发展。《虎口脱险》《魂断蓝桥》《叶塞尼亚》等经典影片不仅满足了当时人们的文化需求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回忆与经典。不仅仅是电影角色、人物性格、台词等对让人们印象深刻,影片中的服装、饮食、礼仪等方面也在当时中国掀起了一股社会热潮。在当时,人们只能通过电影来了解外面世界的情况,所以每部译制片的放映都坐无缺席,人潮人海。当时影片中的西洋配音腔就是普通话的范本,它的发音方式、腔调传遍了大街小巷,那个时代的配音演员也成为了人们追捧的明星偶像,火爆程度丝毫不亚于影片中的角色。1966年至1976年10年间译制片的产量仅有大概50部。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每年译制片产量均在35部左右,中国译制片迎来了辉煌的时期。

(二)经典的译制片配音

电影《魂断蓝桥》剧照

译制片的快速发展不仅让更多观众欣赏到外国影片,还促进了当时有着极高专业素养的配音演员跻身于电影配音事业。例如配音艺术家邱岳峰,他是上海电影译制厂最早一批配音演员,他的代表译制片有《悲惨世界》《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简·爱》等,其中《简·爱》这部作品可谓是全世界拥有读者最多的爱情小说的经典电影版。他为美国著名男演员乔治·斯科特扮演的男主角罗切斯特配音,也由此塑造了中国配音史上堪称经典的银幕形象。邱岳峰和被誉为“上译厂当家花旦”的李梓是搭档,两人感情充沛的激情对话,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邱岳峰的声音深沉、有些沙哑。李梓的声音浑厚、可塑性强。《简·爱》成为邱岳峰配音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成为了那个时期不可磨灭的经典之声。

1978年,《追捕》在中国上映,超过9亿国人观看。对于生活在那个年代的观众而言,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娱乐生活并不丰富的年代里拥有的共同回忆。这部电影也成为了译制片配音的巅峰之作。在《追捕》中为检察官杜丘冬人配音的是我国老一辈的配音艺术家毕克,他译制了《远山的呼唤》《阴谋与爱情》《尼罗河上的惨案》等许多经典之作,他的声音能给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配音,做到了“千人千声,千人千像”,他的声音很有特点,声音音色悦耳,善于把控和揣摩细节声音,他的出现让上译厂名声大振。他完美塑造了杜丘冬人等经典影片人物形象。

四、现代译制片配音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语学习的热情不断高涨,人们对译制片的需求逐年减少。译制片市场萎缩,这与译制片的质量下降以及老一辈配音艺术家的淡出等因素有关,译制片走入了低谷。现代译制片配音大部分依靠明星效应来增加票房。电影配音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是需要经过大量练习与研究才能胜任的一项工作,它要求配音演员的声音与原作品角色气质、相貌、特征吻合。

就目前而言,译制片出现低谷,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一味的依靠明星的流量效应去吸引观众,使得译制片配音作品回暖,我想这是不足够的。其次,译制片热度下降的原因还有观众“原味”心理。喜欢原版原声电影。译制片技术的落后,质量的下降直接导致更多的观众追求原声电影。再次,配音演员的短缺,流水线工作,盲目追求数量降低质量都是让观众脱离译制片市场的主要原因。

译制片配音曾经辉煌了半个世纪,即使在这个时代备受质疑,但它仍在前进仍在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对于个别群体,原声电影显然不能成为首选,译制片的发展还有巨大潜力。回首那些译制片配音的光辉岁月,不仅要铭记永恒的荧幕之声,更应寄希望于未来的译制片配音演员重现经典、再现辉煌。

猜你喜欢
译制片译制
广西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
文化翻译视阈下《流浪地球》的英文译制讨论及其对影视外译的启示
上海电影译制厂成立60周年活动举行
浅谈译制片配音的发展现状
“文革”时期的“内参电影”
群贤毕至,“译译”生辉2015中外影视译制合作高级研修班成功举行
浅析译制片字幕翻译的特点及策略研究
观片指南——2009年双周影片推荐
观片指南——2009年双周影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