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在大课间体育游戏中的运用

2020-06-15 04:15童海军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4期
关键词:竹竿意图障碍

童海军,陈 帅

(1. 宁海县华山小学,浙江 宁波 315600;2. 宁海县山水小学,浙江 宁波 315600)

1 竹竿舞

游戏方法:两根大竹竿平行放在地上,4~6 根小竹竿放在大竹竿上,在音乐《跳起来》的伴奏下,将全班学生分成1~2 组。4~6 人敲竹竿“开、合、开开合”,其余学生排成两路纵队,两人一组依次跳过竹竿,最后回到队尾。(图1)

图1 竹竿舞游戏

游戏要求:敲竹竿者,根据音乐控制节奏,双手分开时宽度适中;跳竹竿者,双腿有弹性,一只脚跳进竹竿后,另一条腿屈膝后摆。

设计意图:在音乐伴奏下,穿梭于竹竿中,提高学生节奏感,以及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游戏建议:在学生动作熟练掌握基本方法后,可改变跳跃方法及队形变化,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和创编能力。

2 横扫千军

游戏方法: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男、女生各一组),学生面朝圆心围成一个圆(圆的大小因人数而定,保证半径大于竹竿长度)。圈中心一名学生双手握竹竿,快速地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扫竿,圆上的学生快速向上跳起躲避竹竿,被竹竿碰到的学生与圈中心的学生交换位置。(图2)

图2 横扫千军游戏

游戏要求:握竹竿学生的移动速度要均匀,竹竿离地的高度在30cm 左右;躲避竹竿的学生要根据竹竿的移动速度做到提前跳起,不得往后移动躲避竹竿。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预判能力,同时提高学生下肢力量及身体协调性。

游戏建议:在游戏规则内,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如增加扫竿人数和扫竿速度等,以此提高练习密度和趣味性。

3“一”字形横队合作走、跑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组10 小组, 4~5 人一组,游戏者“一”字形横向并排站立,手握竹竿屈肘持于胸前。在教师统一口令下,进行齐步走游戏(图3)或跑步走游戏(图4)。

图3 齐步走游戏

图4 跑步走游戏

游戏要求:游戏者步伐一致、速度均匀、整齐划一、听从指挥。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提高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动作的能力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游戏建议:根据不同水平段的学生,可适当提高练习难度,如集体高抬腿、后踢腿、弯道跑等。

4 合作仰卧起坐、举腿起

游戏方法一:合作仰卧起坐。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进行分组,一根竹竿,4~5 人一组(两根竹竿绑一起为8~10 人一组)。游戏者并排躺在垫子上手握竹竿屈肘持于胸前,屈膝准备。帮助者双手压住游戏者脚背。教师规定时间或次数进行比赛。(图5)

游戏方法二:合作举腿起。分组方法同上。游戏者平躺于垫上,双腿伸直,两脚上下夹住竹竿。帮助者站在练习者头后,游戏者双手握住帮助者脚踝。教师规定时间或次数进行比赛。(图6)

图5 合作仰卧起坐

图6 合作举腿起

游戏要求:游戏时注意腰腹部发力;保持速度一致;相互配合、鼓励;游戏过程中臀部不能位移或离开地面。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主要锻炼腰腹部力量,让游戏者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同时培养学生团结一致、勇于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

游戏建议: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可适当提高练习难度,如在练习集体仰卧起坐时,安排一名学生撑在竹竿上,练习者需加大合作力量才能完成挑战。

5 跨跳、钻爬过障碍

游戏方法一:跨跳过障碍。将学生分成10 组,每组4 人。场地内放标记桶,将竹竿放在两个标记桶上方(高度约50cm),器材前后间距3m 左右,每名学生跨跳过每个障碍,跨过全部障碍物往回跑时,下一名学生立刻出发,先完成的组为获胜组。(图7)

游戏方法二:钻爬过障碍。组织方式同上。每名学生钻爬过设置的障碍,钻爬过全部障碍物往回跑时,下一名学生立刻出发,先完成的组为获胜组。(图8)

游戏要求:游戏一,蹬地有力,屈膝上提过障碍,不可触碰到器材,如移动器材,要调整后方可继续比赛。游戏二,降低重心,四肢爬行,速度快;不可触碰到器材,如移动器材,要调整后方可继续比赛。

图7 跨跳过障碍

图8 钻爬过障碍

设计意图:通过比赛主要锻炼下肢力量、爬行能力及身体的协调性,培养学生团结一致、勇于竞争的精神。

游戏建议:根据不同水平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安排场地时可适当升高(标记桶下垫小垫子)、降低(直接将竹竿放于小垫子上)竹竿。以这一场地布置基础,亦可演化其他游戏,如跨跳和钻爬组合游戏,双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过障碍游戏,斜线助跑跳高游戏等。

6 抬轿子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12 人一大组,3 人一小组,两小组间面面间隔15m。竹竿作为“轿杆”,两人做“轿夫”,一人拉“轿杆”。做“轿夫”者肩膀抬轿,双手紧握“轿杆”;拉“轿杆”者双手拉住“轿杆”,身体悬空。游戏开始,每小组“抬轿”至对面,与下一小组交接。整个过程中拉“拉轿杆”者身体需悬空,哪一大组最先完成为获胜组。(图9)

图9 抬轿子

游戏要求:“抬轿”者肩膀和双手发力,保持直线前行;“拉轿”者双手紧握“轿杆”不得松手,屈肘、屈膝、收腹,保持身体悬空。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锻炼学生肩膀抗压能力及手臂力量,同时提高学生动作协调性及身体平衡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竞争意识。

游戏建议:在此游戏前提下,可适当调整游戏方法,如改变小组人数,或两根“轿杆”,4 人同时“抬轿”,两人同时“拉轿”。

7 抢立竹竿

游戏方法: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男、女生各一组),学生围成一圆(圆的大小由人数而定,保证半径大于竹竿长度)。圆心的一名学生单手握竹竿,保持竹竿竖立。游戏开始,圆上学生绕圆慢跑,持竹竿的学生报出圆上学生的名字,快速两人交换位置。保持竹竿不倒,如竹竿倒下,根据实际情况,惩罚失误的学生原地深蹲5 次。(图10)

图10 抢立竹竿

游戏要求:持竹竿者跑出后不得将竹竿甩开,喊名字或代码时要清晰、宏亮;交换位置时反应速度快;换位后扶竿要迅速。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及提高学生对器械的控制能力。

游戏建议:游戏中可适当调整游戏趣味性和参加人员,可改变“喊学号”等方法,看谁先抢到竹竿。

8 同舟共济

游戏方法:5 人一组,两根竹竿。游戏者一路纵队站立,双脚站在竹竿内侧,用三人两足绷带与竹竿捆住,5 人一起喊口令“1、2,1、2.”,小组按节奏迈步,依次前行。(图11)

图11 同舟共济

游戏要求:口令一致,步伐一致,相互配合。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锻炼学生的下肢力量,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一致、勇于拼搏的精神。

游戏建议:游戏开始前,小组间先练习喊口令徒步前行,再绑竹竿练习。学生动作熟练后可适当提高难度,如8~10 人一组。

9 跳房子

游戏方法:10 人一组,将6 根竹竿摆成三横三纵。游戏开始,第一位学生双脚(或单脚)依次跳过每个空格,当前一位学生跳过4 个空格后,下一位立刻出发。哪组先完成即为获胜组。(图12)

图12 跳房子

游戏要求:连续跳跃,摆臂与跳跃协调配合,前脚掌落地过渡到全脚掌。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锻炼学生的下肢力量、弹跳能力,培养学生勇于竞争的精神。

游戏建议:在此游戏基础上可适当增加趣味性和难度,如掷骰子,掷出奇数的“1、3、5”,就跳奇数空格,反之则跳偶数空格;也可单双脚组合跳。

10 结 语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以竹竿为教学器材,通过游戏的形式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弹跳及身体的协调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终身受益。

猜你喜欢
竹竿意图障碍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淮海战役,一根刻满地名的竹竿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取旗
长竹竿的帽子
选竹竿
选择障碍症